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中国现代思想史上的潘光旦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吕文浩
出版社 福建教育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目录

序言(黄兴涛)

导言

 一 一别卅载又逢君

 二 后五四时代知识分子与思想史

第一章 家世与国内求学时代

 一 诗书之家觅新知

 二 西风习习温旧学

第二章 从优生学向社会学的扩展

 一 西方优生运动的波澜

 二 选择优生学作为专业

 三 在美国学习优生学

 四 兼顾社会思想的经过与原因

 五 从优生学扩展到社会学的逻辑环节

第三章 潘光旦:社会学界的优生学家

 一 春风化雨博雅师

 二 “文化与优生学”之争

 三 其他社会学界同仁反应不一

 四 余言

第四章 潘光旦对社会学的认识

 一 个人与社会并重的社会观

 二 社会学是一门“很切实的学问”

 三 社会学研究的基本框架

 四 区分社会学与社会主义

 五 余言

第五章 潘光旦的中国民族观

 一 民族:血缘与文化共同体

 二 潘光旦中国民族性认识的思想渊源

 三 潘光旦所见中国民族的四种病态

 四 以优生学作为手段来改善民族品质

 五 从两个论争看民族品质改善的不同见解

 六 余论

第六章 潘光旦关于婚姻家庭问题的见解

 一 恋爱与婚姻选择的标准

 二 远婚近婚与迟婚早婚

 三 婚姻的可取性

 四 折中家庭的意义

 五 新贤妻良母论

 六 生育节制本身也要受到节制

 七 钟情于家庭养老

 八 余论

第七章 潘光旦、霭理士与中西性文化的融会

 一 学术因缘

 二 霭理士在思想倾向上对潘光旦的影响

 三 两点思想差异

 四 “贞节”新解与五四后性道德的探讨趋势

 五 选择性阐释中国性文化史

 六 对当时涉性事件、言论的评论

 七 余论

第八章 潘光旦的中西文化观

 一 种族竞存标准下的中国文化

 二 与胡适在文化观上的两次讨论

 三 “中国本位”的内涵

 四 “不忘本来民族之地位”

 五 以“三才通论”分析中西文化的利弊

主要参考文献

 一 论文、一般文章

 二 专著、资料集

 三 学位论文、博士后报告

索引

后记

内容推荐

中国现代思想史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后五四时代学者群的崛起,以及他们给思想文化生态所带来的新因素。这些学者的出现,一方面奠定了中国现代学术的根基,另一方面,他们中的一些人广泛参与中国现代社会政治变革与思想文化建设,为中国社会的现代化和思想文化的革故鼎新起到了重要作用。本书聚焦于活跃在1920年代中期至1940年代末期的学者型社会思想家潘光旦,将他放在清末至民国时期思想文化演变的背景下予以考察,着重评述他对优生学、社会学、性心理学等新兴学科的接受与认识,以及他在民族观、婚姻家庭、性文化与中西文化观等方面的见解。学术界长期以来对社会思想在思想史研究中的地位不够重视,本书以知识史/学科史与思想史的关系为线索,尝试着将潘光旦的社会思想放在一般思想史的视野下加以评析,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编辑推荐

潘光旦先生是清华学人的杰出代表,住他身上比较能够表现出那一代清华学人共同的情趣和风貌,即他们都具有会通古今、会通中西和会通文理的倾向。本书把评述潘先生的学术思想和他对当时社会问题的论述两个方面结合起来,既增加了对20世纪前期中国社会思想史的认识,又使我们得以领略这位学者型思想家的风范。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13:5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