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一个中心”、“三个着眼于”的原则,以创新精神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前进和发展,是全党的责任,更是广大理论工作者的崇高使命。基于这一点,国防大学原副校长侯树栋教授带领他的学生和几位中青年学者从2005年年底起,在北京市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立项,开始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这个课题,本书是这项研究的最终成果。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包括一条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光辉道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历程,在弄清国情基础上,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在扬弃和改造中国传统文化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让马克思主义掌握群众,让群众掌握马克思主义,在两条战线斗争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解读史中若干问题考察等内容,比较深入、全面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
绪论 一条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光辉道路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本质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内涵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特征
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经验的基本要素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历程
一、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
二、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的胜利和曲折,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延伸和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准备
三、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
第二章 在弄清国情基础上,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一、全面把握国情,是立足国情、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客观要求和重要基础
二、立足中国国情、一切从实际出发,是贯穿中国化马克思主义重大理论成果的共同线索
三、中国共产党在立足中国国情、一切从实际出发历程中的历史经验
第三章 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一、始终不渝地坚持马克思主义
二、在实践中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
三、努力把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结合起来
第四章 在扬弃和改造中国传统文化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一、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改造中国传统文化,发展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主流文化
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努力继承中国民族文化传统中的优秀成分,使马克思主义先进文化与中国优秀民族文化传统相结合
三、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把握和遵循先进文化的发展的规律,不断推进民族文化的创新
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文化领域中占据主导地位,建立中国的民族的、大众的、科学的社会主义崭新文化
第五章 让马克思主义掌握群众,让群众掌握马克思主义
一、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这是马克思主义能够掌握群众的基本前提
二、对人民群众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是让群众掌握马克思主义的重要途径
三、群众观点、群众路线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与群众相互掌握,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机理和方法
第六章 在两条战线斗争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在两条战线斗争和反对各种错误倾向中不断发展的
二、以党的思想路线为指导反对错误倾向,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正确方向
附录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解读史中的若干问题考察
一、关于共产国际七大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概念的提出
二、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的论述和全会达成的共识
三、中共六届六中全会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概念的运用、解读和认识的深化
四、中共七大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丰硕成果的系统总结
五、中苏两党争论中,毛泽东重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六、改革开放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概念的广泛应用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