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劣根禅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作者 子丰
出版社 长安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人,一半是魔鬼,因为人有劣根性。禅,以出世之心,行入世之事,是东方人独有的智慧结晶。禅,不是心灵的麻醉剂,更不是逃避现实。禅,是面对的勇气、是担当的魄力、是克服的智慧,是断除人性的劣根,发挥人性的光明。禅,不仅是一种生活的方式,更是一种生活的艺术。

生命是一枝花,禅便是浇灌这生命之花的圣洁之水。

内容推荐

禅,发轫于天竺、勃兴于中土,是典型的东方文明代表,也是东方人独有的智慧结晶。禅,不仅是一种生活的方式,更是一种生活的艺术。揭开禅的神秘面纱,禅,其实就是一颗蕴涵在人生进取中的平常心,是“以出世之心,行入世之事”。现代社会是个忙碌而浮躁的社会,是一个“恶”念滋生的时代。身处其中的人们,大都“生活在无希望的欲望”中。《劣根·禅》结合了东西方文明对人性劣根的概括,用一种通俗的语言来阐释其中的禅理,以此来化解人们内心的“恶”,铲除人性的劣根,帮助人们克服人性的弱点,用独到的东方智慧回归内心真实的宁静,在积极进取中更为轻松地迈向成功。

目录

禅除懒根

懒是心头一只茧

心似镜台,勤拭尘埃

道在日常功用间

佛祖靠不住

花开在今朝

禅去妒怨

妒是一柄伤心剑

我的就是我的

随喜!随喜!

恶由妒生

恨不能去恨,爱能去恨

女性的难题

无解的战争

禅消骄气

骄是一道无形障

不如学作一块玉

云在青天水在瓶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功德之水难人傲慢之球

禅灭贪念

贪是一条锁链

禅者的闲适

何必计较

知足是适时的放手

大气不起烦恼

禅克恐惧

惧是一抹心影

世俗男与禅者的比较

生命的铅锤

钥匙孔里的悟道

自燃心灯

禅解痴迷

无明有始

人生意义何在

活在当下

痴障

觉悟有终

禅熄怒火

怒心起时细思量

善恶一念间

不妨笑一笑

气由心生

灭却心头火

禅清淫欲

人之初,性本善

色即是空

君子色而不淫

自由之障碍

养息长生之道

跋:禅除劣根

试读章节

懒是心头一只茧

蝴蝶的美丽,是虫蛹的破茧而出;苍蝇的悲哀,是无法摆脱蛛丝的缠绕。(“蝶从茧出,蝇因丝亡。”)

(《妙音录·卷首语》)

松涛阵阵,缘于风人丛林;涧水潺潺,则是溪过山石。世事万物之间总脱不了两个字——因果。“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是百姓的灵动,“植劣根,结恶果”则是禅者的智慧。

懒,人性中最大的劣根,深植于人性,却最易为人所忽视。懒,令人安于现状,不思进取;懒,使人敷衍了事,得过且过;懒,让人贪图安逸,懈怠拖沓。万事皆败于懒!

懒,人性中最普通、最常见,也最细微的弱点,却是成功路上最致命的陷阱。它的可怕在于,不是一击致命而是慢慢腐蚀,让人在不知不觉中失了警觉,丢了成功。懒如蛛丝,一层层将心智包裹起来,让人在混沌与庸碌中昏睡,直至窒息而亡。有人及时醒了,便努力突破这道人性的厚茧,重获生命的自由与成功的希望;有人却终生不悟,到生命的尽头,还不明白自己究竟为何而生,因何而败。

关于惰性,多数人却不以为然。在他们看来,惰性只不过是个人的小小瑕疵,无关乎人性与成败。“这人没什么其他毛病嘛,就是懒点,又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但事实果真如此吗?

事实是:无论西方的古希腊文明,还是东方的释家文化,惰性都被视为一种极可怕的劣根人性。在西方哲人眼中,“懒惰”是人性的万恶之源,是人类灵魂堕落的开始;在东方禅者看来,“懒惰”不仅是一种罪过,更是人生四大苦果(恶之源、贫之因、生之患、德之墓)的根源所在。将懒惰视为诸恶源头、人性的劣根所在,也不失为东西方共通之处吧。

有人会认为这是宗教的夸大其词,是故意的危言耸听。但如果我们能摒弃一些意识形态方面的成见,客观公正地去细细思量一番,你会发现:生活中许多人的失败与不如意都是缘于一个“懒”字。

一个独臂乞丐来到一所寺院乞讨,住持指着庙门口的一堆砖头说:“那麻烦你先帮我把这堆砖搬到院子里吧。”

乞丐有点郁闷:“你看到了,我只有一只手,怎么去搬砖?出家人慈悲为怀,没必要戏弄残疾人吧?”

住持笑了笑,弯腰拾起了一块砖,“怎么样?一只手不也一样能做到吗?”

乞丐有点惭愧,于是花了足足两个时辰,用一只手把所有的砖运到了院内。住持递给乞丐一些银两,乞丐接过钱,很感激地说:“谢谢!”

住持回答说:“不谢,这是你自己赚的钱,应得的。”

独臂乞丐深深地鞠了一躬,转身上路。许多天以后,又有一个乞丐上门。住持把他领到院内,指着树下的砖说:“把砖运出去,就给你五个铜板。”“才五个?你自己搬吧!我没空!”双手健全的乞丐嘴里嘟囔着走了出去。

小和尚闹不明白怎么回事,便问:“师傅,上次您叫独臂人把砖从庙外搬进院内,这次你又让刚才那人把砖搬出去。您到底是想把这砖放在庙里还是庙外啊?”

住持笑了:“砖放在院内还是屋外,没什么区别。可搬与不搬对那些上门乞讨的人来说就大不相同啊。”

多年以后,一个财主来庙里上香还愿。令人意外的是,这位财主居然只有一条手臂。小和尚一眼就认出了财主就是当年那个独臂乞丐。更令小和尚感慨的是,跟在独臂富翁背后的一帮乞丐中,竟然还有当初那个拒绝搬砖的乞丐。

看着眼下的情景,小和尚忽然悟到了师傅所说的搬或不搬的大不相同。其实,从离开寺庙那一刻起,独臂人就已经明白了住持的一片苦心:只要能克服懒惰与自欺,只要有一颗向上的心,哪怕只有一只手,一样能做到常人所能做到的。

原本是同一种人,却有两种不同的态度,成就了两样的人生。开始都是乞丐,结果一个回归了主流社会,成了富翁,另一个依然挣扎在生活的边缘,还是乞丐。

P3-5

序言

关于人性,有位哲人曾这样评说:人,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在禅者看来,人身上有着善、恶两根,而这两根的转换往往就在一念之间。“恶”足人与生俱来的弱点,既是人类原始本性,也足一种人性劣根的客观存在。正因如此,千百年来,为回归内心最真实的宁静,不管是东方还是西方,人们一直在不停地寻求各种办法来克服自身的弱点,铲除人性中的劣根,从而提升自己的“神性”,达到“至善”的境界。“两存而化之”,“存”是知道了,那么要如何“化之”呢?禅,是一种方法。

一提到禅,人们脑海中浮现的或许是打坐的高僧,或许是高深莫测的佛理,又或许是坐而论道的玄谈和不食人间烟火的超然……这些看似禅的表象,是禅,但又不完全是。禅很难,是缘于禅意表达的不易;禅不难,是因为禅归根结底不过是一种人乍态度、是一种“悟”,一种对生活、对人生、对世界的“悟”。只是这种态度与“悟”难以言说,因而不太容易为大众所理解。这正是禅的最大难处。

禅意的难以直接而形象的论述是缘于语言与文字。语言与文字作为表达思想的工具,有着天然的、无法克服的短处,于是人们,尤其是禅师们常常会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无奈。古往今来,有关禅的公案与典故,往往都足令人匪夷所思的,所谓“不可言说”或“不知所云”。

事情往往是这样:越是接近实质本相的,语言与文字就越显得苍白乏力。正因如此,老子的《道德经》开篇才会来一句当头棒喝,“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而陶渊明有时也只能对着终南山,无奈地摇摇头,“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揭开禅的那层神秘面纱,你会发现禅并不是常人想象中那般保守。相反,禅在很多时候表现出来的是一种真实的生活智慧,是一颗蕴涵在人生进取中的平常心,是“以出世之心,行人世之事”。抛开偏见,禅理对现实生活的确具有指点迷津的作用,我们不能因为它的难以言说而放弃它。如果说“性格决定命运”,那么作为一种生活的哲学,惮可以帮助人们克服诸多性格方面的缺憾,改变命运,完美人生。

现代社会是个忙碌而浮躁的社会,是一个“恶”念滋生的时代。身处其中的人们,大都“生活在无希望的欲望”中。禅,发轫于天竺,勃兴于中土,足典型的东方文明代表,也是东方人独有的智慧结品。禅,不仪是一种生活的方式,更是一种生活的艺术。

《劣根·禅》结合了东西方文明对人性劣根的概括,用一种通俗的语言来阐释其中的禅理,以此来化解人们内心的“恶”,铲除人性的劣根,帮助人们克服人性的弱点,用独到的东方智慧回归内心真实的宁静,在积极进取中更为轻松地迈向成功。

后记

跋:禅除劣根

一轮明月悬挂天际,几缕清风拂过面庞。这是自然的馈赠,不因你是达官贵人便多添几分清辉,也不因你是贫民乞儿就少了几许轻柔,自然面前人人平等。

人是自然的一部分,有着与生俱来的自然属性,这属性便是人性中的一部分。西方哲人云:人,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人性中的很多方面都可归结到“魔鬼”之列。在东方禅者眼中,这一切都是缘自人性的“劣根”。

打着人性的幌子恣意妄为、无恶不作,那不仅是一种愚蠢,更是一种堕落。人的劣根性有万千外象,归结起来主要表现为八类“懒、妒、骄、贪、恐、痴、怒、淫”,这也是本书所展开的论述所在。如果再要进行一次全面共性总结,那这八类劣根性又可归结为两个字——自私!

细想一下,人所有的性格缺陷,人性的弱点,包括其他的方方面面,归根结底都逃不脱“自私”二字。最大的人性劣根,也是所有劣根的总源头,就是自私。

“自私”是个极为宽泛的概念,它的具体表象各不相同。禅,同样难以用语言来表述,因为禅本质上就是一种行动,而非空洞的语言表述。禅作为一种生命的体悟,是能够具体落实到现实生活细节上的。这正好对应自私这个抽象而具体的概念。换言之,人性的自私在现实中的种种表现(主要是本书所述的八类),禅都有应对之道,可以一一化解。

禅宗自创立以来,历经千年而不衰,其现实可操作性不能不说是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国内宗教式微的整体格局下,禅依然一枝独秀,其实用性仍旧是主导原因。禅作为一种独有的东方智慧,并不仅仅是形而上的理论构架。它已经融人到东方人,尤其是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去了。举个简单例子,如“心心相印”,原本是指禅者间的传道、授业的一种独特方式,现在已经成为恋人之间感情或思维同步的一个特定称谓。再比如“缘定三生”,原本是个禅林典故。现在也成为男女情定终身的代名词。从这些日常用语中不难看出,禅对普通民众所起的影响。这种影响经过千年的沉淀,已成为民众生活的一部分。也许大家没有意识到,但并不表示不存在。

禅的境界是放下,换个角度来看,这种放下就是一种克服,克服人性过度的自私与欲望,克服人性中种种劣根。禅不是心灵的麻醉剂,也不是要人们逃避现实。恰恰相反,禅是担当的智慧和生活的艺术,禅的宗旨是要人们在生活中勇于承担责任和义务,发挥人性的光明,剔除人性的劣根,培养智慧与爱心。

生命是宇宙中的一枝花,这枝花如此坚韧,却又如此柔弱。禅便是浇灌这生命之花的圣洁之水。用禅浇灌的生命之花将开得更加艳丽,更加茁壮。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2 22:4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