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通识教育(困境与希望)
分类
作者 庞海芍
出版社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在本书中,作者庞海芍对通识教育的界定、内涵、发展径迹、在美国和中国港台地区的实践,以及对大陆高校的案例,特别是对于作者所在学校的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解释、介绍,对推行通识教育所遭遇的困境也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分析,并提出了自己对解决问题的建议与希望。这不仅有助于读者了解“通识教育”及其相关概念的含义与实施情况,而且还可给实践者提供有益的借鉴与参考。

内容推荐

通识教育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大学开展了文化素质教育,并在此基础上开始了通识教育的实践探索。然而,通识教育理念听起来非常诱人,但具体实施起来却困难重重。通识教育的实践困境与希望便是本书探索的主题。

本书首先对通识教育的内涵进行了梳理,提出应从三个层面理解通识教育,即通识教育既是一种教育理念,又是一种人才培养模式,也常常指通识教育内容,其核心是强调通过统整的知识培养健全的人格,使受教育者成为健全的人。根据这样的理解,本书分析了我国大学通识教育发展演变的历史,深入剖析了实践中面临的理念困境、内容困境以及在人才培养模式转变过程中的制度困境。同时,为了便于指导实践,本书专门总结了美国和中国一些高校的通识教育实践经验或范例供大家借鉴。最后,作者提出了通识教育的希望与出路。

该书内容紧密结合我国高校通识教育实际,有大量翔实的资料与丰富的调查数据,是对通识教育解疑释惑的好帮手。不仅适合教育研究人员参考,也非常适宜教育管理者以及对通识教育感兴趣者阅读。

目录

序一(王义遒)

序二(胡显章)

前言

第一章 通识教育的三个层面

 第一节 作为教育理念的通识教育

 第二节 作为教育内容的通识教育

 第三节 作为人才培养模式的通识教育

 第四节 通识教育三个层面之间的关系

第二章 从通识教育视角看我国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历史演变(以T大学为例)

 第一节 提倡通专结合,培养“革命通人+技术专家”(1940—1952年)

 第二节 专业教育模式确立,通识教育“销声匿迹”(1952—1978年)

 第三节 纠偏专业教育,通识教育在孕育中(1978—1995年)

 第四节 从文化素质教育到通识教育的探索(1995年以来)

 第五节 当前T大学通识教育的实践模式

第三章 通识教育的理念困境

 第一节 对通识教育内涵理解缺乏深度

 第二节 通识教育没有成为大学的办学理念

 第三节 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难以平衡

 第四节 通识教育理想面临功利主义现实挑战

第四章 通识教育课程及教学困境

 第一节 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教育严重失衡

 第二节 公共必修课没有全面体现通识教育理念

 第三节 通识选修课难以实现通识教育目标

 第四节 非正式课程的通识教育作用没有充分发挥

 第五节 关于通识课程设计的理论分析

第五章 通识教育的制度困境

 第一节 选课制与通识教育

 第二节 专业选择制度与通识教育

 第三节 科系(专业)组织结构与通识教育

第六章 通识教育的实践经验与启示

 第一节 通识教育在美国

 第二节 通识教育在香港地区

 第三节 通识教育在台湾地区

 附录6.1 哈佛大学核心课程领域详表(2005)

 附录6.2 MIT人文、艺术、社会科学分布选修课(HASS—D)(2006)

 附录6.3 香港中文大学“四范围”通识科目总表(2005—2006年度)

 附录6.4 香港理工大学的通识课程(2006—2007学年)

 附录6.5 香港大学通识教育部主办的通识教育报

 附录6.6 台湾大学通识课程所属领域一览表(2008年4月)

 附录6.7 台湾“清华大学”通识教育选修课程目录

 附录6.8 元智大学发展性通识课程一览表(2007年3月)

第七章 中国大陆高校通识教育改革案例

 第一节 北京大学元培计划(学院)

 第二节 复旦大学复旦学院

 第三节 南京大学匡亚明学院

 第四节 哈尔滨工业大学基础学部

 第五节 清华大学文化素质通识教育核心课程

 附录7.1 北京大学元培计划实验班学生选择专业院系方案

 附录7.2 北京大学元培计划实验班导师制实施办法

 附录7.3 复旦学院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建设方案

 附录7.4 复旦大学通识教育核心课程(2007年)

 附录7.5 复旦学院学生通识综合素养评价方案

 附录7.6 复旦学院学年个人和集体荣誉评选方案

 附录7.7 清华大学首批文化素质通识教育“共同核心课程”一览表

第八章 通识教育:希望与出路

 第一节 人类全面和谐发展的理想与通识教育

 第二节 知识的分化和综合与通识教育

 第三节 社会的发展与通识教育

 第四节 实施通识教育的若干建议

附录

 附录1 大学生通识教育调查问卷

 附录2 通识教育访谈提纲

 附录3 通识教育有关文献述评

 附录4 部分通识教育研究学位论文一览表

参考文献

后记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4:2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