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心灵的压力
心灵跟热情很类似——是一种很深刻的体验。我不认为你若以全部的心灵在过日子,就意味着你在过一种和谐的生活。它就像是逆向行驶时造成的紧绷与温度,使生命更加的有趣。
——托马斯·摩尔(Thomas Moore)
热情需要你全然的投入——它不是一个可以给予的东西或是意外之中你可以得到的东西。它是活生生的,是一种围绕着你去选择与放下的生活方式,同时热情还能够呈现出你这个人最深刻的本质元素。
我们本身对于热情定义的了解是:我们相信热情是心灵表达时所产生的压力。
在现今忙碌的世界上,我们通常不会停下来考虑一下关于心灵的议题,更不用说个人心灵的旅程了。很多人根本没有觉察到自己跟心灵的关系,纵然心灵是生命与热情的泉源。我们的心灵原本就是跟真实自我最深的连结。真实自我不断追求的就是完整且独到的表达自己。心灵对表达的渴望是至死方休,甚至到死亡时都还未停止的。
你或许可以把心灵看做是你的各种可能性的组合——是尚未显露出来的、有着独特结构的星座图。有些类似一颗花的种子所含有的“蓝图”。就如一粒种子正在等待适合的条件,好让它活出那生命的蓝图来,长成独一无二的一棵植物——是它天生就该有的样子。你的心灵就是你的本质元素,是你专属的蓝图,等着要全然地呈现出来。
欲望
“人们”可能会有钱、有事业、有他们一直想要的家,但是这一切却无法抑止内心某个深处,在不断发出嗡嗡声的欲望动力。
——托马斯·摩尔
我们认为欲望是心灵对表达的渴望。像一把火一样,每个人的出生都是一股拥有巨大潜能的、震动着的能量的爆裂。这股压不住的能量刺激着每个人去表达自我:我们活动、学习、长大、变成现在的我。每个人与生俱来都有着欲望。
“欲望”这个词经常会被看做是“性兴奋”的同义词,不过欲望这个词确实有着更深更广的涵义。从词源学的角度看,欲望这个词的意思是“来自星宿”,反映出一个古老的信仰,人的命运是由天上的星宿来决定的。
人生来就是要表达的,就是要伸出双手去探求的——或许最终就是要把手伸向群星!最近在《国家地理杂志》上有一篇关于脑部研究的文章提出:“……小婴儿从出生时就开始会寻找与探索……”伸手去探求是人类的生命中与生俱来的能力。去探求就是活着。
最近我们看到一张相当令人震惊的照片,是外科医生帮一个才二十一周大、得了脊裂症的胎儿进行手术。外科医生在母亲的子宫上开了一个小口子,这样他才能对胎儿做手术。外科医生的手很自然地放在子宫的小开口上,这时摄影机很神奇地拍到胎儿的手从那个开口的地方伸出来,抓住了外科医生的一个手指。这个小婴儿伸出手来抓住了一根手指!这一个极为突出的图像说明了关于人类无法否定的欲望,甚至在胎儿尚未出生的阶段,就会伸手出来做接触了。
然后渐渐地长大,一个刚会爬的小婴儿,会以最快的速度爬过地板去拿他想要的东西。在跟这个东西纠缠撕咬了几个月之后,他们马上会去找寻更新奇的东西。所有疲惫不堪的父母都会证实,小娃娃是非常有动力也很有能量的。
伸手探求是欲望的同义词。动机够强时就不需要再去启动它了。你根本就是带着这份与生俱来的“欲望”,带着这把生命之火而诞生到人世来的。你的心灵会伸出手来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抓住机会去表达,我们都会以充满能量的方式去表达自我,像阳光一样放射出自己的光芒,证实自己的存在。
在逐渐成熟的过程中,我们之中有不少人因为无法再像过去一样,感受到那种有活力的震动而觉得不快乐。许多人常常感到空虚或是单调,这种感觉如果再加深的话,就会变得忧郁或绝望。就是这种无法言喻的还要“更多一些”的渴望,激发了我们对热情的追求。
戴维说:1970年代后期,在我观赏《歌剧名伶》(Diva)这部电影的时候,我很惊讶地觉察到我是多么被玛莉亚、卡拉斯那优美的、歌剧般的声音所感动着。当我的感动越来越强时,我告诉自己一定要买电影的原声带回去听,不过看完电影之后,我迅速地走出戏院并且“忘记”了这件事。我很讶异在二十年之后当我无意中再次听见同一段音乐时,我立刻热泪满眶。我不是常哭的人。
当我初次听到卡拉斯的歌声时,我的震撼是如此之强以至于无法忍受它。我被自己强烈的欲望给吓坏了,我认为自己所产生的强烈反应,特别是对歌剧的喜爱是自己无法承受的。所以我把心门与想法都封闭起来,就把它给忘记了。二十年之后,我的哭泣是因为认知到自己当时背弃了自己的欲望,因为我对那美妙歌声的感动一如过往。现在我已经拥有了这张专辑,并且常常在进行工作坊时分享这个故事并放卡拉斯的歌声给大家听。
欲望就是心灵需要被表达。当我们去回应欲望时,热情就出现了。
压力
艾密力·卡尔(Enlily Carr)在谈到绘画的时候说:“向前流动,冲向障碍,不是要强行穿越它,而是当障碍产生时能立即与它共存。”我们认为生命也是如此。
跟阳光的照耀不一样,人的真实欲望升起之时并不是在一种真空的状态。欲望升起时立刻会遇见各式各样的“阻力”。比如说,小婴孩可能很想要去抓住一些物体,不过他首先要学会运用正确的肌肉。同样的,戴维曾经一度想要弹钢琴,要弹钢琴他就必须学会用一些特别的肌肉!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没有训练过的肌肉就会对这些欲望产生某种程度的“阻力”。
我们把无数的生命形态归类成:生理机能、人际关系与意识状态三大类,我们把它们称之为“生命的容器”。天生欲望的澎湃与生命容器的阻力——两股力量的拉扯,造成压力的增加,这也就是热情。两股力量互动的越厉害,压力与热情就越大。
以模拟的方式来看,想象一下一锅满满的水放在炉子上,火打开了,热度持续上升时锅盖是盖上的,水开始滚了,最后蒸汽冒出来了。欲望是能量的热源——一直不断地放射——锅子就是容器。当水蒸气的压力一直不断地增加时,锅子跟锅盖都会开始震动。这就是我们热情的隐喻:一股内在的压力不断增强直到我们潜在的能力开始震动。热情(压力)是欲望与生命容器互动的结果,就像蒸汽一样,它需要释放。
这股如滚水般能量的热情可以用来煮出一顿美食,或许有着科学头脑的人能把这股能量或蒸汽转化成更具创意的用途。但是多数的人只会让自己在压力更大而越来越不舒服时,想办法去减低它或是消除它。
我们在此时此刻所要面对的选择是,要以参与跟表达的方式去响应这个呼唤,或是要以脱离的方式去减轻压力并忽略它的召唤。
……
P9-13
活着的狂喜
人们真正在追求的是活着的体验,这样我们纯粹身体层面的生命经验才能跟内在的存有和真实共鸣,于是才能真正感受到活着的狂喜。
—— 约瑟夫·康培尔[Joseph Campbell]
人类过分赞美热情但却很少感激热情的潜在能力,热情完全被误解了。多年来我们对热情的探索让我们感到惊讶,并且有着新的发现;我们希望这本书能带领你学习如何带着巨大的热情过生活。许多人发现自己一直在追寻些什么,却不知道到底自己是在找什么 —— 只知道自己欠缺了什么。有些人在平淡的生活中找寻刺激,有些人在寂寞中追求慰藉。更多人则只是模糊地感到不快乐与总有着渴望。为了满足这份渴望,人们常会转向各种娱乐或是浪漫情怀、物质追求与冒险。有些人不停地用工作去填满自己的时间,有些人追求个人健康,变得活跃于政治或是追求灵性上的满足。然而那份渴望却顽固地残留不去。从目前社会上持续增加的各种忧郁症、焦虑症与压力来评断,对满足的追求显然不怎么成功。当意识到一个人最深的渴望逐渐减少却无法消失时,通常挫折感就产生了。
很多人会怀疑:“生命难道不应该更丰富吗?”
我们的回答是:“是的!我们有可能体认到我们灵魂的欲望,了解我们心里的内容。我们是可能更热心、更有感情、有更大的‘火力’,这就是热情,每个人都能选择变得更有热情。”
热情对每个人来说,是一个挑战也是一份礼物。这份礼物能增进一个人的活力,让关系、工作、娱乐都能比过去更有元气。另一方面,挑战则在于如何去拥抱它宽宽的本质。热情可以是好与坏、善良与恶劣、光明与黑暗等等。所以,如果我们想要变得更热情,就要学着去容许它完全展现它的范围。
不幸的是,我们大多数人无法忍受太多热情。我们容纳强烈的热情的能力,已经由于多年来的遏制与压抑而变小了。由平常的呼吸模式中我们就能看出这一点[我们之后会讨论,呼吸与热情之间有极重要的关系]。大多数人只用了肺部容量极小的一部分,不是我们做不到,而是我们不习惯让肺吸足空气。同样的,我们活出热情的能力是不受限制的,但大多数人也都只使用了一点点。正如一位歌手安·莫特飞[Ann Mortifee]在一首歌中写的:“我是买了票,但我只看了半场演出。”
我们似乎总是在等待着什么人或是一些事来“容许”我们活得更热情一些。我们总是卡在过去的回忆中或是未来的计划里;然而一个人的热情与活力只有在当下才能感受到。我们必须要在此时此刻选择热情。
热情是人类生来就有的能力,并可以培养。它能促使我们的生命经验更加提升。每一个人都能更热情地生活,不需要具有特别的个性或做出重大的改变。不过,要拥有更大的热情,却必须有意愿面对自我,并决定不论情况如何,都要全力活出自己的生命。
如何利用本书
本书的目的就是要告诉你有关热情的观念,我们深深相信每个人都能学会过更热情的生活,同时让你知道为了达到这个目标,你必须要如何抉择与如何行动。
第一章谈论的是热情的本质,以字典上热情的定义与约定俗成的了解开始。我们以黄焕祥与麦基卓[Bennet Wong & Jock Mackeen]发展出来的热情的定义为基础继续往下探索。这是我们工作的基础:“热情是心灵表达时的压力。”这也是第二章的主题,这一章点出了实际的热情模式,也告诉了我们一定要参与自己的生命,热情才会发生。在第三章里,我们检验了许多人在体验到全然的热情时会产生的抗拒。
从第四章起的焦点放在如何振奋热情的实际步骤上。我们提出“行动”上的建议,教你如何更深化活力,并且教你可以马上运用“热情练习”的观念。
第八章是针对夫妻或伴侣间进一步的热情练习的行动步骤。不过我们在这一章提供的素材,不光只有在夫妻或伴侣间才能运用,一般的关系也都是一样适用。
关于本书作者
我们俩 —— 仙蒂与戴维 —— 这一生一直都是探索者。我们渴望一起去体验生命所提供的一切,探索未知,并献身于自己与他人的幸福。我们从1983年就开始在一起工作与生活。跟很多人一样,我们开始的时候感到浪漫期的兴奋,然后是以平常心的努力过着有活力的生活。我们一起念研究所拿了硕士学位,买了房子,生了孩子。我们的两个孩子现在都是青少年,我们全然投入作为伴侣、父母与成为附近小区的一分子。
我们担任专业助人工作将近三十年,经常接个人咨商个案,在小区大学教书,并在不同的机构带领专业或个人的成长课程。在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一个教育中心海文学院[Haven Institute]里,我们教过不少课程,其中跟热情有关的有两种:“拥抱你的热情”与“夫妻[伴侣]间的热情”。参加这些课程的学员们帮助我们对热情有了更多的了解。
不论在哪里跟什么人一起工作,我们的目的都是一样的,就是支持自己与他人扩展生活层面,深化生命经验。
在家里我们努力地创造稳定与健康的生活环境,在家庭、工作与学校生活间取得平衡。我们也经历过关系中缓慢的疲累,同时在面对生命中的种种召唤时变得冷漠。跟许多人一样,我们也曾经在个人方面或关系上,跟自己的热情与活力角力。
我们想要拥抱生命的渴望,加上天性中的挑战,以及维持自己并分享彼此的热情,致使我们在大约十二年前写下了这份“愿景宣言”:“我们选择不断地挑战自己,找到方法扩展我们的生命;全然的、勇敢地投入生活并与人连结。工作时我们选择跟他人连结以扩展彼此的生命。”
合写这本书确实是一个让我们互动与扩展的练习。像处于竞技场一般,我们书中所写的很多步骤我们都经历了。同时,写书也提供了无数的机会让我们跟同事与朋友兴奋地对谈。现在,带着一些脆弱把我们的观点、个人生活与专业上的经验提供给你。在本书中邀请你加入我们 —— 去挑战过热情的生活。
聂鲁达[Pablo Neruda]捕捉住了启动生命的菁华,是在进入未知,迎向本有生命的丰盛俱足,他是这么写的:
……我灵魂中的某些东西开始启动,
是狂热或是被遗忘了的翅膀,
我走出自己的路来,
破解了火的密码,
于是我写下了第一行平淡的句子,
平淡,没有内容,完全胡说八道,
纯净的智慧
源自一个无知的人,
突然间我看见了
天堂的
锁松开了
门打开了
当我们引领自己真心诚意地与他人接触时——也就是当我们是自我负责的、包容别人的、具备同理心的、诚实而有界限的时候——热情的连结就会发生。真心接触需要我们沟通“正面”和“负面”的感受与想法,并且对我们真实想说的绝不掩藏。当我们以心相会,我们就与热情相会。
在本书中,两位作者运用他们个人与专业经验的资源,道出如何让日常生活的每一个面向都能因热情而更加丰美的真谛。书中有着令人兴奋的观念与实际可行的建议,能帮助我们拥抱热情的所有面向,并让生命力更加旺盛。这本书会帮助我们再度找到热情的心,并能更充分地跟他人及周遭的世界连结。
本书记录的是海文学院资深讲师的精彩人生心得。它道出了让日常生活因充满热情而更加丰美的真谛。本书由台湾著名广播人陶晓清、李文瑗倾心翻译。
本书的目的是告诉你有关热情的观念。作者们深深相信每个人都能学会过更热情的生活,同时让你知道为了达到这个目标,你必须要如何抉择与如何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