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教材着眼于通信技术的发展,系统地讲述了现代通信技术与系统的相关内容,包括通信基础、数字通信、数据通信、抗干扰通信、微波通信、卫星通信、移动通信、光通信和接入网技术,共9章内容。本教材可作为空军工程大学国家精品课程“通信原理”的配套教材,还可供相关专业学生选修课使用。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现代通信技术与系统(新编电气与电子信息类本科规划教材) |
分类 | 科学技术-工业科技-电子通讯 |
作者 | 王兴亮 |
出版社 | 电子工业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本教材着眼于通信技术的发展,系统地讲述了现代通信技术与系统的相关内容,包括通信基础、数字通信、数据通信、抗干扰通信、微波通信、卫星通信、移动通信、光通信和接入网技术,共9章内容。本教材可作为空军工程大学国家精品课程“通信原理”的配套教材,还可供相关专业学生选修课使用。 内容推荐 本教材着眼于通信技术的发展,系统地论述现代通信技术与系统的相关知识,包括通信基础、数字通信、数据通信、抗干扰通信、微波通信、卫星通信、移动通信、光通信和接入网技术,共9章内容。 本教材的特点是内容新颖,语言简练,编排系统全面,材料充实丰富,反映了当今通信技术发展和应用的最新情况。在文字叙述中突出概念的描述,避免烦琐的公式推导,重点讲述各种通信技术的性能和物理意义,并列举大量例子加以说明。每章前面都有教学要点,每章结束都有小结,并附有适量的思考与练习题。读者可通过华信教育资源网(http://www.huaxin.edu.cn)注册下载免费电子教案。 本教材可用作非通信专业本科生教材,也可用作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通信及其他相近专业大学专科生教材,还可供IT行业的相关科技人员阅读和参考。 目录 第1章 通信基础 1.1 通信的概念 1.1.1 通信的定义 1.1.2 通信的分类 1.1.3 通信的方式 1.1.4 通信系统的模型 1.2 信息论基础 1.2.1 信息的度量 1.2.2 平均信息量 1.3 通信系统的性能指标 1.3.1 一般通信系统的性能指标 1.3.2 通信系统的有效性指标 1.3.3 通信系统的可靠性指标 1.4 通信信道的基本特性 1.4.1 信道的概念 1.4.2 传输信道 1.4.3 信道内的噪声 1.4.4常见的几种噪声 1.4.5 信道容量 小结 思考与练习1 第2章 数字通信 2.1 数字通信系统模型 2.1.1 数字基带传输通信系统 2.1.2 数字频带传输通信系统 2.1.3 模拟信号数字化传输通信系统 2.1.4 数字通信的主要优缺点 2.2 模拟信号的数字化 2.2.1 A/D转换 2.2.2 D/A转换 2.2.3 PCM 30/32路典型终端设备 2.3 准同步数字体系(PDH) 2.3.1 数字复接的概念和方法 2.3.2 同步复接与异步复接 2.3.3.PCM高次群 2.4.同步数字体系(SDH) 2.4.1 SDH的基本概念 2.4.2 SDH的速率和帧结构 2.4.3 同步复用与映射方法 2.5 数字基带传输系统 2.5.1 数字基带信号的常用码型 2.5.2 数字基带传输系统性能 2.6 数字频带传输系统 2.6.1 二进制振幅键控(2ASK) 2.6.2 二进制频移键控(2FSK) 2.6.3 二进制相移键控(2PSK) 2.6.4 二进制数字调制系统的性能比较 小结 思考与练习2 第3章 数据通信 3.1 概述 3.1.1 数据通信的概念 3.1.2 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 3.1.3 通信网络体系结构 3.1.4 通信网链路选择与控制 3.1.5 数据通信的发展趋势 3.2 数据传输 3.2.1 数据传输信道 3.2.2 数据传输方式 3.2.3 数据传输技术 3.3 数据交换 3.3.1 电路交换 3.3.2 分组交换 3.3.3 帧中继 3.3.4.ATM交换 3.3.5 几种交换方式的比较 3.4 网络互连技术 3.4.1 网络互连 3.4.2 网际互连协议 3.4.3 互连网络原理 3.4.4 网络互连应用 小结 思考与练习3 第4章 抗干扰通信 4.1 扩频通信概述 4.2 直接序列扩频系统 4.2.1 扩频通信的基本原理 4.2.2 直接序列扩频信号 4.2.3 直接序列扩频信号的相关解扩 4.3 跳频(FH)扩频通信系统 4.3.1 跳频通信的基本原理 4.3.2 跳频通信的数学模型 4.3.3 双通道跳频系统 4.3.4 调频信号的解调 4。3.5 跳频通信系统的技术特点 4.4 跳时系统(TH) 4.5 混合扩展频谱系统 4.6 无线信道抗干扰技术 4.6.1 分集技术 4.6.2 信道编码 4.6.3 信道均衡 小结 思考与练习4 第5章 微波通信 5.1 概述 5.2 微波通信技术 5.3 微波通信系统 5.3.1 数字微波通信系统 5.3.2 数字微波通信系统的性能 5.3.3 大容量微波通信系统 小结 思考与练习5 第6章 卫星通信 6.1 概述 6.1.1 卫星通信的特点 6.1.2 卫星信号的传输 6.2 卫星通信技术 6.2.1 卫星信号的传播 6.2.2 信号的传输与复用 6.2.3 信号的调制与解调 6.2.4 编解码技术 6.2.5 信号处理技术 6.2.6 卫星通信中的多址技术 6.3 卫星通信系统 6.3.1 静止卫星通信系统 6.3.2 移动卫星通信系统 6.3.3 VSAT卫星通信系统 6.3.4 卫星通信新技术 6.4 卫星通信技术在GPS系统中的应用 6.4.1 GPS基本概念 6.4.2 GPS系统组成及作用 6.5 卫星通信技术的发展 6.5.1 激光技术的应用 6.5.2 先进通信技术卫星 6.5.3 宽带多媒体卫星移动通信系统 小结 思考与练习6 第7章 移动通信 7.1 概述 7.1.1 移动通信的特点 7.1.2 移动通信的分类 7.1.3 移动通信系统的小区制 7.2 移动通信的基本技术 7.2.1 蜂窝组网技术 7.2.2 多址技术 7.2.3 调制技术 7.2.4 交织技术 7.2.5 自适应均衡技术 7.2.6 信道配置技术 7.3 GSM移动通信系统 7.3.1 GSM系统的网络结构 7.3.2 GSM系统的无线空中接口(um) 7.3.3 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PRS) 7.3.4 GSM系统的区域定义 7.3.5 移动用户的接续过程 7.4 CDMA移动通信系统 7.4.1 CDMA的概念 7.4.2 CDMA蜂窝系统的无线传输 7.5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 7.5.1 WCDMA系统简介 7.5.2 CDMA2000系统简介 7.5.3 TD—SCDMA系统简介 7.5.4 移动通信新技术 7.5.5 后3G移动通信关键技术 小结 思考与练习7 第8章 光通信 8.1 光纤通信 8.1.1 光纤通信概述 8.1.2 光纤通信系统的组成 8.1.3 光纤通信的应用 8.2 波分复用技术 8.2.1 波分复用的基本原理 8.2.2 WDM通信系统 8.3 相干光通信技术 8.3.1 相干光通信的基本原理 8.3.2 相干光通信的关键技术 8.4 光孤子通信 8.4.1 光孤子的基本特征 8.4.2 光孤子通信系统 8.5 全光通信系统 8.5.1 全光通信的概念 8.5.2 全光通信技术 8.5.3 全光通信网 8.5.4 光时分复用 小结 思考与练习8 第9章 接入网技术 9.1 概述 9.1.1 接入网的概念 9.1.2 接入网的功能模型 9.1.3 接入网的分类 9.1.4 接入网的拓扑结构 9.1.5 接入网的综合接入业务 9.2 xDSL接入技术 9.2.1 HDSL接入技术 9.2.2 ADSL接入技术 9.2.3 VDSL接入技术 9.3 光纤接入技术 9.3.1 无源光网络(PON)接入技术 9.3.2 有源光网络(AON)接入技术 9.3.3 光纤接入技术的优点与劣势 9.4 无线接入技术 9.4.1 无线接入的概念 9.4.2 无线固定接入方法 9.4.3 无线接入新技术 小结 思考与练习9 参考文献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