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现在的纪年有公历和农历之分,或说阳历和阴历,阳历是根据太阳运动计算,阴历根据月亮运动计算。很少人知道中国传统文化中还有一部养生历。这部养生历出自《黄帝内经》,又称作五运六气历。
为了帮助读者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医传统养生理论与方法,人民军医出版社特编写了本书。本书以中医五运六气学说为主导,介绍了节气、物候、饮食等与养生保健的关系,对读者和研究者来说,都是一部很好的健康指引。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中华传统养生历(2009至2012己丑年至壬辰年) |
分类 | 生活休闲-养生保健-健康百科 |
作者 | 高也陶 |
出版社 | 人民军医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我们现在的纪年有公历和农历之分,或说阳历和阴历,阳历是根据太阳运动计算,阴历根据月亮运动计算。很少人知道中国传统文化中还有一部养生历。这部养生历出自《黄帝内经》,又称作五运六气历。 为了帮助读者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医传统养生理论与方法,人民军医出版社特编写了本书。本书以中医五运六气学说为主导,介绍了节气、物候、饮食等与养生保健的关系,对读者和研究者来说,都是一部很好的健康指引。 内容推荐 本书作者参考大量中医古籍和现代文献,结合多年的研究成果,以中医五运六气学说为主导,深入浅出地介绍了节气、物候、饮食等与养生保健的关系。包括天地人概论,节气的含义与划分,五运六气的概念、内在联系及其对养生保健的指导意义,2009(己丑)~2012(壬辰)年的运与气及养生历,中华传统养生方法和日常传统饮食养生等。内容丰富,资料翔实,阐述简明,对读者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医传统养生理论与方法,并具体指导2009(己丑)~2012(壬辰)年的养生保健,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适于广大群众、中医院校学生和中医药爱好者阅读参考。 目录 第一章 天地人 一、从《三坟》说起 二、大道无形 三、天地人 四、人的生存与健康 第二章 季节气候 一、节气的划分 二、二十四个节气的含义 三、地理位置的划分 第三章 《黄帝内经》中的五运六气 一、概述 二、有关五运六气 三、五运六气的专门术语 (一)五运六气历 (二)天干地支与五行之配 (三)运 (四)气 四、五运六气的指导意义 第四章 2009(己丑)年的运与气 一、2009(己丑)年的统运 (一)一般状况 (二)金气复木 二、2009(己丑)年的五音建运 三、2009(己丑)年的主运 四、2009(己丑)年的客运 五、2009(己丑)年的主气 六、2009(己丑)年的客气 七、2009(己丑)年气的客主加临 八、《黄帝内经》五运六气历对2009(己丑)年的总体测评 (一)卑监之纪 (二)太阴司天之政 (三)司天与在泉 (四)五运六气的致病 (五)五运六气的调理 第五章 2010(庚寅)年的运与气 一、2010(庚寅)年的统运 (一)一般状况 (二)岁金太过 (三)金克木,火乘肺 二、2010(庚寅)年的五音建运 三、2010(庚寅)年的主运 四、2010(庚寅)年的客运 五、2010(庚寅)年的主气 六、2010(庚寅)年的客气 七、2010(庚寅)年气的客主加临 八、《黄帝内经》五运六气历对2010(庚寅)年的总体测评 (一)坚成之纪与审平之纪 (二)少阳司天之政 (三)厥阴风木在泉 第六章 2011(辛卯)年的运与气 一、2011(辛卯)年的统运 (一)一般状况 (二)岁水不及 (三)土克水,湿伤肾 二、2011(辛卯)年的五音建运 三、2011(辛卯)年的主运 四、201l(辛卯)年的客运 五、2011(辛卯)年的主气 六、2011(辛卯)年的客气 七、2011(辛卯)年气的客主加临 八、《黄帝内经》五运六气历对2011(辛卯)年的总体测评 (一)涸流之纪 (二)阳明燥金司天之政 (三)少阴君火在泉 第七章 2012(壬辰)年的运与气 一、2012(壬辰)年的统运 (一)一般状况 (二)岁木太过 (三)木克土,风伤脾胃 二、2012(壬辰)年的五音建运 三、2012(壬辰)年的主运 四、2012(壬辰)年的客运 五、2012(壬辰)年的主气 六、2012(壬辰)年的客气 七、2012(壬辰)年气的客主加临 八、《黄帝内经》五运六气历对2012(壬辰)年的总体测评 (一)发生之纪 (二)太阳寒水司天之政 (三)太阴湿土在泉 第八章 2009(己丑)年至2012(壬辰)年五运六气养生历 一、2009(己丑)年至2012(壬辰)年的节岁 二、2009年元旦至1月19日的五运六气 三、2009(己丑)年的五运六气历 四、2010(庚寅)年的五运六气历 五、2011(辛卯)年的五运六气历 六、2012(壬辰)年的五运六气历 七、2012(壬辰)年大寒至除夕的五运六气历 第九章 中华传统养生方法 一、传统养生思想 (一)概述 (二)养生的理论基础 二、养生的方法 (一)古人养生论 (二)精神养生 (三)饮食养生 (四)睡眠养生 (五)运动养生 第十章 打坐养生 一、脑疲劳的症状与体征 二、中国传统文化对打坐的认识 三、打坐姿势和要点 附录A 传统中医解剖观与早期西方医学解剖图 附录B 现代科学质疑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