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小读者,科学的美丽就是:充满力量,又在迅速变化;好像离你很远,却又在你身边。为了帮助你了解科学发展的最新动态,编辑了《少年科学大讲堂》这套书。本书是其中一册,在充分揭示自然灾害破坏性的同时,更希望与读者朋友一起了解自然灾害产生的原因及规律,知晓防灾减灾的措施与办法,以科学防范自然灾害,把生命和财产的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书中所引用的资料新而准确,加上精美的插图,可增强青少年朋友们的阅读兴趣。
请你读一下这本小册子吧!在阅读完成以后,你可以试着回答这样一个问题:科学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呢?更强大的动力,更方便的沟通,更接近神话的世界,还是更惨重的灾难,更恐怖的损失?
住在北方的你从春天的早晨醒来,迎接你的或许是漫天的沙尘:住在南方的你在夏天的酷热中睡去,汹涌的洪水或许会不期而至;住在海边城市,我们一定对台风很熟悉:住在山脚乡镇,我们大概对泥石流不陌生……
自然灾害其实就在你的身边。全球每年可以监测到的有感地震达到500万次。5级以上的就有1000多次。严重的海啸、洪水等也都在百次以上。因此,学习和掌握一些有关自然灾害的知识就显得相当重要。更何况,你的努力也许可以降低一些自然灾害的严重程度。
事实上,自然灾害几乎在每一个年代里都会给人们带来惨痛的记忆,只不过有些自然灾害发生在异国他乡,有些发生在非常遥远的过去。这类灾害虽然听起来叫人毛骨悚然,但因为没有亲历,或者没有大量的新闻图像资料,便无法深刻地体会。而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灾害,或者是发生在近代的那些灾害。尤其是曾经亲身经历的灾害,则会更加容易地刻在脑海里。下面,让我们放眼地球,搜罗出那些令人刻骨铭心的自然灾害,以便更了解、更明白它对人们的生命和生活的重大影响吧。
印尼海啸
印度尼西亚被称为干岛之国,其实叫它“万岛之国”更为确切。因为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它是由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的17504个大小岛屿所组成的,整个国家就处在大洋之中。由于印尼同时还处于地球上两条最活跃的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和欧亚地震带的交界之处,可谓是地球上最“脆弱的地方”,因此还是一个地震频发的国家,每年要发生大小地震数干次乃至数万次。当地震发生于海底时。震波的动力会引起海水剧烈起伏,并形成强大的波浪向前推进。等到海浪推进到沿海地带时,由于深度突然变浅,波高就自然增大,由此形成波澜壮阔的“水墙”,这就是海啸。海啸铺天盖地地向沿岸冲来,如风卷残云,总是带来大量的人员和财产损失。
2004年12月26目上午8:58,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西北近海发生8.9级强烈地震,随即引发全球百年来最大的海啸,数米高的巨浪冲击着印尼、印度、泰国、马来西亚、斯里兰卡、马尔代夫及孟加拉等国家的沿海地区。由于海啸来势凶猛,人们来不及防御及撤退,一时间死伤惨重,不少在海滩享受假期的游客也遭到了灭顶之灾。
当天的初步统计显示,泰国至少257人死亡,5000多人受伤,另有百多名游客在潜水时失踪;马来西亚槟城有42人丧生;马尔代夫首都有三分之二地区被淹,15人丧生;距震中1600多公里的斯里兰卡和邻近的印度南部沿岸,近7000人死亡,超过100万人受灾情影响;印度南部各地海滩上散布着数以百计的死尸。
最终的统计表明,本次大地震及其引发的海啸,共计造成近30万人死亡或失踪,成为地球200多年来最为惨重的一次生命灾难。其中印尼的损失最大。据印尼卫生部称,该国共有238 945人死亡或失踪。其余受灾严重的国家有斯里兰卡、印度和泰国。
当时,香港也有多家旅行社的逾千团员被困在泰国的普吉岛,著名影星李连杰正好和家人在那里度假,结果也被困在当地,一时失去了联系,好在最终有惊无险。此次劫后余生,也成就了李连杰在以后与中国红十字会合作,成立“壹基金”的佳话。
过了两年不到,2006年7月17日,印尼爪哇岛西南海域又发生7.3级海底地震,再次引发了海啸。让我们来看一看正在庞岸达兰市(Pangandaran)海滩的阿妮塔对海啸袭来的描述吧。当天,阿妮塔正跟她的丈夫、儿子、母亲、姐姐、哥哥和侄子们在那里度假。不幸的是,除了她和母亲外,其他的亲人都在海啸中失踪了。
阿妮塔回忆当时的情景说:“海浪有椰子树那么高,我们看到一堵黑黑的水墙向我们袭来。于是我抱着11个月大的儿子往前跑,当我回头再看时。海浪已经冲到我们家了,摧毁了我们的屋子。海水冲倒了我,卷走了我的儿子。”
海啸就是这样的无情,杀伤力就是这样的强大。它就像一大块从天边卷过来的魔法地毯,只要往你兜头一罩,一切都变了模样。不管是生命还是房屋,都可能在一瞬间踪迹全无,留下的,只有怒吼着的大海和幸存者的呻吟。
以下是按时间顺序记录到的100年来死亡人数过千的七次大海啸:
1.1908年12月28日意大利墨西拿海啸。当天凌晨5点,当地发生7.5级地震,在近海引发12米巨浪的大海啸,造成82 000人死亡。这是欧洲有史以来死亡人数最多的一次灾难性地震海啸,也是20世纪死亡人数最多的一次地震海啸。
2.1933年3月2日日本三陆海啸。这是一次发生在近海的强度达到8.9级的超级地震,地震引发浪高29米的海啸,死亡3000人。
3.1959年10月30日墨西哥海啸。这次海啸仍然是由海底的地震引发的,只是海啸紧接着又引发了山体大滑坡,造成5000死亡。
4.1960年5月21日到27日,智利沿海地区发生二十世纪震级最大的震群型地震,其中最大震级8.4级,引起的海啸最大波高为25米。这次破坏力极大的海啸把当地城市中的一半建筑物化为瓦砾,造成10000余人丧生。更为奇特的是,海浪还以每小时600公里-700公里的速度扫过太平洋,在15小时后袭击了夏威夷群岛;又过了8小时,巨浪竟然扑进了日本的海港和码头,造成日本沿海1000多所住宅被冲走,2万多亩良田被淹没,15万人无家可归。
5.1976年8月16日菲律宾莫罗湾海啸。按照菲律宾当地时间计算,地震是在17日的半夜时分发生的,学校和办公大楼空无一人,由此避免了巨大的伤亡。不幸的是,地震发生后仅仅几分钟,冲天的海浪就袭击了城市,总共造成8000人死亡,其中90%死于海啸。
6.1998年7月17日巴布亚新几内亚海啸。本次海啸是由海底地震引发的,高达49米的巨浪遮天蔽日,幸好当地人口本就不多,但也造成了2200人死亡、数千人无家可归的惨剧。
7.2004年12月26日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海啸,造成近30万人死亡。(以上已经提及)
P15-19
在一个落后时代的人看来,现代科学和魔法是没什么区别的。实际上,现代科学的发展早已远远超越了哈利·波特的想象。在魔法和神话里,从来没有出现过2000万吨级的聚变核弹,无论是宙斯的闪电还是孙悟空的金箍棒,在能量上和核弹根本不是一个级别;另外,神话和魔法的空间也显得过于狭窄,当魔幻故事还在月球轨道内进行的时候,人类的探测器快要飞出太阳系了。
科学的发展常常会超出人类的想象。19世纪时,有科学家通过流体力学原理得出结论:火车速度不可能超过每小时150千米,否则车内的空气就会被抽空;20世纪初,大多数物理学家都认为人类对于物质规律的认识已经完成,没有什么更多的事情要做了;20世纪60年代的大师冯·诺依曼说,全世界有一台巨型计算机就足够了,因为我们根本没那么多东西要算……
亲爱的小读者,这就是科学的美丽:充满力量,又在迅速变化;好像离你很远,却又在你身边。为了帮助你了解科学发展的最新动态。我们编辑了《少年科学大讲堂》这套书。从作者到编辑,都努力用最浅显的语言,尽量让科学变得易读易懂。但是,这毕竟不是一套校园小说,你需要一点点耐心,才能享受到阅读和思考带来的乐趣。在阅读完成以后,你可以试着回答这样一个问题:科学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呢?更强大的动力,更方便的沟通,更接近神话的世界,还是更惨重的灾难,更恐怖的损失?
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你可以在漫长的时间里,验证自己的回答。
人类发展的历史,其实也是一部伴随着灾难的成长史。在科学认识相对落后的过去,疫病可能是摧毁人类生命的一个最凶恶的杀手了。而到了近代,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仍然使人类防不胜防。我国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不仅涉及的灾害种类多,而且发生频率高,分布地域广,对我国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以及人类生存造成了很大的威胁。本书在充分揭示自然灾害破坏性的同时,更希望与读者朋友一起了解自然灾害产生的原因及规律,知晓防灾减灾的措施与办法,以科学防范自然灾害,把生命和财产的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
灾难或许永远无法完全避免,但“生于忧息,死于安乐”这句老话却是颠扑不破的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