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鸟滨贝冢(日本绳纹文化寻根)(精)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考古文物
作者 (日)森川昌和
出版社 上海古籍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鸟滨贝冢在日本是一处绳纹时代的低湿地遗址,它的发掘给日本考古学界带来的成果是多方面的,而最为重要的是为思考日本文化的根基给予了重要的启示。

本书译稿通俗流畅,辅以大量图片,为读者直观了解该遗址提供了方便。

内容推荐

本书从考古学上总结了鸟滨贝冢的发掘成果,即揭示了鸟滨贝冢的饮食生活、栽培植物、木工技术、纤维工艺技术和漆工技术的奥秘。读者可藉此较为全面地了解日本远古时代鸟滨人的生活形态和物质文化,并通过与同时期即中国7000多年前的河姆渡文化的对比来更深刻地认识该遗址的文化价值和学术意义。

目录

 

 

 

 

序言

第一章 25年考古发掘的历程

 第一节 一张明信片

 第二节 地下文物之灾难

 第三节 同自然科学家并肩工作

 第四节 每年开展的发掘

第二章 木文化的渊源

 第一节 木制品及其技法

 第二节 漆工的诞生

 第三节 石斧的威力

 第四节 独木舟的出土

第三章 探索鸟滨村

 第一节 环境考古学

 第二节 陶器形式的变迁

 第三节 粪石与千浦先生

 第四节 搬动遗址的人

第四章 鸟滨村的四季

 第一节 古三方湖畔的人们

 第二节 5500年前繁荣的聚落

 第三节 鸟滨人的春夏秋冬

第五章 鸟滨贝冢的日常生活

 第一节 陶器的用途

 第二节 编织物与绳

 第三节 栽培植物的发现

 第四节 贸易

结论

图版和插图出处一览

中文版后记

作者简介

附录:鸟滨贝冢出土文物展览收藏设施简介

试读章节

●从孢粉分析看鸟滨贝冢的植被

安田喜宪先生从1975年第四次发掘开始参与调查,他通过孢粉分析方法发现周围的森林形态曾经有过几次大的变化,并指出了森林变化与文化因素的相关关系,搞清了绳纹文化在世界史上的地位。

安田先生认为日本列岛在地理上从大陆分离后,生成了以水青冈和袍栎为主的森林,“日本独特的海洋性风土形成时所出现的最古的陶器文化是海洋性日本文明的原点”,指出经绳纹时代培育成熟起来的日本人的自然观传统是日本文明发展的根基,并特别强调其多雨雪和森林的特性(《世界史中的绳纹文化》,雄山阁,1978)。安田喜宪先生的研究首创了日本“环境考古学”这个新领域(《环境考古学起源》,日本放送出版协会,1980)。

下面让我们看一看通过孢粉分析考察到的气候演变情况,同时通过种子分析、自然树种鉴定、昆虫鉴定等多视角的考察结果,考证一下鸟滨贝冢的森林究竟发生过什么样的变化(福井县教育委员会编《鸟滨贝冢》1,1979)。●水青冈林时代绳纹草创期、早期前半期11180年前至12000年前

12000年前草创期的人们使用隆起线纹样陶器的时代,到处是以水青冈为主的冷温带落叶阔叶树森林。树的果实丰富,可充当粮食。因而出土了大量的水青冈果实。孢粉分析还推断湖畔赤杨林繁茂,检测出了大量疑为水芭蕉的芋头科孢粉。当时的年平均气温比现在低3度左右,相当于现在青森县的年平均气温,有些寒冷。孢粉检测率比较高的是水青冈、袍栎亚属、胡桃楸属、七叶松属、赤杨属。●袍栎、板栗林时代绳纹早期后半期 10200年前至6500年前

制作绳纹早期押型纹陶器的人们居住时,以水青冈为主的冷温带树林渐渐消退,进入了袍栎、板栗等暖温带落叶阔叶树林的时期。气候变暖,变得多雨雪。水青冈减少,日本柳杉属、日本千金榆属、赤杨属、袍栎亚属增加。检测出了大量的板栗果实。●照叶林时代绳纹前期前半期6500年前至5700年前

大约6500年前,正值制作羽岛下层Ⅱ式陶器的人们居住的时期。袍栎亚属、板栗属等暖温带林急剧减少,血槠亚属、栲属、山茶属、细叶冬青属等暖带常绿阔叶树迅速增加,照叶林扩大。日本柳杉属越来越多。气候比前一个时代温暖许多,绳纹前期文化开始兴旺。●日本柳杉林时代绳纹前期后半期5700年前以后

大约5500年前,正值贝冢以及北白川下层I式和Ⅱ式陶器开始形成的时期。日本柳杉林开始繁盛,血槠亚属、朴树属、朴属减退,日本柳杉属、细叶冬青属急剧增加。有数据显示日本柳杉比率竞占50%之多,这是因为多雨气候的关系。现在的鸟滨贝冢周边植被中的米槠、细叶冬青群丛的森林基础就是在那个时代形成的。在当时人们居住周围的贝层中发现了大量炭片。前期中最为明显的是桑科的桑、构树、麻、薇草等的孢粉增加,炭片也增加。安田先生指出进入绳纹前期出现的日本柳杉增加的现象可能是因为人们破坏了森林,可以想象鸟滨贝冢的人们开始栽培植物,其中有构树、桑、葫芦、紫苏、白苏等等。

绳纹时期日本列岛的气候似乎变得更暖,鸟滨贝冢地区周围的年平均气温也应该比现在高出2度至3度,积雪比现在少,冬季比较舒适。在这样的绳纹前期环境中,鸟滨村迎来了更加繁荣的时代。

P65-68

序言

“鸟滨贝冢”,是日本绳纹时代最为古老的低湿地著名遗址。此遗址曾进行了十次正规的考古发掘,前后历经25年之久,既出土有大量的石器、陶器、骨(角)器和木器,而且还获得了十分罕见的动、植物遗存以及居住遗迹与窖藏等等,对推测复原“鸟滨先民”的社会生活及其生态环境弥足珍贵。其中尤以樱木包皮圆木弓、独木舟、漆木梳、编织物残片等有机质遗存闻名于世,堪称为“绳纹时代的文化宝库”!丰富多彩而又历史悠久的文化遗物,更新了日本史学界的传统观念,是诠释日本多源文化根基的实证。

本书作者森川昌和教授是功不可没的鸟滨贝冢遗址的发现者,更是一位令我敬重的学术研究专家。我与森川君结缘,乃因1991年应邀抵日作题为“中国稻作农业的起源与东传日本”讲演期间,曾有朋友向我提及鸟滨贝冢出土的漆器年代尚有争议。因之,后来在撰写《河姆渡文化初探》专著时,我便在注释中就此加以说明。想不到森川教授得知后,为此专门来杭向我解答,并惠赠大著,令我万分感动,由此开始有了交流,使我深知其为人谦和真诚,德高望重;为学严谨务实,敬业有加。森川君对鸟滨贝冢遗址倾注了大半生心血,将日本绳纹时代的研究推向新的高潮!

透过本书,我们可以看到森川君从一位自带盒饭、以苦当乐的英俊学子,到两鬓银霜仍埋头治学的长者;从野外调查肩负背包,满身沾上泥浆,常被警察拦住检查,不为人理解的年轻人,到刻苦攻关,事业有成,荣获藤森荣一奖,赢得人们尊重的专家教授。对他所走过的艰辛道路,敬佩之情油然而生,诚为我辈学习的楷模!

鸟滨贝冢遗址,对于关注和研究中日考古学的专家学者来说,并不陌生。它不仅与浙江河姆渡文化遗址的环境十分接近,而且同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贝丘遗址也有许多相似之处。森川教授以其丰富的知识,深入浅出的文风,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写成本书,阐述了鸟滨贝冢遗址从发现到考古发掘,及至建立陈列展馆的历程和概况,并剖析解读其中的精华与五大收获,将鸟滨先民四季的社会生活及其环境介绍给读者,这对中国史前考古学及其爱好者都很有启迪,并可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故冒昧领诺弁言,以向读者推荐。

林华东谨识

2008年6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14:1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