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4日至6日,2007年新华社新闻学术年会在北京召开。年会以“深入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进一步增强新华社影响力”为主题,按照“务实、有效、有用”的原则,着眼于当前新华社各项事业改革发展实际,积极探讨进一步增强影响力的思路与对策。本届年会共收到论文300多篇,400多人次参加讨论,提出了大量有的放矢、操作性强、具有参考价值的对策建议。
本书收录了此次学术论文,分为时政报道创新、奥运报道策略、传播理念革新、传播模式优化和传播形态拓展几辑。
时政报道创新
以十七大报告的人民群众利益观指导新闻报道
超越记录的记录
——新华社十七大报道的历史方位
探索时政报道的规律性
——从十七大报道浅探新形势下的时政新闻
从十七大重点报道看媒体议程设置
新闻策划:提升舆论影响力的重要途径
——对新华社十七大报道策划的案例分析
从十七大报道看对外报道新闻落点的选择
重大时政报道有效影响国际舆论的原则和艺术
吸引·感染·启发
——纪念性报道创新探讨
将个性嵌入宏大历史
——从《严平亲历十七大》专栏看新华社重大时政报道的创新
在十七大报道中体验激情
用创新占领重大时政报道的网络舆论制高点
——新华网十七大报道亮点解析
从新华网“八艺节”专题看网络战役性报道
奥运报道策略
北京奥运会报道理念
以奥运为契机提升新华社在新兴媒体中的影响力
奥运报道要讲“和谐”
从雅典奥运会得失看中国媒体的奥运报道策略
从“奥运猪”事件看奥运热点话题的分布及调控
如何拓宽奥运报道外延
——谈谈如何做好奥运经济报道
新媒体奥运报道策略与筹备
海外媒体的奥运报道特征分析及对策建议
树立立体客观的奥运报道观
传播理念革新
新闻媒体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的责任
——从八艺节报道看如何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做好文化新闻报道
文化软实力与跨文化传播
关于围绕大局改进新闻舆论工作的思考
信息化时代的新闻舆论监督难题与应对
从灾难性新闻报道看国家形象
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路径访谈录
抢占世界文化生产力发展制高点
新闻来源:影响媒体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因素
构建传输快捷、覆盖广泛、影响深远的文化传播体系
从满足受众需要出发做好民生新闻报道
冷战后军事新闻报道中的人文化倾向
传播模式优化
学习毛泽东同志调研方法改进记者调研作风
党报集团子报管理模式梳理与借鉴
原创是出版竞争力之本
迈入“观点竞争”的扎实一步
——嘉兴日报“评论记者工作机制”的启示
受众需要什么?信息如何传达?
——从“绕月探测工程新闻报道”谈新技术条件下受众信息需求及传播方式
时代变迁、科技进步影响下的受众需求新变化
传播形态拓展
打造财经专业内容集成供应商实施报网一体化新媒体创新战略
移动传播形态发展分析
传播技术发展趋势及启示
美国报业积极调整迎接电子化挑战
国内外大型媒体集团的新媒体战略分析
从华尔街日报的选择看报纸网站的商业模式
从三张主流手机报看手机报纸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传统媒体必须拥抱业余人士
——国外知名传媒使用受众自制视频的基本模式、趋势分析及启示
手机媒体如何进行“澄清性报道”
基于互联网的新闻传播手段研究
适应Web2.0时代的“受众”传播理念探析
3G技术演变之路及媒体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