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分上、中、下三篇。上篇——“全球化时代的东方美学”,对东方美学的理论形态、东方美学在世界美学中的地位与作用、东方美学形成的文化语境等方面进行历史研究和比较研究。中篇——“东方美学中的‘他者’”,主要在东方与西方、传统和现代的文化语境中,对近代以来日本在接受西方美学和文艺理论过程中的情境进行了分析。下篇——“东方美学中的‘日本桥’的作用”,主要对近代日本作为输入西方美学和文艺理论的“中间人”对中国现代形态的美学和文艺学的影响作了详实的分析和考察。
上篇 全球化时代的东方美学
回归东方走向世界——全球化时代的东方美学
从东方文化的深层结构寻找东方美学的现代生长点
东西互动——东方美学研究的文化环境
中国美学在东方美学中的地位与作用
东方美学中的“意象”理论
东方美学原始意象的表现形态
居住地的逻辑:东方美学的泛生态意识特征
古代印度美学
伊斯兰美学思想初探
日本审美文化的抒情性
“物哀”与日本民族的植物美学观
空寂:日本民族审美的最高境界
中篇 东方美学中的“他者”
西周的“美妙学说”及其在中日近现代美学史上的地位
芬诺洛萨的东方美学观
冈仓天心的东方美学思想与艺术史观
东方近代美术的曙光——日本江户时代后期的绘画
日本近代“美术”概念形成之考证
“日本画”、“洋画”概念的形成
近现代日本美术发展史的时期划分
下篇 东方美学中的“日本桥”
日本作为输入西方文艺理论、美学的“中间人”对中国现代美学文艺学的影响
近现代中日接受西方美学文艺学的异同及会通线路
促成日本近代美学文艺学对中国现代文美学文艺学影响的主要因素
“西方—日本—中国”模式:日本近代美学文艺学对中国现代美学文艺学
影响的主要特征
中国现代美学发生、发展中的“日本桥”之作用
西方现代美术传入中国过程中日本的中介作用
王国维美学思想的形成与日本的中介因素
日源新语对王国维美学话语转换的影响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