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与英国历史上的两个传奇联系在一起,第一个传奇是她的伯父温莎公爵爱美人不爱江山,为了一个美丽已婚女子放弃了王位,间接将其推上了国王的宝座。第二个传奇是她为长子查尔斯王子选中戴安娜为妃,没想到《世纪婚礼》变成《世纪悲剧》,戴妃之死,将伊丽莎白二世推向了民怨的风口浪尖。
自1952年登基,伊丽莎白二世在位已56年,时间之长仅次于其高祖母维多利亚女王;并以82岁的高齡创造了英国历史上最年长国王的纪录;她还是英国历史上第一位与夫君相携迈入钻石婚姻的国王,但其三子一女的婚姻均以失败而告终……她本身就是一个传奇!
本书向我们呈现了一个真实的伊丽莎白二世。
1926年4月21日,伊丽莎白二世出生于伦敦,全名为伊丽莎白·亚历山德拉·玛丽。深得祖父乔治五世的宠爱,少年时期即老成持重。1936年,祖父乔治五世去世,其伯父爱德华八世(后封温莎公爵)即位,但不久退位,其父登基为王,成为乔治六世,10岁的伊丽莎被立为王储。1947年,与菲利普亲王结婚,次年,长子查尔斯王子出生。1952年2月,乔治六世去世,伊丽莎白二世举行加冕仪式,成为大不列颠、北爱尔兰、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等十余个国家的国王及元首。迄今为止,伊丽莎白二世在位已达56年之久……
1952年1月31日清晨,伊丽莎白以公主身份出访东非,国王乔治六世拖着重病之躯,不顾凛冽的寒风和旁人的劝阻,坚持亲往机场送行。告别之际,他在伊丽莎白的脸上亲了又亲,差一点老泪纵横。他对女儿超乎寻常的留恋似乎有些奇怪,要知道,这不过是一次普通的出访,一段短暂的分别。不过老国王似乎心有预感,后来事实证明,这的确是他们父女最后一次会面。
1952年2月6日凌晨,乔治六世独自悄悄地告别了人世,谁也不知道他去世的确切时间。而此时将要继位为英国历史上又一位女王的伊丽莎白,正在数千里之外的肯尼亚的一家“树顶旅馆”里。
次日上午,伊丽莎白得知了父王去世的消息,同时也得知自己已不知不觉在异国的土地上成为了英国女王。她忍住内心的极大悲痛,镇定自若地采取了一系列应急措施,临行前还不忘将各式小礼物送给当地的每一位工作人员。
长时间的颠簸飞行将新的女王从非洲带回了伦敦,整个旅程被悲伤和惊恐的氛围所包围。伊丽莎白此时已经完全不是出访时那个漂亮、幸福的少妇,应该说从知道父王去世的那一刻起,伊丽莎白已经完全成熟,她想得最多的是作为一个女王的责任。一直到飞行的最后几分钟,伊丽莎白才换上她的丧服,仿佛这样可以尽可能地逃避可怕的现实。
2月8日,伊丽莎白在圣詹姆士宫就任英国国王,在就职仪式上,她似乎还没有从悲痛中解脱出来,她坦诚地告诉大家:“此刻我心乱如麻,不知该说些什么,我所能告诉大家的是,我将像我的父亲在位时那样,孜孜不倦地工作,维护君主立宪政府,以使我国更加繁荣富强……”
作为一个君主政体的君主,她和那位与她有着相同称号的第一位伊丽莎白不同。伊丽莎白一世是国家的行政首长,她个人负有制定政策和将其实施的责任和权力。伊丽莎白二世却不一样,她只是在位,并非统治。尽管她没有实际上的权力,她也得每天在白金汉宫她的办公室里呆上几个小时,对所有文件履行一种程序:阅读、草签、正式签署。
伊丽莎白给很多人都留下了优雅、温和的印象,她的官方传记作者罗伯特·莱西曾用很抒情的笔法这样描写道:“与她一起工作的人——王宫官员、政治家、外交家——都说,与她会面后你会劲头十足,因为她通情达理的态度使你精神振奋。见过她的人都为她谈话时的活跃和固执己见感到惊讶——不过谈话过后回顾起来,你实际上根本不记得她说了什么过假或冒失的话。”“等你该告辞的时候,她会自然地站起来。经过多年的练习,这一动作是那么自然巧妙,以至于使许多人认为,是他们自己结束了这次会见的,她不会硬把你推出门。在以轻松的口吻说完‘再见’之后,她会再挽留你一下,使这次会谈尽善尽美。于是,你就会带着她不愿你离去的愉快印象走下楼去。”可以说,这是一段很传神的描写,一个优雅自如的女王形象跃然纸上。
作为一个君主,在塑造伊丽莎白二世这个形象的时候,不得不在一定程度上打下他们前辈的烙印。而对于伊丽莎白二世来说,追寻父辈走过的路是她的天性,而且非同寻常的环境也使得她尽量维持现状,而不是改革它。1936年,她的伯父爱德华八世的逊位,不仅仅使她出乎意料地进入了直接继承王位的序列,而且还给她上了终生难忘的一课,那就是:一位立宪君主不应该做的是什么。尔后,第二次世界大战又妨碍了她的个性发展,而那不论在和平还是在战争时期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是属于定型的阶段。另一个未曾预见的事件是,父亲在1952年56岁的时候就早逝,这一事件直接将伊丽莎白推上了王位。这所有的一切使伊丽莎白失去了至少十年的时间去更充分地享受新建家庭的快乐。同时,在这十年里,她的丈夫本来还可以继续他自己选定的海军生涯,而伊丽莎白自己,也可以继续得享成长的快乐。但是,一切都不可能了,生活过早地把她推上了历史的前台,她不得不作为一个国家的君王出现在公众的视野里。
P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