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古今,横万里。寻梦于文明之巅,叹瑰宝之风华,感秘史之迷离,惊发掘之旷古,思谜案之悬疑。放眼中外,幽深的清宫中隐逸的过往系人心弦,古国、宝藏消匿的影踪引人追寻,一座座古墓掩埋了无数红尘秘事,每一件国宝书写一段传奇。桩桩悬案留给后世诸多未解之谜,一次次考古发现不断揭开惊世谜局。
探索发现系列,宛如一个色彩斑斓、光怪陆离的万花筒。真实再现大千世界的神奇瞬间,精彩诠释人类文明的隐秘片段。神秘的、奇幻的、悬疑的……令人目眩神迷,欲罢不能。10卷本200万字的鸿篇巨制,辅以2000幅珍贵的图片,打造出一席华美的文化盛宴。
中华文明灿烂、古老,既有留存千年的文物古迹,又有曲折婉转的人物故事。时光荏苒,在岁月长河的冲刷下,那些曾经的人和物的故事,渐渐变得模糊,以致发展成难以解决的悬案:奇妙、诡异的半坡人面鱼纹盆是否是外星人光顾地球时的遗留物?创造了辉煌青铜文化的巴蜀国为何会突然消失?用于占卜的龟甲何以成为医治疑难杂症的神奇灵药?享有中国古代“四大美女”美誉的杨贵妃,真的死在了马嵬坡吗……奇案、怪案、冤案,一桩桩、一件件,发生在古代的故事,像谜一样召喚着人们不断去探究。
传统观点认为,华夏文明主要起源于黄河流域,或者说是黄河、长江流域。然而,当以坛、庙、冢为代表的红山文化被发现的时候,她那丰富的文化内涵、高超的发展水平,不仅震撼了人们的双眼,也震撼了人们的思想。人们意识到,中华文明的起源并不是一元的,而是多元的,辽河流域同样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
女神庙和女神像
在辽宁省朝阳市的凌源、建平两县交界处,有一条缓缓流淌的牡牛河,因此这里得名牛河梁,这一位置刚好位于红山文化地点分布的中心位置。1983年,考古学者在牛河梁主梁的北山顶发现了一座庙堂遗址。这座庙堂由一个多室和一个单室两组建筑构成,多室在北,为主体建筑;单室在南,为附属建筑。多室建筑中有中心主室,其他房间在中轴线左右对称分布,和另外的附属建筑一起,形成一个有中心、多单元对称的殿堂。在建筑物墙壁的残块上,绘有赭色与黄白色交错的三角纹几何图案,被认为是中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壁画。
这座庙堂供奉的是谁呢?人们在庙西侧发现了许多人物泥塑造像的残块,包括头、肩、臂、手、乳房等器官。显然,这些是女人像的残块,而且分属6个个体。她们的形体有大有小,或张开手臂,或曲肘握拳,但都呈盘膝坐姿。根据塑像大小和体态的差别来看,这些形神兼备、栩栩如生的塑像似乎是有中心、有层次排列的女神。
其中,有一尊和真人大小相当的彩塑女神像。她的肢体虽已残碎,但头部却保存完好。她的眼睛是用5片淡青色圆饼石做成的,看起来炯炯有神,极富生命力和神圣色彩。她是典型的蒙古利亚人种,与现代华北人的脸型接近。在女神上臂的空腔里,人们发现了一些被火焚成的灰渣,专家推测,这些灰渣有可能是人骨渣。古籍记载,女娲的第一大功劳就是“抟黄土做人”,而牛河梁女神带有肢骨的塑件,似乎与古籍记载有某些相似。如此看来,牛河梁女神群像是中华文明幼年时期的艺术高峰。在女神像的身上,亿万炎黄子孙第一次看到了用黄土塑造成的5000年前祖先的形象。
据推测,牛河梁女神可能是上古人对女娲的一种回忆或崇拜,或者是当时族群里的权势者的象征,更或者是受到崇敬的祖先。而传说中古代最高统治者的祭祀活动——“郊”、“燎”、“火帝”也可能在这座供奉着女神的庙里举行过。这里还供奉着许多动物塑像的残块,包括猪龙和禽爪。猪龙的头顶以及身体的大部分已经残碎缺失,只剩下头、耳、吻及前身、下肢部分,但人们仍能感觉到它昔日的风釆。那尊禽的塑像,只剩下了趾爪,关节突出,趾尖锐利,表现力极强,在做奋力抓攫状。猪龙神和禽类神的出现,意味着牛河梁人已经超越了对自然的崇拜阶段,进入到了图腾崇拜的时期。
金字塔形积古冢
在牛河梁遗址的考古发掘中,人们还发现了4座积石冢,它们的特点都是以石垒墙、以石筑墓、以石封顶,其规模之大世所罕见。在墓室里,排列着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石棺墓群,它们是探讨东北亚地区石棺墓形制起源的重要资料。在架子山顶一号冢中心大墓里,发现了一具完整的男性骨架。他的头两侧有两个大耳环,胸部有勾云形玉佩,双手握着一对雌雄玉龟,手腕上还戴着玉镯。人们推测这位墓主人生前是这个部落的领袖,统治着这个富有的族群。
在距离女神庙4千米外的转山,人们还发现了一座“金字塔”式的大型建筑遗址。这座金字塔建筑占地近万平方米,使用夯土石砌的圆形台阶的形制,基部直径100余米,残存高度20余米,顶部堆积大量坩埚片,下部中央位置埋有骨架。这座巨型建筑,使用了大量的巨石,很难想象当时的人们是怎样把它们从远处搬运来的。牛河梁发现的这座金字塔,堪称中国目前发现的最古老、最庞大的金字塔。美国、法国、日本和印度的一些学者,在实地考察后,也都惊叹红山文化是可与埃及金字塔、印度河摩亨佐达罗古文化相媲美的世界性发现。
神采奕奕的玉猪龙
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不仅以女神庙和积石冢闻名遐迩,这里出土的精美的玉猪龙同样震惊了世人。
过去,人们对龙的形成说法不一,一般认为龙的形状来源于蛇、蜥蜴、鳄鱼等为主体的多种动物组合。然而,在牛河梁发现的这条玉“龙”,似乎是猪首蛇身的组合体。这样一来,人们才把龙的形成和猪联系在一起。这枚猪龙形玉饰,整体扁圆,体卷曲如环,大耳,吻部前突,口略张开,体型厚重、光洁,体现了牛河梁人独特的玉器制作技法。从工艺水平上看,人们很容易认为它们是商周时期的器物,然而,牛河梁文化时期却比商代早了两千年。因此,专家认为玉猪龙不仅与宗教有关,而且也是当时社会某种等级或权力的象征,已具有“礼”的雏形。
P10-12
岁月交迭,世纪更替。千百万年以来,在人类足迹所至的每个角落,曾有许多帝国王朝交替着兴衰与沉浮——
从盛产汗血宝马的大宛到黄沙掩埋下的精绝,从再现惊世美女的楼兰到梵音唱晚的高昌,从一闪即逝的亚历山大帝国到遍地黄金的库什王国,从倾心战事的斯巴达到几乎毁灭埃及的赫梯……曾几何时,这些业已消逝的古国已经淡出了人们的视线,然而,它们却也耐不住那个百年的寂寞,似乎注定了要在某个时刻掀开尘封已久的神秘面纱,向人们一展它那绝世容颜。
巴比伦王国的空中花园是凭空臆造还是确有其事?辉耀一时的庙宇城市吴哥窟为何会掩藏在森森丛林之中?大西洲文明的代表城市亚特兰蒂斯怎会在海底沉睡千年?一场飓风掀开的18级台阶真的能彻底揭开玛雅帝国的消逝之谜?浩浩神州,昆仑山下美玉流碎,青藏高原上残垣挺立,巴蜀大地上青铜纵目人再现现,彩云之南大理茶花瓢香……
盛起与败落、辉煌与悲怆、诞生与消逝伴随着这些历史长河中的古国命运。
岁月流转间,当一个王朝、一个国家在世界发展史上的历史使命完满终结时,它们也给世人留下了足以评说千古的历史遗迹与灿烂文明,向世人诉说着前尘往事、古国沧桑……
英国著名哲学家、历史学家柯林武德说:“今天由昨天而来,今天里面就包括有昨天,而昨天里面复有前天,由此上溯以至于远古,过去的历史今天仍然存在着,它并没有死去。”——古国文明注定会博得后人关注与追寻,注定会成为世界共有的文明财富,注定会渗透并浸染着每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
本书引领读者沿着一些偶尔露出的蛛丝马迹,探求这些曾经盛极一时的古国文明,追踪考古遗址、遍考史书古籍,加以互相印证,真实再现古今中外36个消逝的古国,勾勒出它们发展的踪迹,将它们曾经的辉煌与没落一一展示,还古国以清白,还历史以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