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独特的自然条件孕育了形形色色的生命,而地球也正是因为有了生命,才变得如此生机勃勃、生生不息。但生命空间是从哪里来的,人类又是如何解读生命的秘密的?人类在解读了生命密码之后,又是如何尝试重塑生命,为人类服务,甚至改造人类自身的?
在这本书里,你将了解到,生命究竟是从哪里来的,人类又是如何解读生命的秘密的;人类在解读了生命密码之后,又是如何尝试重塑生命,为人类服务,甚至改造人类自身的。
“探索未知”丛书是一套可供广大青少年增长科技知识的课外读物,也可作为中、小学教师进行科技教育的参考书。它包括《星际探秘》、《海洋开发》、《纳米世界》、《通信奇迹》、《塑造生命》、《奇幻环保》、《绿色能源》、《地球的震颤》、《昆虫与仿生》和《中国的飞天》共10本,本书是其中之一。
本书内容新颖,通俗易懂,图文并茂;反映了我国和世界有关科技的发展现状、对社会的影响以及未来发展趋势;在传播科学知识中,贯穿着爱国主义和科学精神、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的教育。本书每章的“知识链接”中,有名词解释、发明者的故事、重要科技成果创新过程、有关资料或数据等。每册书最后还附有测试题,供学生思考和练习所用。
著名科学家霍金2006年访问中国时,在演讲中提出了“为何我们在此?我们从何而来”的问题。这个“我们”,当然是指人类。科学家的回答是:地球上的各种生命,包括我们人类,都是从原始生命进化而来。为了验证原始生命诞生的过程,一代代的科学家做了许多实验,付出了种种努力。
生命起源的假说
对于生命的起源,科学家提出了多种假说。在介绍这些假说之前,我们不妨先为生命下一个定义。恩格斯认为:生命是蛋白质存在的一种形式。从概括的意义上来说,这无疑是对的。生命的基本构成是蛋白质,生命是蛋白质存在的一种独特的形式。
假如具体一点来描述生命,我们可以发现,各种和样的生命都有相同的特征。例如,每一种生命都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每一种生命都有生也有死;每一种生命会通过形式达到数量上的增殖、繁衍后代;每一种生命都能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新陈代谢等。
那么,生命是怎样在地球上诞生的,它是和地球同一天诞生的吗?经过长期的探索研究,科学家认为,生命并不是和地球同一天诞生的。在原始的地球上并不存在生命的踪迹。在地球诞生约8亿年后,生命才出现于这个星球。最初的生命形式是非常简单的。现今地球上最简单的生命是类病毒和病毒。但它们不同于原始生命,因为它们必须凭借其他病毒还要简单得多。现有的各种各样的生物都是从最原始的生命进化而来。这一历程非常漫长,长达几十亿年!
我们不可能回到原始地球上去了解生命的起源,只能用科学方法推测。于是就产生了种种生命起源的假说。其中得到多数认同的,是前苏联生物化学家奥巴林在1922年提出的生命起源的“三部曲”。
P2-3
“探索未知”丛书是一套可供广大青少年增长科技知识的课外读物,也可作为中、小学教师进行科技教育的参考书。它包括《星际探秘》、《海洋开发》、《纳米世界》、《通信奇迹》、《塑造生命》、《奇幻环保》、《绿色能源》、《地球的震颤》、《昆虫与仿生》和《中国的飞天》共10本。本丛书的出版是为了配合学校素质教育,提高青少年的科学素质与思想素质,培养创新人才。全书内容新颖,通俗易懂,图文并茂;反映了我国和世界有关科技的发展现状、对社会的影响以及未来发展趋势;在传播科学知识中,贯穿着爱国主义和科学精神、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的教育。本书每章的“知识链接”中,有名词解释、发明者的故事、重要科技成果创新过程、有关资料或数据等。每册书最后还附有测试题,供学生思考和练习所用。
本丛书由上海市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编写。作者均是学有专长、资深的老专家,又是上海市老科协科普讲师团的优秀讲师。据2007年底统计,该讲师团成立11年来已深入学校等基层宣讲7000多次,听众ANNA次,受到社会认可。本丛书汇集了宣讲内容中的精华,作者针对青少年的特点和要求,把各自的讲稿再行整理,反复修改补充,内容力求先进、通俗、生动,表达了老科技工作者对青少年的殷切期望。本丛书还得到了上海市科普创作专项出版基金的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