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俄罗斯族简史/中国少数民族简史丛书/国家民委民族问题五种丛书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作者 俄罗斯族简史编写组
出版社 民族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国家民委《民族问题五种丛书》之二——《中国少数民族简史丛书》,共计55本,于上世纪80年代陆续出版。该《丛书》记述了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中国各少数民族的历史发展进程,出版后受到广泛关注和好评。

本书为该系列丛书之一,简单介绍了俄罗斯族的历史。

内容推荐

国家民委《民族问题五种丛书》,包括《中国少数民族》、《中国少数民族简史丛书》、《中国少数民族自治地方概况丛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简志丛书》、《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丛刊》,记录了中国55个少数民族从起源至21世纪初的历史发展进程,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方面面的内容,荟萃了大量原始的、鲜活的、极其珍贵的资料,是一部关于中国民族问题的大型综合性丛书,是中国民族问题研究的重大项目和重大出版工程。

本书为《中国少数民族简史丛书》之一。

目录

第一章 俄罗斯族概况

 第一节 族名与族源

 第二节 人口及其分布

第二章 俄罗斯人迁居中国的经过

 第一节 清初迁居我国东北地区和北京的俄罗斯人

 第二节 早期迁居阿勒泰和罗布泊地区的俄罗斯人

 第三节 沙俄时期新疆贸易圈内的俄罗斯人

 第四节 十月革命时期白军和俄国难民流入新疆及其安置情况

 第五节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迁居中国的俄罗斯人

第三章 杨增新、金树仁、盛世才统治时期的俄罗斯族

 第一节 俄罗斯族正式成为中华民族之一员

 第二节 归化军的组建及其影响

 第三节 “四·一二政变”和盛世才统治时期的归化军

 第四节 杨增新、金树仁、盛世才统治时期俄罗斯族的经济和文化状况

第四章 三区革命时期的俄罗斯族

 第一节 国民党在新疆的黑暗统治和三区革命的爆发

 第二节 俄罗斯族对三区革命的贡献

 第三节 为保卫三区革命胜利成果而战斗

第五章 新中国成立后的俄罗斯族

 第一节 俄罗斯族人民翻身得解放积极投身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

 第二节 “反修防修”运动和“文化大革命”给俄罗斯族带来的负面影响

 第三节 党的民族政策得到落实俄罗斯族获得新生

 第四节 在俄罗斯族聚居地区贯彻党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

一、俄罗斯民族乡的建立和发展

二、参政议政

第六章 现代化进程中的俄罗斯族

 第一节 俄罗斯族经济的发展

 第二节 俄罗斯族文化事业的发展

 第三节 俄罗斯族教育事业的发展

一、历史及其发展

二、俄罗斯族教育的特点

三、俄罗斯族人口文化素质

 第四节 俄罗斯族医疗卫生、科技事业的发展

一、医疗卫生事业

二、科技事业

第七章 俄罗斯族的文化

 第一节 民间文化

一、文学

二、音乐舞蹈

三、手工艺及建筑艺术

 第二节 宗教信仰

一、东正教

二、五旬节教派

三、吉尔加克教派

四、安息日派

五、洗礼派

 第三节 民间习俗

一、命名、洗礼民俗

二、婚姻、家庭民俗

三、饮食民俗

四、节日庆典

五、丧葬民俗

后 记

修订后记

试读章节

三、饮食民俗

俄罗斯族的饮食在本民族原有的烤、炸、煎、煮享任方法基础上,又吸收、融合了汉族以及其他民族的饮食经验,不断丰富、充实着自己的饮食内容,形成了中西合璧的俄罗斯族饮食文化。

俄罗斯族的主食是列巴和煎饼,副食有肉、鸡蛋、灌肠、牛奶、黄油等。蔬菜类他们爱吃土豆、西红柿、黄瓜、莲花白、胡萝卜、洋葱等。饮料有自制的沃得卡、啤瓦和克瓦斯等。另外,俄罗斯家庭主妇烤制的甜点深受各民族的喜爱。

俄罗斯族的日常饭菜有俄罗斯风味的苏波(肉菜汤)、尕得列得(红焖肉饼)、土豆烧牛肉、比拉什给(各种馅饼)、布里内(鸡蛋煎饼)、阿拉几(发面煎饼)、和各种馅的饺子等。

俄罗斯族人做的比拉什给有土豆泥馅的、大米馅的、莲花白馅的和牛肉洋葱馅的等,他们尤其爱吃土豆泥馅的和大米馅的比拉什给,包好的比拉什给要用油炸,炸熟后的比拉什给金黄油亮,非常诱人。俄罗斯族的饺子也与汉族的不同,首先是馅不同。俄罗斯族人包的饺子有土豆泥馅的、莲花白馅的、牛肉洋葱馅的、奶渣馅的和新鲜水果馅的。包法也略有不同,他们是先把放好馅的饺子皮中间捏到一起,再把两角捏在一起,外观成元宝形状。吃法也有所不同,像土豆泥馅的饺子、奶渣馅的饺子、新鲜水果馅的饺子煮熟后加入新鲜奶油一起吃。还有布里内的吃法也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布里内煎好后趁热在上面抹上奶油卷起来吃,也可以抹果酱吃,还可以卷奶渣吃。总之几个比拉什给或几张布里内配上一杯新鲜的红茶就是一顿丰盛的午饭了。

合列布是俄罗斯族最古老、最尊贵的食物,迎接远方的客人和迎娶新人的场合都离不开它,它被认为是上帝赐予人类的食物。俄罗斯人每天都要烤制新鲜的合列布就像汉族人每天蒸馒头一样。此外,俄罗斯人喜欢吃甜食,因此无论节日或平时都有烤制甜点的习惯。他们烤制的甜点主要有:布拉其给(奶油小面包)、鲁列特(卷甜馅的面包)、比罗哥(各种果酱面包)、古力其(圆柱形面包)等。俄罗斯人烤制的甜点主要用于待客和自己吃。家中来了客人不能简单地倒茶、摆糖果,还要摆上甜点。宴请客人时,首先要上甜点,正餐过后还要上甜点。自己家人吃过正餐后也会边喝茶,边品尝甜点。俄罗斯人还有煮果羹的饮食习惯,俄罗斯式果羹有两种,一种叫:“尕木波特”,一种叫“给谢里”,它们都是饭后或平日里喝的甜汤。

俄罗斯人有饮茶嗜好,无论是来客还是独自一人在家,总喜欢沏一壶新鲜的红茶。茶里可以放牛奶,而且喝茶时一定要放方块糖,还要配以果酱、蜂蜜、黄油、面包等与其一起饮用。俄罗斯人烧茶的工具叫做萨玛瓦尔(音译),它是俄式大茶炊。萨玛瓦尔的外形像一个大奖杯,有黄铜的和镀银的两种,并有大、小之分。萨玛瓦尔一般高40-50厘米,有一个四爪底座,茶炊体下有一个出水龙头,上方两边各有一个把手。中央有一个空心管,内放烧红的木炭或无烟煤块,使水加热。顶部有一个茶碗大的出口,上面是摆放茶壶的地方,使壶中的茶水一直保持热度。大茶炊中的水烧开了,就通过水龙头接到放人茶叶的小茶壶中,呆一会再倒人茶杯或茶碗中饮用。大茶炊为小茶壶提供源源不断的开水,俄式大茶炊不仅是烧水的工具,它更是俄罗斯族饮食民俗的标志,同时是一件精美的工艺品,虽然现在很多俄罗斯族家庭已不使用萨玛瓦尔了,但它仍被擦亮摆放在显眼的地方当做一件工艺品,同时也被新疆其他民族所喜爱、收藏。

俄罗斯族过复活节时,要煮很多鸡蛋,并把煮熟的鸡蛋染成大红、橙红、浓绿和天蓝色,或在熟鸡蛋两侧用彩笔各写上字母x和B,这两个字母是“耶稣复活”词语的缩写,这些被染上颜色和写上字母的鸡蛋就是复活节彩蛋。复活节期间家家户户煮鸡蛋,不仅自己吃,还要分送邻里,以示同庆。所以复活节在民间有彩蛋节的俗称。

古力其是一种圆柱形的奶油面包,这种面包只在复活节烤制,而且要摆在盘子上,周围摆上复活节彩蛋,具有祭祀的意义,所以它又叫做“巴斯尕”(复活节蛋糕)。每年的复活节,俄罗斯族老人一定会带上古力其去参加复活节前夜的祈祷活动。复活节的早晨,全家人一定要分吃这个被祝福过的古力其面包,它象征圣餐,据说吃了会得到幸福。

祭祀蜜饭是俄罗斯族在上坟时或为亲人作周年祭祀饭宴时必备的一种食物。它是用大米饭拌上泡过的葡萄干和彩色水果糖碎粒加工成的一种米饭。前来参加祭祀活动的客人,每人都要吃几口这种饭,以示对亡灵的悼念。

俄罗斯族性格豪爽,热爱生活,喜欢热闹。他们除了节日聚会外,还喜欢平时搞一些各种名目的家庭宴会。如庆贺生日家宴,纪念亡者的周年家宴,乔迁之喜家宴,庆贺主人买新家具、着新装家宴,为亲朋送行、接风家宴,婚宴等,总之不放过每一次联络感情的机会。

俄罗斯族的家宴并不复杂,但气氛很热烈。首先被邀请的客人一定要按时出席,而且要穿着整洁。男士一般要穿西装、‘打领带,女士要穿华丽的衣裙,脸上还要施以淡妆,表示对主人的尊重。

俄罗斯族的餐桌讲究用长方形的,视客人多少,可将两张餐桌并成长条使用。餐桌上铺桌布,椅子分别摆在长桌两边。客人面对面而坐,显得亲切,便于交流。正宴开始前,桌上摆有糖果、甜点之类食品。客人光临,主人热情迎接,让座、倒茶。

家宴的饭菜由三部分组成:一是凉菜,二是热菜,三是甜点。俄罗斯族的家宴不太讲究饭菜的种类多少,只要饭菜可口,并且有酒、甜点,能玩得开心就足够了。凉菜主要有以下几样:尕勒巴萨(火腿肠、灌肠等)、西辽特卡(腌鲱鱼)、萨拉特(凉拌新鲜蔬菜)、腌酸黄瓜等。热菜有:苏波汤、尕得列特、比拉什给、土豆烧牛肉,另外还有几样汉族式的炒菜。俄罗斯族人在吃菜的同时一定会上主食,如列巴、煎饼等。另外充足的酒是必不可少的,俄罗斯族男女都喝酒。正餐吃过后,就该上果羹和甜点了。客人们边喝果羹、品尝甜点,边聊天。然后就有人带头唱起俄罗斯族民歌,其他人随着合唱。接着手风琴手就会拉起俄罗斯民歌曲,客人们就会离座跳舞。

P134-137

序言

国家民委《民族问题五种丛书》,包括《中国少数民族》、《中国少数民族简史丛书》、《中国少数民族自治地方概况丛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简志丛书》、《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丛刊》,记录了中国55个少数民族从起源至21世纪初的历史发展进程,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方面面的内容,荟萃了大量原始的、鲜活的、极其珍贵的资料,是一部关于中国民族问题的大型综合性丛书,是中国民族问题研究的重大项目和重大出版工程。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民族问题和民族工作。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改革和社会主义建设逐步展开。为了摸清少数民族的社会历史状况,抢救行将消失的宝贵的历史文化资料,1953年,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和中央民族事务委员会组织进行全国性的民族识别调查,1956年又开始少数民族语言、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在三次大规模的系统调查的基础上,中央民委从1958年开始组织编写《中国少数民族简史》、《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简志》、《中国少数民族自治地方概况》三种丛书。“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央民委机构撤销,此项工作被迫中断。1978年国家恢复民族工作机构,中央民族事务委员会改为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1979年,国家民委决定继续组织编写以上三种丛书,并增加编写《中国少数民族》和《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丛刊》两种丛书,定名为《民族问题五种丛书》。《民族问题五种丛书》的编辑出版列入了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六五’’规划的重点科研项目。

《民族问题五种丛书》共计402本,一亿多字,该项目自1958年启动至1991年基本完成,历时30多年,涉及全国19个省、市、自治区及中央有关单位400多个编写组,1760多人参与,分别由全国30多家出版社出版。纵观历史,像这样全面系统地调查研究、编辑出版介绍各个少数民族的丛书在中国前所未有;横看世界,像这样由政府部门组织为国内各少数民族著书立说实属罕见。

盛世修史、修志,这是中国的传统。由于《民族问题五种丛书》编辑出版时间长,涉及地区广,出版单位分散以及受当时环境条件局限,难免存在一些不足:一是体例版本不统一;二是有些解释不准确;三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所发生的变化和取得的成就没有得到充分的反映。为适应民族工作发展和民族问题研究的需要,为满足广大读者的需求,国家民委决定从2005年开始对《民族问题五种丛书》进行修订再版。

这次修订再版的总体原则是“基本保持原貌,统一体例、版本,增加新内容”,统一由民族出版社出版发行。其中:

《中国少数民族》的修订,旨在原版的基础上,适当调整结构,更新有关数据和资料,吸收最新研究成果;增加各少数民族在改革开放以来各方面的发展成就。

《中国少数民族简史丛书》的修订,本着“适当修订、适量续修”的原则,对有明显错误的内容、观点、表述进行更正,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各少数民族的发展史实予以补充。

《中国少数民族自治地方概况丛书》的修订,力求更加全面系统地反映各民族自治地方的历史、地理、经济、文化、社会的基本情况和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历程、成就和经验,新编1987年以后成立的16个民族自治地方的概况。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简志丛书》的修订,旨在改错,增补新的研究成果,增写《满族语言简志》,并合订为6卷本。

《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丛刊》的修订,主要是尊重史实,修正错误,增加注释。

《民族问题五种丛书》的修订再版工作,得到了中央有关部门和各有关地方的高度重视及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民族大学、中央党校、中南民族大学、西南民族大学、西北民族大学、黑龙江社会科学院、黑龙江大学、、黑龙江民研所、云南社会科学院、贵州大学、云南大学、四川大学、新疆大学、新疆师范大学、内蒙古大学、哈尔滨学院、吉林民研所、广西民族大学、广西艺术学院、广西博物馆、广西民研所、甘肃党校、凉山大学、中国教育部语工委、云南语工委等单位的民族学、社会学、人类学、语言学的专家学者以及长期在民族地区工作的同志共1000余人积极参与了修订工作,各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各级民族工作部门做了大量的组织协调工作。谨此,表示诚挚的谢意。

我们相信,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修订再版的《民族问题五种丛书》,将以更全面更完整更科学的面貌呈现在广大读者面前。

李德洙

2007年8月

后记

本书是在《中国少数民族简史丛书》之《俄罗斯族简史》(新疆人民出版社1987年3月版)基础上修订而成的。

全书框架以《俄罗斯族简史》为主,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由奇曼·乃吉米丁修订撰写(其中有关归化屯问题由杨雯撰写),第五章、第六章由葛丰交修订撰写,第七章由滕春华(柳芭)修订撰写。奇曼·乃吉米丁负责全书统稿。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委王平对初稿提出了修改意见,李雪对初稿进行了编辑加工,新疆社会科学院李进新、自治区民委贺忠德、王平审阅了全部修改稿。

由于水平有限,本书一定存在着不足之处,敬请读者指正。

《俄罗斯族简史》修订本编写组

2007年9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9 5:2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