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书五经》的内容包括哲学、伦理、政治、教育、史学、经济、地理、艺术、天文、科技等方面。这些著作的内涵极其广泛、深刻。它不但对几千年的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诸方面产生过深远的影响,而且对于中国的现在乃至将来的社会发展都将会发挥重要的推动作用。
四书五经是四书和五经的合称,是中国儒家经典的书籍。四书指的是《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而五经指的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和《春秋》,简称为“诗、书、礼、易、春秋”,在之前,还有一本《乐经》,合称“诗、书、礼、乐、易、春秋”,这六本书也被称做“六经”,其中的《乐经》后来亡佚了,就只剩下五经。《四书五经》是南宋以后儒学的基本书目,儒生学子的必读之书。
一个家庭仁爱和睦,一个国家便会仁爱和睦盛行;一个家庭谦恭礼让,那么一个国家就会形成谦恭礼让的风气;一个人贪婪暴戾,一个国家就会大乱,他们之间的关系就是这样亲密。这就是所说的:一句话可以败坏一件大事,一个人可以安定整个国家。
尧、舜以仁爱来统率天下,所以百姓就顺从他实行仁爱;桀、纣以暴力来统治天下,所以百姓就跟从他实行暴力;这是因为如果一个人的命令和他自己的行为不相符的话,百姓是不会服从的。因此,君子必须自己具有了美德,才能要求别人修养美德,君子自己不沾染恶习才能禁止别人不接近恶习。自己藏有不符合恕道的行为,而能够教育别人实行恕道,这是从来不曾发生过的事。因此治理好国家的关键在于整治好自己的家庭。
P5
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经典著作《四书五经》中的“四书”包括《论语》、《孟子》和《礼记》中的《大学》、《中庸》。其中,《论语》、《孟子》分别是孔子、孟子及其学生的言论集,《大学》、《中庸》则是《礼记》中的两篇。首次把它们编在一起的是南宋著名学者朱熹。不过,在朱熹之前的程颢、程颐兄弟己大力提倡这几部书了。他们认为,《大学》是孔子讲授“初学人德之门”的要籍,经孔子的学生曾参整理成文;《中庸》是“孔门传授心法”之书,是孔子的孙子子思“笔之子书,以授孟子”的。这两部书与《论语》、《孟子》一起表达了儒学的基本思想体系,是研治儒学最重要的文献。正是根据这样的观点,朱熹把《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这四部书编在一起。因为它们分别出于早期儒家的四位代表性人物孔子、曾参、子思、孟子,所以称为“四子书”,简称即为“四书”。
“五经”包括《周易》、《尚书》、《诗经》、《礼记》、《春秋》,是儒学内容。《周易》也称《易》、《易经》,列儒家经典之首。《周易》是占卜之书,其外层神秘,而内蕴的哲理至深至弘。作者应是筮官,经多人完成。内容广泛记录了西周社会各方面,包含史料价值、思想价值和文学价值。《尚书》古时称《书》、《书经》,至汉称《尚书》。“尚”便是指“上”,“上古”,该书是古代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汇编。记载上起传说中的尧舜时代,下至东周(春秋中期),约1500多年。基本内容是古代帝王的文告和君臣谈话内容的记录,这说明作者应是史官。《诗经》先秦称《诗》,或《诗三百》,是中国第一本诗歌总集。汇集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期五百多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原三百十一篇),是西周初至春秋中期的诗歌总集。《礼记》是战国到秦汉年间儒家学者解释说明经书《仪礼》的文章选集,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
《四书五经》的内容包括哲学、伦理、政治、教育、史学、经济、地理、艺术、天文、科技等方面。这些著作的内涵极其广泛、深刻。它不但对几千年的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诸方面产生过深远的影响,而且对于中国的现在乃至将来的社会发展都将会发挥重要的推动作用。
编 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