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人一生要懂得的科学理论
分类 科学技术-自然科学-自然科普
作者 (美)约翰·郎戈内//布鲁斯·斯图兹//安德莉·吉安诺波罗斯
出版社 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世界著名专家、学者联袂打造的优秀科普巨作!美国科技教育协会、美国科学家联合会、国际科学联合会联合推荐读物!

在这本书中,作者只用很少的篇幅,就全面系统地展示出自然科学发展的全景,深入浅出地阐释了每一个对人类文明产生重大的影响的科学理论,把一些深奥难懂的科学知识,用每个人都容易理解的方式表达出来。

内容推荐

一个人在其一生中,掌握基本的科学知识和对人类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科学理论,不仅可以丰富个人的知识储备,而且还有助于培养正确的科学思维方式,获得更多解决问题的新方法,甚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这是一本“大家”写给大家的科普书。在这本书中,作者只用很少的篇幅,就全面系统地展示出自然科学发展的全景,深入浅出地阐释了每一个对人类文明产生重大的影响的科学理论,把一些深奥难懂的科学知识,用每个人都容易理解的方式表达出来。

本书一经出版,就受到了全世界读者的喜爱,很快被译成20多种文字,畅销全球50多个国家。国际科学联合会、美国科技教育协会、美国科学家联合会等多家权威机构也都不约而同把它作为最优秀的科普读物推荐给教育机构和读者。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宇宙的奥秘

 古巴比伦的天文学

 古希腊的天文学

 “哥白尼的革命”

 革命性改良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行星的早期发现者

 属于爱因斯坦的宇宙

 恒星的光度和亮度

 猜不透的宇宙谜语

 从天体圆球到宇宙内爆

 

第二章 人体之谜

 医学的诞生

 亚里士多德和盖仑

 中世纪

 解剖科学

 把盖仑彻底埋葬

 哈维的巨大成功

 病患的各种原因

 细胞

 疾病预防科学

 疾病的新来源——病毒

 药物和抗生素

 仍未解开的病菌难题

 营养和新陈代谢

 激素的作用

 癌症

 遗传学和DNA的发现

 人类基因组

 人类未来的基因组

 

第三章 物质的能量

 计数与测量的工具

 古希腊人:思想与物质

 “找到了!”

 伊斯兰人的科学贡献

 磁力

 新的元素

 无所不在的电

 全光谱

 热能的隐秘生活

 绝对零度的神奇世界

 原子内部的奥秘

 爱因斯坦的能量理论

 爱因斯坦的时空论

 量子力学

 

第四章 生命的起源

 科学的先驱

 科学的起源

 张开中世纪的眼睛

 科学的模糊概念

 新途径

 生命的组织

 达尔文的革命

 身体内的化学奥秘

 所有细胞都源于细胞本身

 遗传定律和法则

 奇异的新物质

 生命的呼吸

 对生命进行解密

 深度和极限

 

第五章 神奇的地球

 从神话传说到科学真理

 对地球进行测量

 找到我们的出路

 对经度的测算

 对地球年龄的推算

 地球的内部结构

 板块构造说

 大气圈和水圈

 行星的科学

 

第六章 思想和行为

 生物电连接

 病态的思想和精神

 治疗策略

 行为的根源

 聆听大脑的声音

 智能还是模仿?

试读章节

革命性改良

哥白尼模型理论被世人所接受的进程是极其缓慢的。到了16世纪末期,也就是在《天体运行论》首次出版发行60多年之后,只有少数有识之士愿意公开承认并相信哥白尼是正确的。虽然伽利略最终成为了日心说宇宙观的代言人,但是他依然没有公开表明对哥白尼理论的支持态度。1597年,在写给天文学界同仁约翰内斯·开普勒的一封信中,伽利略承认他确实担心自己的公开声明而带来众多的责难。10年之后,通过望远镜的天文观察所得出的结论,使得他进一步确信要公开支持日心说模型理论。

1564年2月15日,伽利略出生于意大利中部城市比萨。后来,他在比萨大学专攻医药学,但是他最喜爱的专业却是数学,并且最终成为了一名数学教授。1592年,伽利略辗转到了意大利东北部城市帕多瓦教书,这份职业差不多持续了18个年头。

与一般说法相反的是,伽利略实际上并没有发明天文望远镜。1609年的夏天,还在威尼斯的伽利略听说有一个荷兰人发明了一种可以使被观察的事物看上去更近一些的、名叫“小望远镜”的玩意。这个设备由一根管子和嵌在管子里面的两片被扭曲的玻璃组成。当时,人们已经知道被扭曲的玻璃和曲面镜一样可以对所观察到的图像进行扭曲和变形。伽利略觉得肯定是传闻中使用两片被扭曲的玻璃的设备,把这种现象变得更加严重了。为了亲自证实这一想法,伽利略打造出了一部属于他自己的小望远镜(也叫折光式望远镜)。同年8月,伽利略在威尼斯用他自己设计制造出来的望远镜进行了试验。

伽利略自己制作的望远镜可以使被观察的物体比用肉眼所看到的体积放大将近30倍。他利用望远镜最先观测到的物体便是月亮。伽利略对他的观测结果进行了总结,他说地球上所看到的月亮上看似斑纹一样的东西实际上是月球表面上的一些山峰、峡谷和其他地形特征,他把月亮上的这些地形特征统称为“月海”。在通过望远镜对月亮进行观测之后,他计算出了月球山脉投射出的影子的长度,并利用这一数据计算出这些山脉的高度。他也尝试用望远镜来观察那些划过夜空和银河系的既模糊又黯淡的光带,发现其实这些光带是由无数颗恒星组成的,只不过在没有任何辅助工具的情况下,仅凭肉眼看不清如此黯淡的光亮而已。最终,伽利略还是把他的望远镜对准了其他行星。当他看到明亮的木星时,发现并且认为就是围绕木星旋转的4颗行星——今天我们称这些星体为“伽利略卫星”。

伽利略的天文观测结论与亚里士多德的假设之间存在着冲突,因为伽利略认为天体和它们的运行轨迹是完美的几何形。比如说,月亮与地球都表现出一些不规则的特征。

伽利略对木星的天文观测也进一步支持了其日心说的宇宙模型理论。一些反对者认为,地球是不可能运动的,因为其从来没有离开过月球。但是,伽利略看到围绕木星旋转的那些卫星同时也在围绕着太阳公转,于是他做出了这样的推测:地球和月亮可以一起围绕太阳公转。围绕木星旋转的伽利略卫星的客观存在,同时粉碎了原先存在的另外一个理论:所有天体都在围绕地球旋转和运行。

1610年3月12日,就在完成他的望远镜之后的几个月,伽利略再次公开发表了收录着他的天文观测成果的著作《星空使者》。除书名是拉丁文之外,整部著作都是用意大利文撰写而成的,从而使更多的意大利读者得以阅读这部著作。当时,这本书非常畅销。在不到5年的时间之内,该部巨著已经被翻译成汉语。伽利略彻底抛弃了关于宇宙的传统假说,继续从事他的天文观察事业。在原先被人们认为静止不变和精致完美的太阳表面,他观测到了“太阳黑点”。很多人反驳说这些黑点实际上只是太阳的卫星,而不是太阳表面所具有的特征。事实上,这些黑点是太阳“表面”或者这个光球上的客观标记,我们现在把它们称为“太阳黑子”。伽利略不间断地天文观察使他能够把太阳黑子的活动规律绘制成图,并得出了一个正确的结论,即在太阳自转的时候,这些黑点也随之转动。

通过观察,伽利略揭开了他原先认为是土星自身附属物体的那些东西所蕴含的秘密:那些块状物总是在偶然间消失,只有在数个月之后才会重新出现。一直到了1659年,也就是伽利略逝世17年之后,当时的天文观测者才注意到包围在土星周围的一个细细扁扁的环状物。荷兰物理学家克里斯蒂安·惠更斯将这一最新的发现写入他于1659年发表的著作《土星系统》中。多年以来累积的翔实天文观察数据,使惠更斯做出如下的推论:在土星球体之外存在着一个薄环状系统。因为地球和土星都围绕太阳公转,所以我们观测这个环状物的角度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如果我们在地球上观察,那么当这个环状物处于边缘位置的时候,它便会消失。当土星运转的角度出现倾斜或者朝与我们相反的方向运行时,这一环状物又在土星上出现了,并呈现出圆形突出状。惠更斯用观测结果和理论逻辑,澄清了伽利略关于土星附属物的似是而非的说法。

P25-28

序言

一个人在其一生中,掌握基本的科学知识和对人类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科学理论,不仅可以丰富个人的知识储备,而且还有助于培养正确的科学思维方式,获得更多解决问题的新方法,甚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美国著名科普作家、《探索》杂志的高级编辑约翰·郎戈内,资深科学编辑、《自然历史》杂志主编布鲁斯·斯图兹和《天文学》杂志编辑安德莉·吉安诺波罗斯合著的《人一生要懂得的科学理论》,就是一本“大家”写给大家的科普书。在这本书中,作者只用很少的篇幅,就全面系统地展示出自然科学发展的全景,深入浅出地阐释了每一个对人类文明产生重大的影响的科学理论,把一些深奥难懂的科学知识,用每个人都容易理解的方式表达出来。

本书一经出版,就受到了全世界读者的喜爱,很快被译成20多种文字,畅销全球50多个国家。国际科学联合会、美国科技教育协会、美国科学家联合会等多家权威机构也都不约而同把它作为最优秀的科普读物推荐给教育机构和读者。

书评(媒体评论)

如此全面而又精练地讲述世界科学,让你不得不叹服人类的伟大智慧,以及出版这部书的工作者的良苦用心。它在整个科学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很少有什么能与其并肩。

——美国科技教育协会

可以确切地说,这是一本几近完美的书,启发我们把自身的发展和世界科学的进程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美国科学家联合会

对于全世界的人们来说,阅读此书无疑能最大限度地理解人类与自然界万事万物的关联,并激发人们更大的创造热情。

——国际科学联合会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 17:37: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