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的自行车运动使作者有着不寻常人的经历,书写了他人生最精美的一页。自行车运动磨炼了他坚强的意志,开阔了他的心胸,使他精神充实,身体强壮,似乎又回到青年时代。自行车运动扩大了他的生活圈,结识了众多的新朋友。
这本书向您展示了作者历尽千辛万苦的骑行经历,让我们跟随作者一起骑上分水关,翻越武夷山西部,重返樟树村……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骑游札记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葛春光 |
出版社 | 厦门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几年的自行车运动使作者有着不寻常人的经历,书写了他人生最精美的一页。自行车运动磨炼了他坚强的意志,开阔了他的心胸,使他精神充实,身体强壮,似乎又回到青年时代。自行车运动扩大了他的生活圈,结识了众多的新朋友。 这本书向您展示了作者历尽千辛万苦的骑行经历,让我们跟随作者一起骑上分水关,翻越武夷山西部,重返樟树村…… 内容推荐 这本集子是作者2003年5月至2008年5月写的骑游日记的一部分,汇集成册,奉献给自行车运动的骑友们。本书收录了作者的我爱自行车、古粤城村行、骑上分水关、翻越武夷山西部、吴齐村行、重返樟树村、初上桐木关、第一次骑自行车到五夫镇、大安龙井行、洲头行、大安陶关行等近四十篇骑着自行车游历过程中的所看所想,向我们展现了一个崭新的天地。 目录 前言 1.我爱自行车 2.古粤城村行 3.骑上分水关 4.翻越武夷山西部 5.吴齐村行 6.重返樟树村 7.初上桐木关 8.第一次骑自行车到五夫镇 9.大安龙井行 10.洲头行 11.大安陶关行 12.初上超天 13.莲花山、白塔山行 14.柘洋行 15.骑自行车上张山头 16.白水一五夫行 17.东北源一四新一武夷源 18.骑“驴”走闽北 19.翻越横源山 20.和平古镇探幽 21.翻越吴三地 22.五夫澄溪行 23.再上七星山 24.我骑自行车上省城 25.再上虹桥 26.风雨光泽 27.翻越先锋岭 28.三上华东第一峰 29.“五一”走江西 30.追宗问祖到玉溪 31.骑游厦门岛 32.骑自行车上黄石头 33.孤独的骑行者 34.我陪上海骑友骑游武夷山 35.武夷山水只等闲 36.安全的警钟要长鸣 试读章节 2003年4月19日,我们骑自行车到城村。 城村,位于武夷山东南方向兴田镇境内,距武夷山市区39公里。1958年,文物考古工作者在这里考古时,发现了汉代文化遗址,后经进一步挖掘和勘探,发现这里原来有一座保存最完整的,距今2335年的闽越王城古遗址。从此,城村受世人关注,如今这里已开发成集乡村古村落游、寻古探幽游的旅游胜地。前一时期,据说探测到一座古墓,武夷山风景区管委会投资一百多元对这座古墓采取了保护性挖掘。福建东南电视台做了长达一个月的跟踪报道。也就是这个报道再次吸引我们骑自行车到城村。 昨天天气预报今天有中阵雨,我们没有安排出游计划。可是早上我起床后却见天气很好,就打电话给朱燕涛说,看样子今天的天气还可以,是不是安排跑一跑?朱燕涛说去城村怎么样?前几天电视上说城村的古墓已经挖掘好了。我说可以去看看。我们商定八点钟到航空宾馆门前集中。 直到八点四十多分人员才到齐,没想到朱燕涛居然联系了七八个人。我们一路飞奔穿过车辆拥挤的三菇度假区,吃饱了汽车的尾气。到达南源岭村时,发现后面的人没赶上来。原来是吕晓星的自行车出了故障,朱燕涛正陪着他在度假区的街上修车。等他们赶来我们加快了车速。今天,是我第一次骑着新购买的“美利达”自行车出行。朱燕涛戏称我这次是“处女骑”。由于他们骑的都是国产老牌车,速度提不起来,我只得陪着大家一起慢慢跑。吕晓星见我骑着新款自行车车还与他们保持着近距离,说:怎么一路上很少见你挂挡?骑这样的自行车要不断地调换挡位,才能省力快速。我说车刚买来,还不知道怎么调档。大家一路上谈论着我新买的挂挡的新车,十二点钟赶到城村。这时周素红的丈夫林伟彬也开着汽车赶到了。 我们经过新建的闽城王城博物馆,又骑过闽越王城古遗址,这两个景点我们过去进去参观过多次,这次的主要目标是参看新挖开的古墓。进入城村,首先看到的是一座写有“古粤”二字的旧门楼,然后又在一座刻有“百岁坊”的牌坊前留影,参观了赵家祠堂。这是一座有着一定岁月的古宅,门窗与木梁上的雕刻保持完整。大厅上排放了几张古色古香的桌椅,它们显然不是原先的配套家具,是为了旅游人观赏,从别处搬来几种款式的老式椅子。大厅正上方挂着一块清朝时期的牌匾,一张赵氏祖先的画像。 我们沿着一条古老的小巷沿街寻找到一家小饮食店。午饭后,我们在热心的饮食店女老板的带领下到挖掘古墓的现场参观。这是一条为挖掘古墓新开的简易便道,路上铺满了大大小小的鹅卵石,高低不平,根本不能骑自行车,我们只好推着自行车前进。穿过一座小桥,翻过几座小山,大约走了七八里路,才在一座隆起的大山包上找到被挖开的古墓。大家把自行车放在山脚下的草丛里,沿一条小路徒步走向古墓。结果到了山上一看,挖掘工作已经完成,只留下一个空穴和一堆2000多年前古人埋葬死人用的隔层的碎木炭。为了挖掘古墓,山上的松林被砍了一大片,山体被剥得裸露出黄泥,古墓敞开一个大口子暴露在我们的眼前。古墓修建在山顶上,看起来,这里当年修建古墓时经风水先生测算过,风水非常好。这里居高临下,视野辽阔,前面是一大片平坦的土地和宽阔的一条大河,与远处的古汉城遗址遥遥相望。古墓挖掘考古工作已于前天结束,此时已人去楼空,挖掘工地上无人看守,只有一些废弃破损的工具零星地丢弃在地上。古墓的上方用木棍支撑着一张大棚遮盖,四周用塑料薄膜围住。饭店女老板介绍说:古墓挖掘期间这里有人保护,拒绝外人参观。她说,听说这座古墓不知什么朝代就被盗挖了,这次只在墓里挖出一堆木炭渣。听说这些炭渣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还挖出了一些破陶罐片,听说还挖出了一只陶瓶,没有多大价值。我们跨过围栏,进入墓穴之中。墓穴挖得并不深,高约7米,宽近5米,长十几米,分成两段,中间还保留了三块石条。墓穴底部呈黑色。中间有两根杉木棍撑着两条木板支撑着有点裂缝的坑道,我们担心坑道会倒塌,只看了几眼就返回地面。我们绕着山头、古墓走了一圈。看起来,原来媒体炒作得很热闹的城村古墓挖掘没有任何收获,景区管委会投下的一百多万元人民币也打了水漂了。 下山之后,周素红和她女儿坐林伟彬的汽车回城。我们则骑车从原路返回。在一个叉路口,我们停下自行车车在一座烤烟房旁边休息。因为天气预报说今天要下雨,大家只带雨衣,没戴草帽。谁知,今天却是烈日当空,气温约有30多度。此刻又是正午时光,大家被火辣辣的太阳晒得脸色发红,头昏脑涨。徐考村眼看着不行了,罗雅芝说怕要中暑了。我赶忙从背包里拿出备用的藿香正气水分给大家吃。吃过藿香正气水,喝了茶水,在阴凉处休息了一会,大家这才感觉舒服了一些。 朱燕涛说,我们不走回头路,我们便沿河边田间便道返回。有人赞成,有人反对。我说走小路可能更凉快一些,还是走小路好。几个人勉强跟着我们沿一条高低不平、坑坑洼洼、泥泞的小路往市区骑。路过城村渡口时,我们停下车子到河边洗头洗脸消暑。去年8月5日,在我的提议下,民盟市委会在城村青少年德育基地举办了一期青年骨干培训班。当时天气炎热,我与朱燕涛、赵银行、李云中,统战部杨锦堂部长还到这河里游泳。那天,我跟他们向对岸游去,可能是长期没有游泳的缘故,游到河中心我就力不从心,还是抱着渡船的舵到达那边河岸的,回去时我再也不敢游了,是坐着渡船回到对岸的。当时,我们还赤身裸体在渡船上照了一张相片。P7-10 序言 我18岁学会骑自行车。没想到,到了55岁时却爱上了自行车运动。更没想到,会出版这本《骑游札记》。这个集子是我2003年5月至2008年5月写的骑游日记的一部分,汇集成册,奉献给自行车运动的骑友们。 要说开始我的骑自行车运动的生涯,还要感谢上海的骑行侠龚成申先生。2003年3月武夷山市召开“两会”期问,来自上海的骑自行车环游全国的龚成申先生到市政协寻求帮助。午餐时,政协办公室安排他与我同桌。他向我们介绍了他与其他两位骑友1990年3月至1991年8月之间骑行549个日日夜夜,跋涉漫漫6万里征程,骑遍大江南北30多个省市的经历。如今他独身一人正在骑行全国2500个县市,他声称要骑遍全国所有的地方。临别时,他向我推销他们骑行的著作《中国大陆骑行探险》,我购买了一册。我如饥似渴,一口气读完了这本书,他们历尽千辛万苦的骑行经历如同一剂强心剂注入我的心扉,向我展现了一个崭新的天地,令我震撼,令我激昂,令我振奋,令我向往,唤起了我人生旅程的又一个春天。 2003年的春天,是国人难忘的春天。当时非典肆虐,神州呻吟,繁华的城市减少了喧嚣,人们开始走向野外,躲避瘟疫,以减少感染。在龚成申们的感召下,我低价卖掉电动车,购买了一辆台湾产的“美利达”牌山地自行车。骑上这款新车后,如虎添翼,使我真正感受到骑自行车运动的快乐。从此开始了我的骑游活动,骑自行车运动成了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武夷山地区不仅风光秀丽,周边的道路也十分适合骑自行车运动,有许多精品线路百骑不厌,在武夷山骑自行车运动是一大享受。五年间,在我们的带动下,各行各业的、众多的热爱自行车运动者加入我们的骑行队伍,在武夷山境内常年活跃着一支骑自行车运动的队伍。五年来,我与我的骑友们骑着自行车在武夷山境内走南闯北,横贯东西,走遍了武夷山市境内的山山水水和百余个行政村,无数个自然村。 我们数次骑自行车征服了境内海拔2158公尺的华东最高峰黄岗山和与江西省相邻的海拔1410公尺的七星山。同时,我们试着骑出武夷山市,骑向更远的地方。 几年的自行车运动使我有着不寻常人的经历,书写了我人生最精美的一页。自行车运动磨炼了我坚强的意志,开阔了我的心胸,使我精神充实,身体强壮,似乎又回到青年时代。自行车运动扩大了我的生活圈,结识了众多的新朋友。2008年7月,根据广大骑友的呼声,由我牵头组建了武夷山市自行车运动协会并自荐担任协会的秘书长。 骑自行车出行,是我国政府提倡的保护环境、节省能源的交通方式。自行车是锻炼身体,开展全民健身运动的工具。如今,自行车运动已成为新兴、时尚的体育项目,各地自行车运动正蓬勃兴起。当前,武夷山市的自行车运动正朝着规范化发展,我们将举办各种自行车运动的赛事,努力把武夷山打造成自行车运动竞赛的基地,为武夷山的旅游事业作出贡献。 葛春光 2008年10月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