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关于艺术学的100个故事/人文社会科学通识文丛
分类 文学艺术-艺术-艺术概论
作者 颜亦真
出版社 南京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本书中没有晦涩艰深的理论,没有枯燥乏味的说教,只是想和你分享这些精彩的故事,为你的生活增添些许的浪漫与色彩,让你生命体会多一些的深度与质感。

走近艺术,走近艺术学的100个故事,你将看到别样的人生,你将感受到心灵的完美,你将惊叹生命也可以化作一首诗。相信我,也许这本书,能改变你的一生。

内容推荐

人类用艺术来表达感情、挥洒热情,艺术家将最真挚的情感投射在艺术品上,渴望得到别人的共鸣。当你欣赏一件艺术品的时候,你是否感觉到了自己内心的跳动,你是否觉得自己的热情如山洪,想要寻找到一个缺口奔腾而出。人之为人,或者就在于这一份感情上的血脉相通。

人永远都不可能拒绝艺术,拒绝了艺术,就代表着你拒绝了希望,拒绝了情感,你的人生将从此再无欢愉可言。你能想象这世界上再无艺术吗?如果你的脚步再不能跟着音乐而起舞,你的声音再不能跟着曲调而歌唱,你的目光再不能接触到鲜艳跳动的色彩,你的视线再不能凝视优美圆润的线条,那么,人生还有什么意义呢?

快拥抱艺术吧。也许我们中的大多数都无法成为艺术家,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去触碰它、靠近它、了解它。我们也许终其一生都无法了解艺术的奥秘,但我们却可以用一颗最虔诚的心去感受它,让艺术的感动,在我们的心底永久地流动。

今天,笔者战战兢兢写下这本书,书中没有晦涩艰深的理论,没有枯燥乏味的说教,只是想和你分享这些精彩的故事,为你的生活增添些许的浪漫与色彩,让你生命体会多一些的深度与质感。

走近艺术,走近艺术学的100个故事,你将看到别样的人生,你将感受到心灵的完美,你将惊叹生命也可以化作一首诗。相信我,也许这本书,能改变你的一生。

目录

上篇 艺术总论

 自然之道——艺术的本质

 山洞中的影子——客观精神说

 日神的“梦”酒神的“醉”——主观精神说

 生活是金条,艺术是钞票——模仿说

 音乐赐予的灵魂——客观与主观统一

 布鲁塞尔的撒尿小童——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怒其不争 哀其不幸——个性与共性统一

 苏轼画朱竹——创作主体性

 “气节之竹”——作品主体性

 乌台诗案——欣赏主体性

 从“黄金分割”看形式美——审美统一

 自然之声的启迪——艺术源于模仿

 象棋的传说——艺术起源于游戏

 部落里的战争舞——艺术源于表现

 山鬼——艺术源于巫术

 筑城歌——艺术源于劳动

 东坡错续菊花诗——审美认知

 原来小说可以这样写——审美教育

 孔子“三月不知肉味”——审美娱乐

 韩娥之歌 伯牙之琴——美育与艺术教育

 立体主义和相对论——艺术与科学

 有井水处有金庸——艺术与文化

 推销员变甲壳虫——艺术与哲学

 千载莫高窟——艺术与宗教

 纯洁的白茶花——道德与艺术

 “刮痧”事件——现实与艺术

 物理与绘画的“对撞”——科学与艺术的联系及区别

 电视的发明——现代科技对艺术的影响

中篇 艺术种类

 包豪斯主张——建筑

 苏州好,拙政好园林——东方园林

 路易十四的后花园——欧洲园林

 美观与实用的转换——工艺

 “托蒲赛”的红房子——现代设计

 被当了灯座的青花瓷——实用性与审美性

 李鸿祥的“石头猫”——表现性与形式美

 圣·索菲亚大教堂——民族性与时代性

 上帝吻过的声音——音乐

 变成天鹅的美人——舞蹈

 月光中的《月光曲》——抒情性与表现性

 龙山脚下爱化蝶——表演性与形象性

 百只骆驼绕山走——中国绘画

 画出来的帷幕——西方绘画

 罗丹为爱违背誓言——雕塑

 阿富汗少女的眼睛——摄影

 米芾高价买纸——书法

 弄拙成巧“泥人张”——造型性与直观性

 巨蛇、父子、拉奥孔——瞬间性与永固性

 鼻毛老子——再现性与表现性

 杀父娶母的悲剧诠释——西方戏剧

 牡丹亭——东方戏曲

 火车开出了银幕——电影

 李安:以西方表达东方——东西方电影区别

 风靡亚洲的电视剧《阿信》——电视

 孔尚任的“案头剧本”——文学性与表演性

 京剧——综合性与独特性

 六月飞雪窦娥冤——情节性与男女主角

 木兰从军——诗歌

 老人、船、大海——小说

 桃花源,理想国——散文

 百年兴衰马孔多——间接性与广阔性

 “黛玉葬花”——情感性与思想性

 草蛇灰线伏脉千里——结构性

下篇 艺术系统

 梵高的一生——艺术家

 巴金的家和他的《家》——艺术家的社会生活

 伤仲永——才能与文化修养

 章子怡当过两个月农村丫头——体验

 春风又绿江南岸——构思

 碧海青天夜夜心——审美意象

 草圣张芝“临池学书”——传达

 “笑面玉人”婴宁——形象

 倒置的绘画——抽象艺术

 黄陵庙前哀思长——灵感

 长门赋——意识

 “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无意识

 “别是一家”李清照——艺术风格

 达达是个玩具小马——艺术流派

 互不认识的夫妻——荒诞派

 狂飙突进运动——艺术思潮

 青蛙塘里的波光闪耀——艺术语言

 孙悟空的来历——艺术形象

 美第奇教堂的雕刻——艺术意蕴

 套中人——典型

 蛙声十里出山泉——意境

 杜甫的“万景皆实”——中国美学

 忍辱负重太史公——中国艺术之“心”

 六祖慧能创禅宗——中国艺术之“悟”

 康士坦茨的美学家——艺术鉴赏

 米开朗基罗的石头天使——鉴赏力的培养

 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鉴赏心理

 老太太看川剧——审美注意

 蔡邕听琴——感知

 垓下之战之“四面楚歌”——联想

 断臂维纳斯——想象

 或谑张飞胡,或笑邓艾吃——情感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理解

 从《洛神赋》到《洛神赋图》——审美直觉

 琵琶弦外音——审美升华

 柳永一曲,金主渡江——审美体验

 阿尔弗雷德·凯尔和《三毛钱歌剧》——艺术批评的得与失

 吴临之争——批评的艺术性与科学性

试读章节

从“黄金分割”看形式美——审美统一

艺术中的美学注重形式,但并不脱离内容,而是二者的有机统一。

公元前6世纪的古希腊,有一位著名的数学家、哲学家毕达哥拉斯。一天,毕达哥拉斯出门散步,路过了一间打铁铺,铺里铁匠正在打铁,此起彼伏的打铁声传来,毕达哥拉斯当即被那清脆悦耳的声音吸引住了,他驻足细听,凭直觉他认定这声音有“秘密”!

毕达哥拉斯立刻走进打铁铺里,征得铁匠的同意,他用随身带的测量工具,仔细测量了铁砧和铁锤的长短,发现它们之间的比例近乎于1:0.618。

回家后,毕达哥拉斯马上找来一根木棒,让他的学生在这根木棒上刻下一个记号,使这位置既要与木棒的两端距离不相等,又要使人看上去觉得满意。经多次实验他们得到一个点C,这个点让人在视觉上最为接受,而经过测量,木棒的整体长度与C点到一端的距离之比也近乎于1:0.618。而且他们还发现用C点分割木棒AB,整段AB与长段CB之比,等于长段cB与短段cA之比。毕达哥拉斯接着把较短的一段放在较长的一段上面,也产生同样的比例。从此,毕达哥拉斯断言,当比例为1:0.618时,是最完美的。

后来,古希腊另一名著名的哲学家柏拉图把这一神奇的比例关系誉为“黄金分割律”。

更为神奇的是,“黄金分割律”在不自觉中被运用到许多的地方。距今2400年前修建的古希腊帕提农神庙,之所以被誉为古希腊神庙的典范,就是因为神庙主体由46根洁白的大理石圆柱环绕形成一个回廊,它的高、宽和柱间距等都符合“黄金分割”点。

而德国数学家阿道夫·蔡辛也曾经经过测量得出以下的结论:对于人体来说,人的肚脐正好是人体垂直高度的黄金分割点,膝盖骨是大腿和小腿的黄金分割点,肘关节是手臂的黄金分割点。越接近于黄金比例分割的人体曲线,就越会被视为完美的身体。达文西就曾经按照黄金比例的分割,绘出了完美比例的《维特鲁威人》。

时至今日,黄金分割律已经被运用到了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从常日里的服饰、色彩搭配,到建筑上的长宽比例,甚至是经济上的资金动用和股票升跌,都能够发现0.618这个神秘的数字。这就是黄金分割律的魅力所在了。

可以说,黄金分割律是将形式美发挥到极致的定律之一,而形式美也正是艺术所具有的不可或缺的特性之一。真正优秀的艺术作品,必须兼具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同时拥有形式上的美感和深刻的艺术内涵。

艺术的审美性,集中体现了人类的审美意识。艺术是在人类社会的漫长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最终完成了实用向审美的过渡。在这一过程中,形式美的法则在不断地变化和发展,但它始终必须遵循着从内容出发的基本法则,它无法脱离内容美而存在;同样地,艺术又无法只依靠内容美而存在,这样它就只能算作器具而非艺术品,它只有实用性而缺乏相应的审美性。作为艺术来说,它只能是形式美和内容美的有机结合,无法脱离任何一方而存在。

自然之声的启迪——艺术源于模仿

艺术起源于对自然和社会人生的模仿,是关于艺术起源最古老的一种说法。

在希腊神话中,诸神的使神名叫墨丘利,他是宙斯最忠实的信使,为宙斯传送消息,并完成宙斯交给他的各种任务。他行走敏捷,精力充沛,多才多艺。

一日,墨丘利巡视到尼罗河畔,无意中踩到一个东西,行走如风的墨丘利因此停了下来,原来,那东西发出的美妙声音吸引了他。他拾起来一看,是一个空龟壳,壳的内侧不知什么原因夹有一条干枯的筋。由于他的脚踩下去,筋变形然后又曲张,于是发出了声音。墨丘利从中得到启发,他改进了龟壳,发明了弦乐器。

无独有偶,相传在距今五千年前的黄帝时期,有一位叫做伶伦的音乐家,他在厚薄均匀的竹子钻上几个洞,便可以吹奏出声响,但是声音却非常地难听。他并不气馁,想到既然可以吹奏出声音,那么必然也可以吹出动听的音乐,因此一直坚持试验。

三年后,有一天他只身进入西方昆仑山内采上好的竹子,以用来做竹笛。他边走边唱,一边挑选竹子,突然他一抬头,见有凤凰在空中飞舞,然后鸣唱起来,声音美妙不可言传。伶伦经过长时间的观察发现,在鸣叫的凤凰中,凤的呜叫声音激情昂扬,凰的鸣叫声音柔和悠长。每对凤凰栖落后,一次各鸣六声,然后,连声合叫一遍,就飞走了。于是,他便合凤凰之音而定律,创制出音乐上的12音律。

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提出:“在许多重要事情上,我们是模仿禽兽,作禽兽的小学生的。从蜘蛛我们学会了织布和缝补,从燕子学会了造房子,从天鹅和黄莺等歌唱的鸟学会了唱歌。”亚里士多德更是认为,模仿是人的本能,所有的文艺都是“模仿”,不管是何种样式和种类的艺术。

中国人也认为,音乐起源于对大自然中各种各样声响的模仿,而乐器也正是来自于对自然中某些器物的应用与改造,可以说,艺术来源于生活,来源于人类有意识的对自然和社会生活的模仿。P26-29

序言

艺术是什么?公认的解释是:艺术是用形象来反映现实但比现实有典型性的社会意识形态,包括文学、绘画、雕塑、建筑、音乐、舞蹈、戏剧、电影、曲艺、工艺等。不过,我们大可不必理会词典上这冷冰冰、毫无生趣的解释,对人类来说,艺术可以千变万化、千姿百态,但有一点是永远不会变的,那就是情感,没有情感的艺术不能称其为艺术,只有当艺术家用全部心血和情感做出他们最肆意的喷泄与挥洒,这时候的成果,才叫艺术。

艺术是什么?它是至真、至善、至美,它是人类灵魂中的那一点灵犀,它是物欲横流的现实世界最后的救赎。当上帝创造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人类也用自己的双手和灵魂,创造出了同样伟大的杰作。

人类用艺术来表达感情、挥洒热情,艺术家将最真挚的情感投射在艺术品上,渴望得到别人的共鸣。当你欣赏一件艺术品的时候,你是否感觉到了自己内心的跳动,你是否觉得自己的热情如山洪,想要寻找到一个缺口奔腾而出。人之为人,或者就在于这一份感情上的血脉相通。

人永远都不可能拒绝艺术,拒绝了艺术,就代表着你拒绝了希望,拒绝了情感,你的人生将从此再无欢愉可言。你能想象这世界上再无艺术吗?如果你的脚步再不能跟着音乐而起舞,你的声音再不能跟着曲调而歌唱,你的目光再不能接触到鲜艳跳动的色彩,你的视线再不能凝视优美圆润的线条,那么,人生还有什么意义呢?

快拥抱艺术吧。也许我们中的大多数都无法成为艺术家,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去触碰它、靠近它、了解它。我们也许终其一生都无法了解艺术的奥秘,但我们却可以用一颗最虔诚的心去感受它,让艺术的感动,在我们的心底永久地流动。

今天,笔者战战兢兢写下这本书,书中没有晦涩艰深的理论,没有枯燥乏味的说教,只是想和你分享这些精彩的故事,为你的生活增添些许的浪漫与色彩,让你生命体会多一些的深度与质感。

走近艺术,走近艺术学的100个故事,你将看到别样的人生,你将感受到心灵的完美,你将惊叹生命也可以化作一首诗。相信我,也许这本书,能改变你的一生。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9 0:17: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