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作者从青海、海南的实证研究入手,测量并研究了不同群体游客的知识、意识与行为间的差异和接受干预的基本特征,从而提出了游客教育的价值动力模型,并对旅游地利益相关者参与游客教育的拉动力、推动力和依存度进行了定量测算,进而又在资金、法律、政策等层面研究了构建教育干预综合保障体系的诸多侧面,最后为在全国开展游客素质干预提供了积极而可行的建议。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生态旅游地游客教育干预研究/旅游理论与实践前沿学术文库 |
分类 | 经济金融-管理-旅游管理 |
作者 | 文首文 |
出版社 | 中国旅游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本书作者从青海、海南的实证研究入手,测量并研究了不同群体游客的知识、意识与行为间的差异和接受干预的基本特征,从而提出了游客教育的价值动力模型,并对旅游地利益相关者参与游客教育的拉动力、推动力和依存度进行了定量测算,进而又在资金、法律、政策等层面研究了构建教育干预综合保障体系的诸多侧面,最后为在全国开展游客素质干预提供了积极而可行的建议。 内容推荐 目前,如何使用生态教育这种柔性手段来减缓游憩冲击是旅游地生态修复领域的一个富有挑战力的议题。本书的主要成果是,通过游客教育干预实验、利益相关者游客教育价值认知测试、游客教育水平评估测试等三项实验,探索游客教育的动力学过程与动力学机理,量度游客教育与生态旅游系统各要素的共生关系;测算游客生态知识、态度与行为之间的关联度,研究教育干预改变游客知信行、减缓游憩冲击的成效。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游客教育综合保障体系的主要内容与途径。 目录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标 1.3 研究意义 2 国内外研究进展 2.1 相关概念的研究辨析 2.2 游客教育的起因及其研究历史 2.3 生态旅游地游客教育内容研究进展 2.4 生态旅游地游客教育模式与技术研究进展 3 理论假设 3.1 在游客教育问题上各利益相关者之间存在着共生关系 3.2 游客认知水平与旅游行为有显著关系 3.3 教育干预与游客知行统一有显著关系 4 实验方法与教育设计 4.1 总体构思 4.2 实验对象的界定和选择 4.3 游客教育内容设计 4.4 游客教育方式设计 4.5 干预实验中的测量工具设计 4.6 实验质量的控制 5 生态旅游地游客教育干预测试 5.1 基线调查的基本特征 5.2 研究对象的干预结果 6 生态旅游地游客教育的动力学测试 6.1 游客教育对生态旅游系统的价值贡献规律 6.2 游客教育与生态旅游系统各要素的共生关系检验 6.3 生态旅游地利益相关者基于游客教育的共生关系重建 7 生态旅游地游客教育水平评估 7.1 生态旅游地游客教育水平评估的必要性 7.2 指标体系的构建与计算方法 7.3 实例研究 8 政府主导下的游客教育综合保障体系 8.1 政府干预游客教育综合保障体系的原因分析 8.2 政府干预生态旅游地游客教育的理论探讨 8.3 政府主导下的游客教育保障体系内容与形式 9 研究结论与展望 9.1 研究结论及主要成果 9.2 本研究的局限性 9.3 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游客生态旅游知识、态度、行为测量问卷 附录B 教育服务满意度调查问卷 附录C 旅游地利益相关者调查问卷 附录D 反映H市各利益群体基于游客教育的直接依存关系的经济参数 后记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