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届大会共收到了来自中国大陆、中国香港、中国台湾、日本、韩国、伊朗等国家和地区的论文共五十余篇。这些论文或以全球的眼光、东方的视角、比较的方法考察亚洲儿童文学的历史、现状以及不同文化背景下儿童文学之间的传播与相互影响,或以一国、一个地区的儿童文学创作、研究的发展为对象进行梳理和勾勒;或聚集于专题性的理论探讨,或侧重特定文体的美学思考……
值得一提的是,本届会议论文集还收入了来自西亚的伊朗学者的学术论文。我希望这将是一个积极的信号和机缘——亚洲儿童文学大家庭的成员们,将会越来越多地加入到我们共同的思考和聚会中来。
关爱儿童的成长,守护童年的梦想,以儿童文学的名义,以亚洲的名义,让我们携手努力,在地球的这一边,共同创造更加明亮、多姿、和谐的未来。
序
第一编 东方的视角
中国儿童文学精神:批评与构想
——一只翅膀的盘旋
评价儿童文学,东方可否有自己独立的标准?
全球化的战争儿童文学
——以若松美辉江《夏天的诺言》为例
东方魔幻:全球化与本土突围
从20世纪90年代后日本儿童文学的流派看“亚洲魔幻”的可能性
第二编 描述与思考
珍惜才情
面对浅阅读时代
一儿童文学应有的观察与觉悟
近点和远点
感动今天的孩子容易吗
当代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思潮与诗学内涵
大众传媒和儿童文学存在论上的危机
应用时代里中国原创儿童文学的重要课题
关于消费文化语境下儿童文学发展的几点思考
论中国儿童文学写作客体的禁忌问题
韩国儿童文学理论研究的现状与课题
伊朗现代儿童文学与童年观的历史研究
——咿朗儿童文学史项目(HCLI)与伊朗儿童文学史研究所(IRHCH)
论现代性视域中儿童本位的文学话语
童年生态变迁与儿童文学研究
——基于传媒文化视角的考察
“生命本位”之于“儿童本位”的意义
——成人文学的童年书写给予儿童文学的启示
论儿童文学民族性的当下呈现
金融危机下的儿童文学发展与反思
韩国儿童文学体裁研究的现状
——以关于童话和儿童小说之区分的争论为中心
韩国儿童文学创作研究与理论研究的现状及未来
中国儿童文学研究的国际视野与本土化问题
返回始源
——未来世界儿童文学发展的方向
第三编 文体研究
作为综合艺术的童谣集
全球华语热与儿歌的关联
作为一种叙事策略
——新时期儿童视角小说论.
当代中国台湾少年小说呈现的世界图像
少年小说与情意教育的跨学科融合模式探究
韩国创作童话中出现的美学特征
重构乌托邦
——小议现代童话再生产中戏仿手法的运用
中国童话的发展脉络探寻
博客崛起与少儿散文发展
文化翻译与大众阅读
——历史视角中的台湾奇幻文学
从两本中国图画书看东方的美学追求
民族化与现代元素的完美融合:中国图画书创作的可发展方向
——以熊磊熊亮原创图画书为例
韩国图画书中的美学探索
精神分析方法论应用在台湾儿童图画书研究初探
——以徐素霞图画书《妈妈,外面有阳光》为例
幼师生绘本鉴赏能力培养的思考
第四编 出版与传播
儿童文学在当下中国少儿出版业中的特殊地位及其重要意义
中国儿童文化产业的早期实践
——以商务印书馆为例
20世纪初期日中儿童杂志研究
——以《赤鸟》和《儿童世界》为例
媒介转换视域中的《宝葫芦的秘密》
“喜羊羊与灰太狼”现象
——析大众传播背景下儿童文艺的受众跨界
东方美人鱼?《小美人鱼》在华文世界的变身/变声
——翻译与改写研究
伊索寓言接受的多层性
——日本、英国、法国之比较
译介的考量与影响
——西方儿童图画书在《儿童乐园》
日本三大童话巨匠的作品在中国的译介与传播
全球化文化交流和融合背景下的亚洲儿童文学走向
——_从日韩传说故事中的类似故事、创作童话的改编和接受方面探讨
都会区儿童书店展现之儿童文学与流行文化相生相融现象
——以台北诚品信义儿童书店为例
中国台湾推行Bookstart运动之现状
说故事作为儿童读物阅读引导之探讨
——以台湾新庄故事妈妈种子团经验为例
为实现全球文化的交流与融合而播种
让童书在亚洲漂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