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宋氏家族第一人(宋耀如全传)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于醒民//唐继无
出版社 东方出版中心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这是一段与中国近代历史紧密相关的真实的传奇——宋庆龄、宋美龄、宋霭龄、宋子文……他的儿女个个声名赫赫,他的一生却仿佛隐入历史的迷雾般扑朔迷离,他是谁,他有怎样的人生经历,怎样的理想和追求,他又是一位怎样的父亲?打开这本传记,将不仅是在阅读一则个人生命的传奇,更是在浏览一阕由个人生命历程折射出来的中国近代历史的波澜壮阔的画卷。

内容推荐

这是一本中国近代史上的传奇人物宋耀如先生的传记,用生动的笔触全面讲述了他从少年时孤身随叔叔闯荡美国到病逝上海的跌宕起伏的一生。他的一生与中国近代史上许多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紧密相连:他既是个很有商业头脑的实业家,参与和见证了中国早期民族企业的奋斗;又曾是“国父”孙中山的亲密战友和岳父。从国民革命伊始,一直默默支持着他的革命事业;他更是宋氏三姐妹、宋子文等人的父亲,用独特的“宋氏教育方式”培养出了这数位中国近代史上的风云人物。大事件历历在目,大人物纷纷登场……打开这本传记,将不仅是在阅读一则个人生命的传奇,更是在浏览一阕由个人生命历程折射出来的中国近代历史的波澜壮阔的画卷。

目录

小引

第一章 向往

 文昌

 离乡

 波士顿

 追求

 出走

 大浪

 维尔明顿

 达勒姆

 圣三一学院

 纳什维尔

 思乡

 求医

 归国

第二章 忍耐

 海伦娜

 上海滩

 一小群

 斜桥

 外滩公园

 塘桥

 匏隐庐

 年议会

 宝剑

 风雪

 第三章期待

 嘉定

 昆山

 婚礼

 七宝

 太仓

 印书馆

 反洋教

 梅生

 决裂

第四章 开创

 圣经和面粉

 启蒙和征服

 结识孙逸仙

 谋反

 兴中会

 起义

 失败

第五章 坚持

 坚守

 绑架

 瓜分

 重逢

 儿女们

 兴汉会

青年会

 受挫

 拒法拒俄

第六章 革命

 新场

 寄托

 拒美

 同盟会

 重游美国

 奋起

 前夜

 光复

第七章 彷徨

 光明

 潜流

 大总统

 铁路狂想曲

 流亡

 女儿婚事

 希冀

后记

试读章节

这位长得像十七八岁,但实际还不到十四足岁的黄皮肤少年,开始成为美国海岸警备队的水兵,为保卫美利坚合众国的领海、为美利坚合众国的国家利益流汗流血。三十三年后,当美国政府不肯承认以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时,宋耀如气愤地对美国驻沪总领事说:“我为美国流过血。从华盛顿开始,各个国家的革命党都有人到美国去,为美国革命流血。为什么别的国家革命时,你们倒连承认其合法性都吝惜起来了?”在为美国的国家利益服役时,宋耀如确是一名出色的水兵。

“阿尔贝特·加伦汀”号不大,用美国海军术语来说,是一艘“二等缉私巡逻艇”。宋耀如在这艘艇上的正式职务是“船舱侍者”,即勤杂兵。不过,他实际上还兼传令兵和发生战斗时的机动兵。由于他会烹饪,实际上又成了半个炊事兵。这位手脚麻利、性情开朗、待人诚恳的小伙子,很快就成了“阿尔贝特·加伦汀”号上的宠儿,大家亲切地称他为“小炮弹”。

缉私艇上的生活紧张而又危险。“阿尔贝特·加伦汀”号的发动机早已该换,火力装备也亟须更新。而走私贩们则无法无天,甚至敢和缉私艇兵戎相见。可笑的是,“阿尔贝特·加伦汀”号还赶不上一艘走私船的速度和火力。宋耀如把这种海上的缉私生活称为“弹雨赛跑”和“甲板刀枪赛”。在一般情况下,缉私艇要追上走私快船总得在弹雨中拼命行驶一阵才行;而要捉拿到走私贩更非易事,这些人都是使用刀枪的高手,与他们在甲板上拼搏、厮杀,稍有闪失,便危及生命。在这样严酷的环境中,宋耀如学会了许多原先所不会的本领。后来,人们发现他会击剑,拳术也极佳。他笑着解释:“是在美国海军中学会的。”

当他刚学会《大浪,请你把我埋葬》这首海军歌曲时,他差点真的葬身海底。一次在缅因湾的普罗温斯唐附近海域,“阿尔贝特·加伦汀”号追上了一艘大吨位的走私轮船,走私贩头子放火烧船,并与水兵枪战。在肉搏中,宋耀如受伤倒下,跌人海中。不多一会儿,他便耗尽了体力,身体渐渐地下沉。这时,他耳边仿佛响起了不久前刚学会的歌词:

“在炮火中献身,我别无奢望——

上帝保佑我,让我的灵魂升入天堂,

大浪帮助我,把我的躯体深埋海洋。”

艇长艾立克·加布里尔逊上尉急忙跳到海里,把已经失去知觉的查理·宋救上艇。从此,宋耀如的胸前留下了一块像勋章那样大小的伤疤,他的心中又刻上了艾立克·加布里尔逊上尉的救命之情。

加布里尔逊上尉是该艇的权威,当时三十九岁,已有十八年海军生涯的经历。他勇敢善战,忠于职守,热爱美国,心胸开阔,受到上司与下属的普遍尊敬。在艇上,他与宋耀如的关系亲如父子。一次,一名水兵出于嫉妒,用冷拳偷打了宋耀如,恰好被加布里尔逊看到,便当即要宋耀如去打还他。宋却说:“不,上尉,我要同他对打。”加布里尔逊从心底里佩服这个东方小伙子的志气和胆量。打冷拳的水兵要比宋耀如高出一个头,如对打的话,吃亏的会是宋。所以,加布里尔逊再次下令,要宋耀如去揍那个水兵;那个水兵也羞惭地说:“小炮弹,来打一下算了。”

宋耀如坚持要与那个水兵面对面地较量。令人吃惊的是,宋居然在这场较量中取胜,把那水兵踢人海中。这件事发生后,加布里尔逊更喜欢小查理了。那个水兵也不计旧怨,反与宋耀如结成了好朋友,他还教给宋一种编结细绳吊床的手艺。

加布里尔逊送给宋耀如一支小号。音乐天赋极高的宋耀如,无师自通地很快就吹奏娴熟了。他吹的是活塞小号,这是西洋管乐中的音色嘹亮的新秀,19世纪30年代曾在欧洲各宫廷乐队中流行,后来传到新大陆。当时在美国,这一乐器正在走红,爱吹爱听的人相当广泛。它的音色使人感到清新、振奋。每当宋耀如站在甲板上,吹奏这支小号时,加布里尔逊上尉和全体艇上人员都会情不自禁地沉浸在那嘹亮激越的号声中。有一次,宋耀如模仿军号吹出海军陆战队的冲锋号声,走私贩还以为真的是海军陆战队来追捕了呢。

比小号更高亢的是林肯的声音,这声音更吸引他。在埃德加港加布里尔逊上尉的家里,在“阿尔贝特·加伦汀”号上,他继续贪婪地寻找和阅读有关林肯的言论、著述。林肯在以《裂开的房子》为题的演说中所发出的“不能永远容忍半奴隶半自由状态”的呼声,使他的心灵受到强烈的震撼;林肯在《美利坚合众国总统宣言》中发出的黑奴将“永远获得自由”的宣告,使他感到欢欣鼓舞;林肯于1863年11月19日在葛拉斯堡国家烈士公墓落成典礼上强调美利坚“孕育于自由之中”的讲话,使他兴奋、激动,油然而生仿效之心。

他开始把美国内战前的形势和中国当时的现状进行比较。渐渐地,他发现:历史悠久的祖国完全是处于不民主、不自由的半奴隶制社会。在中国,人生来就是不平等的,他认为,这是首先应当改变的。三十一年后,当他的同志和挚友孙中山荣任临时大总统时,他一再督促:首先必须颁布解放中国的奴隶——奴婢的宣言。

林肯是个虔诚的基督教徒,美国的基督教人士称他为“真正贞洁的上帝信徒”。仅此一点,也足以使宋耀如产生要当一名基督教徒的愿望。他曾说,人要有信心,而信心来自信仰;信仰不是空虚的,而是能使人的心灵为之献身的追求欲,是能使人的道德情操、思想言行有所寄托的精神依托物。十恶不赦的歹徒可能自我标榜为虔诚的基督教徒,但决不会有一个坚持真理的基督教徒同意他的自我判断。相反,在《圣经》里没有一句话是教人作恶的,心地善良的基督教徒无论地位贵贱,其上帝信徒的桂冠是不可褫夺的。

对林肯的崇仰使基督教在宋耀如的心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他和加布里尔逊上尉共同钻研宗教。加布里尔逊上尉是个正直的军人,同时也像查理·琼斯老人一样是个虔敬的基督教徒。他们俩或则反复诵读《圣经》,或则热烈讨论教义。缉私艇每到一个港口,他们就立即找有学问的牧师求教。

1880年初,宋耀如终于对加布里尔逊说:“让我皈依基督教吧。对我的祖国来说,她需要牧师去唤醒她的儿女们。退伍后,我要去上神学院,准备回国去当一名牧师。”

在宋耀如立志当牧师以拯救国人的时候,他已经在拯救异国士兵的肉体了。他当了“阿尔贝特·加伦汀”号的小军医。他从艇上的军医那儿学会了不少医术,慢慢当上了军医的义务助手。一个假日,宋耀如和加布里尔逊上尉回埃德加港小憩,正遇上上尉的内侄、八岁的哈里·温彭尼生病,镇上的医生束手无策,倒是宋耀如把他的病治好了。1880年初,艇上的军医被走私贩打死,加布里尔逊上尉就叫查理·宋代理。恰巧,加布里尔逊不久在海上突然发病,又偏遇该艇轮机失灵,一时难以回港。宋耀如居然很快诊断出他的病因,并果断地注射针剂,治愈了上尉的病。加布里尔逊高兴地对他说:“要是你真的当了牧师又当上医生,那肯定是好极了。”

福音、医学、林肯,究竟怎样介绍到中国去?这在1880年春天是宋耀如和加布里尔逊上尉经常讨论的问题。是先让中国人强健起来,还是先使他们皈依上帝,抑或先唤醒他们起来争取自由?加布里尔逊赞成以西方的医学为辅,先使这个古老民族接受福音,然后再与他们议论自由。宋耀如则倾向于三者同时并行。P30-33

后记

在已往治学及与有关人士的接触中,我们了解到不少宋耀如先生的生平事迹。它们像磁石一样吸引着我们,常常使我们激动得彻夜不寐!我们很想把了解到的东西连同自己的感受一起说出来,这可以说是写作本书的最初动机。但这仅仅是萌动的意念而已,因为忙于其他事情,并未着手进行。

可是,真要写一本宋耀如的传记谈何容易!资料的散乱芜杂且不说,更何况其中掺进了不少讹传和谬闻。为此,我们除了广泛查阅国内外各种书刊报纸、档案文件中的有关资料之外,又力所能及地访问了宋家的亲友共一百多人。然后,对获得的材料认真地进行分析研究、考证核实,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案头工作,才算理清了宋耀如一生足迹所至和事业追求的线索。在此,我们特别要感谢那些为本书写作提供了宝贵素材的先生们、女士们,没有他们的热情支持,本书是无法以今天的面貌问世的。

毋庸讳言,我们无意于写一本没有历史价值的纯文学作品。但是,纯纪实体的文字实在不足以表现我们的主人公——他的经历太富于传奇色彩了!

于是,我们决心作一次用文学笔调写纪实性传记的尝试,尽量真实地再现一个奋斗过、挣扎过、追求过、失望过、成功过、失败过、有血有肉、有情有欲的宋氏家族第一人。如果读者认为历史和文学毕竟分属不同领域,二者不可完全合一,因而要求我们必须择其一而认定的话,那么,在文学性意味着可以任意塑造人物和事件的理解下,我们宁可放弃本书对文学的追求而承认其历史的价值。

当然,主观愿望与客观效果常常会有距离,甚至南辕而北辙的事情也并非不可能。在将此书奉献给广大读者之际,我们恳切地希望得到史学工作者和文学工作者的批评指正。

作者

1986年春日于沪上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7 5:5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