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梦回中国古城/国家地理神秘中国/中国第一部实景实拍实地考察的大型历史文化系列丛书
分类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地图
作者 神秘中国创作组
出版社 吉林文史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国家地理·神秘中国》是一套以地域事件为单元散点透视、实地实拍、实证实录的图书,从地理人文风貌,到社会历史心态,有记录,有拍摄,有考察,有论证,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把历史之树的绚丽风采展示给大家。从社会生活的细节上,揭开历史的面纱,看一看神秘中国的精彩。每本书中围绕同一主题生发出的不同故事,就像几片相似的树叶,为中华历史的大树平添几抹生命的绿色。在这里,我们即将看到:秀丽的山川,古老的城镇,尘封的遗迹,神秘的陵寝;我们将接触到:奇石美玉,奇异建筑,珍贵遗产,传奇人物……它们背后的故事,深藏的历史,蕴蓄的文明,让那些渐行渐远的动人往事重新焕发生机,让那些早已离去的作古先人变得生动可感,在这里,每个人都会获得“不一样”的感觉。

本书为该系列丛书之一,主要介绍了中国古城历史。

内容推荐

《国家地理·神秘中国》是一套集结了电视和图书两大强势媒体的力量编辑而成的图书。透过摄像机的镜头,伴随优美平实的文字,穿越于古代与现实之间,历史就不再是龟甲兽骨上凝固不变的抽象字符,也不再是古墓墙壁上褪色剥落的陈旧壁画。更不仅仅是青史古卷中遥远模糊的古老背影。它们鲜活生动。一如我们今日的生活。

目录

天造天府

北纬30度线上的奇迹

三星堆——古蜀文明之光

古都千秋兴亡

天府雄起

轵国古城揭秘

“轵城”源起

轵城英雄聂政的传奇

轵城沁园的故事

天下之中汝南城

周公定天中

颜真卿让“天中山”名扬天下

群星拱北极

中路古道

郴字说郴州

船到郴州止

原上无人更牧羊

莲心深处

古道边城——松潘

茶马互市的悠久历史

松潘马帮的灭顶之灾

话说茶马“今”道

崖州纪事

百年流放地

丝路海港的繁华往事

崖州后学续写辉煌

宋城与地下迷宫

从花纹砖到宋代浮桥

七里镇与赣州古街

古城不淹之谜

试读章节

三星堆——古蜀文明之光

1986年,距成都只有38公里的三星堆,一夜之间成为全世界考古界所瞩目的焦点。三星堆出土的令人叹为观止的绝世珍品,改写了中国的文明史,也给世人留下了许多新的谜团。

三星堆古遗址被称为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它向世界昭示了中国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样,同属中华文明的母体,被誉为“长江文明之源”,具有举世公认的历史、文化、科学价值,它的神秘性、唯一性是众所惊叹的。

历史悠久的三星堆位于成都平原北部的沱江冲积扇上,北临沱江支流湔江(俗称“鸭子河”)。传说玉皇大帝曾从天界撒下了三把土,正落在广汉的湔江边,成为突起于成都大平原上的三座黄土堆,仿佛排成一线的三颗金星,所以被称为“三星堆”。与三星堆隔河相望的是一处高出周围地势的弧形台地——月亮湾。月亮湾曾有一棵高大的马桑树,虬枝怒放,玉树临风,被称为“婆罗树”。每逢月夜,此地别有一种清幽神秘的氛围,是闻名遐迩的汉州八景之——“三星伴月一婆罗”。

现代考古发现的结果证实:这三堆土实际是古蜀国都邑的南城墙,城墙上的两个缺口,是因为年代久远,城瑶剥蚀坍塌而形成的。

三星堆遗址分布范围达12平方公里,是四川境内目前所知一处范围最广、延续时间最长、文化内涵最为丰富的古蜀文化遗址。三星堆遗址的发现纯属偶然,但对三星堆遗址的发掘研究却数十年未曾间断。1929年春天,当地农民燕道诚在宅旁掏水沟时发现了一坑精美的玉石器。这些玉石器以其浓厚的古蜀地域特色引起了世人的广泛关注。以“广汉玉器”之称声名鹊起。1933年,前华西大学美籍教授葛维汉及其助手林名均首次对三星堆进行发掘,其发掘成果得到当时旅居日本的郭沫若先生的高度评价。对三星堆长达七十多年的发掘研究由此起步。

1986年,两处三星堆商代大型祭祀坑的发现,使得上千件稀世之宝重见天日,轰动了全世界考古学界。经多年考古发掘证实,三星堆遗址文化距今4800年到2800年,延续时间约2000年,从新石器时代晚期延续发展至商末周初,曾为古蜀国都邑所在地,其影响之大、价值之高,可以一步跨入“世界文化遗产”行列。三星堆遗址的重大考古发现,揭开了川西平原早期蜀国文明的面纱,将蜀国的历史向前推进了两千多年,填补了中国考古学、青铜文化史、青铜艺术史上的诸多空白,被誉为“世界第九大奇迹”。

然而,三星堆在向世人展示古蜀文明的神秘精深的同时,也留下了很多令人费解的千古之谜——

三星堆文明源自何处?为什么出土的“三星堆人”都是高鼻深目、阔嘴大耳,看起来并不像中国人,他们到底来自哪里?古蜀国的繁荣持续了1500年,而后被卷人历史的洪流,它为何突然消失,最后又归于何处?三星堆出土的大量祭祀器具,明显带有不同的地域特征,出土的珍稀象牙和来自印度洋的海贝,更是令人百思不得其解,难道三星堆还是个各国来朝的宗教圣地吗?古蜀地僻人稀,“不与秦塞通人烟”,是怎样吸收引入了外界的不同文明呢?

古蜀文明展示的奇迹并没有结束,更多的惊喜和疑团在上个世纪接踵而至——

距发现三星堆遗址不到15年,一支开发楼盘的建筑队,在成都市二环路和三环路之间用挖土机撞开了金沙遗址的大门,再一次震动了世界。

发掘中的金沙遗址是四川省继三星堆之后最为重大的考古发现,极有可能是三星堆文明衰亡后在成都地区兴起的又一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古蜀国在商代晚期至西周时期的都邑所在地。

整个金沙遗址分布范围至少有4~5平方公里。遗址的东部“梅苑”东北角区域是宗教仪式活动区;遗址的中南部“兰苑”文化堆积分布区是居住区;遗址的中部“体育公园”文化堆积分布区是居住区和墓地;遗址的北部是进行过两次大规模发掘的黄忠遗址,该遗址主体遗存的时代为商代晚期至西周时期,应是金沙遗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金沙遗址清理和发掘出土的重要文物共两千余件,包括金器四十余件、铜器七百余件、玉器九百余件、石器三百余件、象牙骨器四十余件。此外,还出土了数量众多的象牙和数以万计的陶器、陶片等。

过去史学界认为,成都有两千三百多年的建城史,金沙遗址的发现把成都作为古蜀都邑的历史向前推进了700年!而在3000年前的世界,古蜀文明应该是当时高度发达的文明之一。

三星堆文化和金沙遗址的发现,不仅把巴蜀的古代文化史向前推进了两千多年,还向我们描绘了一幅与公元前五百多年的古巴比伦、古埃及、古罗马同样繁荣昌盛的生动景观,它的文化艺术成就,可谓独树一帜。

古代蜀人是世界上最早开发和使用黄金的古老部族之一。三星堆出土的金杖、金面罩、金鱼、金虎、金璋等黄金器物,展现了古蜀人高超的黄金加工制作技术;金沙遗址出土的金冠带、太阳神鸟金箔饰、金箔蛙形饰、金喇叭形器和金盒等10件金饰器物,风格奇特,图案诡异。在铁器尚未出现的三千多年前,巴蜀大地的先人们却凭借高超的技艺,打造出了如此众多且美轮美奂的饰物。

其中最令人惊叹的是太阳神鸟金箔饰,它的厚度只有0.02厘米,重量却达到了20克,是蜀人在3000年前创造的一件非凡艺术品。太阳神鸟金箔饰形制为圆形,内有镂空图案,外径12.5厘米,内径5.29厘米。圆形金箔上的镂空纹饰,如同一幅均匀对称的剪纸图案,图案可分为内外两层:内层图案中心为一镂空的圆圈,周围有12道等距离分布的弧形旋转芒,呈顺时针排列;外层图案是四只逆向飞行的神鸟,整幅图案看似一个神奇的漩涡,又像是旋转的云气或是光芒四射的太阳。神鸟环绕飞行使人联想起金乌驮日翱翔宇宙。这种太阳和金乌巧妙结合的图案,在四川乃至全国范围内的考古发现中都是独一无二的。它透露了有关古蜀太阳神话传说的宝贵信息,记述了商周时期蜀国盛行的太阳崇拜,为今人了解古代蜀地的精神观念和宗教祭祀活动的真实情况,提供了极为重要的第一手资料。

关于中国远古时代的太阳神话,《山海经》等古籍中有这样的记载,当时天上有十个太阳,它们既有神人合一的特点,又是金乌的化身,是太阳神鸟三足乌。十个太阳每天轮流从东方扶桑神树上升起,化为金乌在宇宙中自东向西飞翔,晚上就停落在西方若木神树上。这实际是古人对太阳东升西落现象的观察和想象。十日神话传说在殷商时期长江上游的古蜀王国中十分盛行,三星堆的考古发现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三星堆的另一重大发现是奇异的青铜神树,它应该是古代蜀人心目中一棵具有复合特征的通天神树。青铜神树通高3.96米,树上九枝,枝上立鸟栖息,树干旁一龙援树而下,生动细腻而弥漫着神秘气息。树的底座象征神山,树干代表连接天地,树上的龙代表沟通天地的交通工具,树上象征生命的鸟,表达着对太阳和生命树的崇拜。它既是十日神话传说中扶桑与若木的象征,又是天地之中建木的写照。分为三层的树枝上栖息的九只神鸟,分明就是“九日居下枝”的情景;而在已断裂的顶部,据推测还应有一只象征“一日居上枝”的神鸟。栖息于青铜神树上的九只神鸟都长着鹰喙与杜鹃的身子——鹰是翱翔长空最为矫健的猛禽,杜鹃是深受蜀国先民喜爱的禽鸟,将它们的特征融合成这种具有复合特征的神鸟,大概就是古代蜀人想象中太阳精魂——日中金乌的形象。

就在同一历史时期,在古埃及、古印度、古希腊和古罗马文明中,都出现了大量树的图腾,这说明古蜀先人所传达的对直达天庭的向往和营造出的充满神秘气息的氛围,与当时世界范围的神学宇宙观和生命观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总的说来,崇拜鸟和崇拜太阳,不仅是古代蜀人精神世界中的主题观念,而且是古蜀各部族的共同信仰。金沙遗址铜立人像头戴的旋转状的奇异冠饰,青铜三鸟纹有领璧形器上绝妙的图像纹饰,都生动地展现了古蜀时代鸟崇拜和太阳崇拜的精神观念,堪称太阳神鸟的千古绝唱。

P16-25

序言

《国家地理·神秘中国》卷首语

一直以来,我们所看到的历史主要是教科书式的,这就是所谓的正史。它像是一棵倒置的大树,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汇集到树干上,后人沿着树干可以窥视到先人生活的各个方面。然而,传统的正史就如一个筛子,它只筛取了人类发展中符合传统历史观的树的枝干和分权,而大量的活生生的、带着鲜活质感的生活细节都被过滤掉了。历史也是有生命的,丧失了这些有活力的细胞,它就蜕变为干瘪的老者。真实的历史就像我们今天的生活,它过于琐碎,过于多变,过于复杂,它的鲜活却难以为正史所再现,这就是历史教科书隐含致命缺陷而缺少阅读魅力的主要原因。科学家说,任何一棵树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这个表述完全适用于人类生活的丰富多彩。这也是我们推出这套《国家地理·神秘中国》的初衷。

这是一套以地域事件为单元散点透视、实地实拍、实证实录的图书,从地理人文风貌,到社会历史心态,有记录,有拍摄,有考察,有论证,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把历史之树的绚丽风采展示给大家。从社会生活的细节上,揭开历史的面纱,看一看神秘中国的精彩。每本书中围绕同一主题生发出的不同故事,就像几片相似的树叶,为中华历史的大树平添几抹生命的绿色。在这里,我们即将看到:秀丽的山川,古老的城镇,尘封的遗迹,神秘的陵寝;我们将接触到:奇石美玉,奇异建筑,珍贵遗产,传奇人物……它们背后的故事,深藏的历史,蕴蓄的文明,让那些渐行渐远的动人往事重新焕发生机,让那些早已离去的作古先人变得生动可感,在这里,每个人都会获得“不一样”的感觉。这完全归功于现实给我们提出的问题:在千年岁月中沉积的历史文化已无需继续正襟危坐地讲解,五千年文明留下的尘封书卷已无法再现真实历史的生动。于是,在进行这项艰巨工作的过程中,我们越来越想让更多即将加入阅读行列的朋友明白,事实是:历史不是龟甲兽骨上凝固不变的抽象字符,也不是古墓墙壁上褪色剥落的陈旧壁画,更不是青史古卷中遥远模糊的古老背影。曾经,它们鲜活生动,一如今日我们的生活。

所以,请卸去沉重,轻装上阵,走进在我们的镜头下被还原的历史,重新经历那些似是而非、被岁月覆盖的往事,感知那些年代久远、却与我们今天的生活隐隐相接的历史轨迹。在图片和文字中的这一次行走,将是一次完全不同的心灵经历。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8:4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