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理人经常要面对这样的难题:下属绩效差怎么办?下属闷声不响怎么办?下属牢骚满腹怎么办?这些管人的难题,要求经理人具有“人际沟通智能”。古人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人际沟通智能”的核心就是强调要以和谐为最高原则来处理各种人际关系。
善用“人际沟通智能”的经理人,能够巧妙地处理管人中的各种难题,在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的同时,提升员工以及企业的绩效。
在中国,管理工作也有其“中国特色”。中国式管理,相对美国式管理、日本式管理而言,具有“以人为主”、“因道结合”、“依理而变”三大特色。这三大特色都是以“人”为中心,“人”是管理的主体,基于人的理念来组合,按照人能接受的道理来应变,所以说中国式管理最合乎人性。
本书锁定中国式管理的三大关键: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束之以法,用“情”、“理”、“法”三大法宝,一一破解管理难题。
本书最大的特点,就是运用了中国人喜闻乐见的三十六计的形式,分为三部分:“以情感人36计”、“以理服人36计”、“以法管人36计”,深入探讨了管理工作中的“情”、“理”、“法”三个话题。
使用“管人三十六计”策略的管理者能够在工作中充分发掘他人最优秀的一面。你将学会如何打开员工的心扉,而不是令人心存戒备、拒入于千里之外。让他们不制造紧张气氛,而是非常善于缓和紧张局面。让他们以身作则,为他人树立了良好的榜样,并能够对那些不善于与人相处的员工产生积极的影响。
管理者的用人之术,既是科学,又是艺术。从现实角度讲,你的员工不可能都是百分百的全才、能者、完人,在工作中,难免会犯错误,而有些往往是不可抗拒因素造成的。这时,管理者应该怎样处理呢?
2.充满热情
激情、热情,不是与生俱来的天赋,它是自我控制的结果。激情、热情,是世界上最廉价的,也是最无价的。
要以情感人,首先必须自己充满热情。没有热情,或者热情的方式不当,别人可能误会你,以为你这个人太冷,连朋友都做不成。不论主管,还是员工,唯有抱着热情工作,才会有突出的业绩。你若不信,来看看一名推销员的人生轨迹。
他成为一名推销员,并非命中注定;他成为一名优秀的推销员,也非命中注定。先前,他从来没想过他会靠推销吃饭;后来,他却因推销而闻名。命运反复,谁能预料。
他本来是一名职业棒球手,效力于甲级球队,月薪很高,体面而滋润。不知何故,有一天老板竟然要解雇他。因为年轻,他一点都不在意。
老板斥责他说:“我们不需要懒惰者,你像一个职业球手吗,你有职业球手的拼搏精神吗?”
“是的!我懒惰!我没有精神!那又怎么样?!”年轻人大声回敬了老板,毫不在乎地离开了球队。
竞争淘汰孬种,苦难使人成熟。他的生活窘迫起来,不得不降低颜面,加入了一个级别很低的球队,月薪基本只够吃饭。他感叹自己是虎落平阳遭犬欺,心中燃不起一点热情。遇有熟人跟他打招呼,对他来说简直是一种折磨。
他徘徊了一个星期,决定离开那鬼地方,去了一个遥远的城市,尽管月薪仍然很低,但没有人认识他,他可以治疗一下心情。
他发誓说:“我一定要重新振作!我一定要重新开始!我才22岁,怎能不生龙活虎!”
激情燃烧起来,情况就大不一样了。他奔驰于赛场,似骏马,像洪流,如子弹。他感觉身体内波涛汹涌,必须奔跑才能释放。力量也大得出奇,投过去的球差点震落队友的手套。他的热情也感染了队友,队友的热情又感染了观众,人们为他们呐喊。
他本人在球场上没有一丝杂念,只想着打球;他浑身是胆,只想着奔跑;他热血沸腾,豪情奔放,只想着胜利。他成了赛场的中心。
那一阵子,他真的感到很自豪,是神奇的精神力量在支撑他,驱赶他,鞭策他,成绩和荣誉也让他感到骄傲。昔日被解雇的球员,今天却成了新星。州报刊登他的照片,记者也来追逐他,在文章里把他叫做“锐气”,说他是“有史以来第一个给不能人级的球队注入了‘灵魂’”。
他自己都没想到,会获得那样的赞誉。后来一提那段日子,他就无限神往。没有热情,能打动谁!
他的月薪很快涨了,比原来的都多,是一大笔钱呵。两年后,月薪竟然涨了4倍,比美国总统的工资都高,那段日子他是多么幸福。
但是,他注定成不了明星。在芝加哥的一场比赛中,在他挥圆右臂,球脱手的一刹那,一阵剧痛穿心而过,他的胳膊骨折了。他简直要哭泣了,因为胳膊就是他的生命。那对他的打击太大了,跟战争中失去一条腿没有差别,好战士宁可战死沙场,也不愿苟延残喘。
但事情已经不可逆转。带着一脸心灰意冷,他回到了费城老家。接下来的日子很艰难。先做了两年收款员,骑着脚踏车,一条街一条街,帮家具厂收款,报酬是1美元一天。没有阳光,也看不到希望。命运无常,谁能预料!
然后他又加入寿险公司,想碰碰运气。干推销,完全是为生活所迫,他只想试一试罢了。8个月后,他准备退出。
后来他回忆说:“那一段日子真折磨人啊,实在是看不到一点希望。开始,他人总鼓动说‘某某某又签下一单,提成多少’,我热血沸腾。他签下一单等于我做一年,干吗还不行动呢?可是,8个月下来,我一单都没有拉到。既然不适合做推销,还待在那里干什么!”
竞争淘汰孬种,苦难使人成熟。
他又开始翻招聘广告,无意中翻到了戴尔·卡耐基先生的成功学讲座。他决定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态度去听听。
第一次进课堂,戴尔·卡耐基先生随手一指,竞要他当场发言。他战战兢兢立起身来,过了老半天,才结结巴巴说出几个字来,还不知道在说什么。
“等一等,先生,请等一等!”卡耐基毫不客气地打断了他,“拿出生气来,年轻人!您这样讲话,哪一个爱听?没有热情,能打动谁?”
戴尔·卡耐基先生就此大谈“热情”话题。讲到激动处,他挥手摔断了一条椅腿,演讲也戛然而止。声音洪亮,感情饱满,目光坚定,意气奔放,余音绕梁,荡气回肠——这就是他对卡耐基的印象。
“没有热情,能打动谁!”那晚他失眠了,反复念叨着那句话。
“‘开谈多含情,话终有余响。’他的热情就是这样的吗?我的热情在哪里呢?快乐时光为什么一去不复返了呢?我的热情消失,我的生命枯萎。我怎么能这样呢?不!决不!我怎能一无所成!”
“现在不奋斗,更待何时?等我老了吗?那怎么行啊!我怎能随波逐流!”
经过一夜的辗转反侧,他决定要改变自己的命运。太阳升起,他又一次听到了婉转的鸟叫。
没有热情,能打动谁!
那天打出的第一个电话,他永生不忘——精神饱满,信心十足,没有任何畏惧。那一次真是速决战,对方立刻答应面谈。会谈时,他热情洋溢,妙语如珠,对方当场就签了单。对方说:“如果我的员工都有您这样的热情,我的生意一定能好10倍。”这就是一个企业主对热情的感受。
从那一天起,他感受到奋斗的乐趣,第一次体会到热情的美好感觉:没有热情,能打动谁!
多年以后,他在给人们演讲时说:
你想像你充满热情,甚至是逼迫自己充满热情,很快地,你就热情饱满、浑身是胆了。这是我的经验,只要你下决心强迫自己有热情,你就一定有热情。
人逢喜事精神爽,蠢人也懂;胜不骄败不馁,全在自己。生而为人的天性,不就是做自己的主人么?看一看你身边的人吧,然后你可以做一个选择:激情飞扬、斗志昂扬、精神焕发,或者是唉声叹气、垂头丧气、蔫头耷脑。
激情、热情,生而为人的要素,是与生俱来的天赋,还是自我控制的结果?激情、热情,那是世界上最廉价的东西,也是最无价的东西。
读那些伟大人物的传记,研究他们奋斗的历程,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做伟人,光靠勤奋是不够的;而要想过富足的生活,只要有热情,孜孜不倦,就一定能做好。
你想自己有热情,你就一定有热情;只要你强迫自己有热情,热情就会来到你身边。
热情使一名落魄失意的球手成为美国最著名的推销员。他的名字叫弗兰克,连卡耐基都赞赏他的成绩。主管充满热情,员工受到感染,也会充满热情,整个企业的精神状态就不一样了。
经验之谈
主管充满热情,员工受到感染,也会充满热情,整个企业的精神状态就不一样了。
P6-9
经理人经常要面对这样的难题:下属绩效差怎么办?下属闷声不响怎么办?下属牢骚满腹怎么办?这些管人的难题,要求经理人具有“人际沟通智能”。古人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人际沟通智能”的核心就是强调要以和谐为最高原则来处理各种人际关系。
善用“人际沟通智能”的经理人,能够巧妙地处理管人中的各种难题,在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的同时,提升员工以及企业的绩效。
在中国,管理工作也有其“中国特色”。中国式管理,相对美国式管理、日本式管理而言,具有“以人为主”、“因道结合”、“依理而变”三大特色。这三大特色都是以“人”为中心,“人”是管理的主体,基于人的理念来组合,按照人能接受的道理来应变,所以说中国式管理最合乎人性。
因此,在中国最有效的管理就是“以情感人”、“以理服人”、“以法管人”。
本书锁定中国式管理的三大关键: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束之以法,用“情”、“理”、“法”三大法宝,一一破解管理难题。
本书最大的特点,就是运用了中国人喜闻乐见的三十六计的形式,分为三部分:“以情感人36计”、“以理服人36计”、“以法管人36计”,深入探讨了管理工作中的“情”、“理”、“法”三个话题。
有些人一直以为中国式领导喜欢顺从的下属,实际上中国式领导并不欣赏完全听话的人。中国式领导最重视的,是“有所从有所不从”的人,也就是“尊重他人意见”却不会盲从的下属。
中国人最讨厌“圆滑”,任何人只要给人一种“滑头”的感觉,便成为别人心目中的“狡猾的人”,注定没有前途可言。常言说得好:“看他那副滑头滑脑的样子,做事一定不牢靠。”
在面对客户、同事、经理以及下属人员时,管理者几乎每天都会遇到这些与人际关系相关的难题。
使用“管人三十六计”策略的管理者能够在工作中充分发掘他人最优秀的一面。你将学会如何打开员工的心扉,而不是令人心存戒备、拒入于千里之外。让他们不制造紧张气氛,而是非常善于缓和紧张局面。让他们以身作则,为他人树立了良好的榜样,并能够对那些不善于与人相处的员工产生积极的影响。
管理者的用人之术,既是科学,又是艺术。从现实角度讲,你的员工不可能都是百分百的全才、能者、完人,在工作中,难免会犯错误,而有些往往是不可抗拒因素造成的。这时,管理者应该怎样处理呢?
人性中有这样一种本质:无论什么时候,都不愿让别人拿出事实证明自己比别人差;同时,被人最大限度地原谅连自己都认识到的错误后会倾心报答。所以,明智的管理者绝不会一味地责备和一笔抹煞,也绝不应当只盯着员工给组织造成的损失,而要进行综合量化,比例核定,重奖轻罚,否则,就有可能犯一叶障目、扼杀人才、重用庸才的错误。因为庸才往往过分谨小慎微,什么事也不做,什么错也没有,只是常常苦心于让管理者开心。
至于那种“只让马儿跑,不让马吃草,马儿快快跑,尽量少吃草”的小市民管理心态,更是科学管理的大忌。因此,管理者不妨多一只眼睛,给你的员工一个倾心报答的机会。当然,平时的管理工作更要加强,以防患未然,减少犯错的几率,用春风化雨的工作方式滋润员工的心田,以情感人,以理服人,以法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