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时代迭变中的文武政要(上下)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吴相湘
出版社 中国工人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吴相湘先生著史论人,有中国传统史学的意味,但其细腻详到,却又远非传统正史所能望其项背,立意正大,叙述平实,史料出处绝对可靠。要想知道民国的人和事,此书不可不读。加之是书所传人物,由于历史原因,长期以来大陆对之知之不多,更是弥足珍贵。

内容推荐

吴相湘先生是台湾民国史人家,他在本书中所写五十位人物的传记,既是研究著作,也是通俗读物,较大传为小,较小传为大,一编在手,可以尽览民国史上叱咤风云的主要文武角色,既可知史,又可知人。

目录

推荐序

上册

 袁世凯

 岑春煊

 吴稚晖

 林森

 徐谦

 许世英

 古应芬

 黄兴

 居正

 张静江

 陈炯明

 于右任

 李根源

 石瑛

 黄郛

 陈光甫

 程潜

 宋教仁

 何成溶

 沈鸿烈

 蔡锷

 李烈钧

 张之江

 汪精卫

下册

 江亢虎

 杨森

 蒋作宾

 吴忠信

 朱执信

 覃振

 杨杰

 徐永昌

 张群

 何应钦

 唐生智

 戴季陶

 孙科

 陈果夫

 王艽生

 刘文岛

 熊式辉

 左舜生

 薛岳

 张道藩

 陈诚

 程天放

 汤恩伯

 陶希圣

 张厉生

 黄少谷

试读章节

二十六日,见张季直(贡生,名謇)共谈。张曰:“海参崴去此一千二百里否?珲春似少远,然否?”我指案上东舆曰:“何不取考。”张曰:“不全。贵国关北财赋未尝输京,其非重赋可知,边民何苦日越俄境?”我曰:“财赋之本不输京,即我祖宗朝募民奠边之盛德远规也,挽近武卒不知抚民保境,王化又难远覃,诚极寒心。”张曰:“贵国千言万语,引用人才方能有为,家世之弊最当先破!今日国小民贫介于俄日,非有人才何以自强?深为远虑。拘泥古书,自不通时措;专事洋务,亦触戾人情;此中斟酌实难其人。前日贵国王破格求才,阁下藻鉴亦多有可荐者否?……”我曰:“万国公法未书有不战而便给兵费者,吴大帅马观察何不一争于花房乎?且其数何其夥多也?”张曰:“阁下所见极明,熟看公法者只知有例中照据,未晓无例可勿论;花房此次张大声势即恐喝之伎俩耳,马眉叔未免有错,大帅追谓其不然,已函告中朝说此邦不堪重累;眉叔亦少变其说,劝花房减之;愚见当初只十万为可。”我曰:“不给则已,给则十万似少。”张曰:“今已诺五十万,乃觉十万为少,如大副官不怕恐喝,持重而发,又急先捕其杀使之仇,则何至如是夥多?所给瘗资亦不过各人三四百金恤赏足矣;事已有绪无益遂悔,然眉叔劝花房可减十万亦足少纾民困否?”我曰:“黄遵宪朝鲜策略曾读过否?其人何如?”张曰:“曾览悉,大意固好,亦闻其人有志时务者,其素行不知耳。结日本云云以其身在该国,议论虽不能不如此,亦有未可尽信者。贵国交邻之道如事鬼神可敬而不可亲也,但不激变生事可矣。”

二十八日,我曰:“闻大帅以敝邦军民尚未集安,揭榜无效,日夜贻恼寝食不暇云,弟心正不安,且未尽谙敝邦俗习,徒为无益之忧耳。敝邦民俗凡事在上者劝之则不从,禁之则愈犯,若自大阵任其惊动,示不介意,则还可不日息定;若屡屡榜谕劝其集安,则其疑愈滋,无异扬汤止沸,请代白大帅宽心勿过虑,徐观几日,更思道理,恐好?”袁曰:“已稔知有日,然大帅生平在心之事终身莫解,阁下厚意当为代白,或可冰释。我前晤云养(金允植号)劝其急于练兵以制全局,以慑外侮,而竟归淡漠,如何可也?何不趁我军在此择选精卒由我军训练几日,再授以自统,原非大难事,何不先试练一营五百人以观后效。能有劲旅三千人,政可行,侮可悍,然将才不易也。如值中邦一朝有事或恐不暇顾及,何不图自立以为长久之计?”我曰:“下官短见惟望天兵常留。”袁曰:“我士卒恐不能久留,且大帅亦不愿久留,中土之人谁无身家?久居无事,且恐不易支持,如换他人,恐不好与共事耳,大帅实心为民不涉傲诈,此外诸帅如大帅者计不可得,若来此邦纵兵肆兵恐民无噍类;以大帅节制无二,尚有小事滋扰,况他帅乎?……”袁曰:“贵邦产五金、人参、牛皮、丝、麻、材木,得人以理,指日可富,且地多荒芜,宜急种桑,开辟疆土,使民勤劳,练之一年,不难大理;每年能筹数十万银饷,可养精兵三四千,多不过一万,足可使日人永不敢启鲸吞之心;何也?山林险固易守,洋人利于火器而最不利于伏兵也,山林之中多设伏兵不难一举而歼之,泰西诸邦视贵邦甚贫,图之不力,如鸡肋然,食之无味,日人如失利于贵国,泰西必不肯为至小至贫之贵邦而动干戈也;泰西助人攻入者必求利于败者耳,如贵邦何利之有?日人之兵正弱于陆战,我今日所部各军可尽日人所来之多少而杀之,特有所未必耳。各洋可畏者惟俄,他不足虑也。贵邦陆通中邦,只守一面水路,易事也。中邦四面受夷,故患更甚于贵邦耳。大帅对吾辈深诩阁下为忠厚长者,今治饭请阁下。”我见吴曰:“东宫今九龄矣,有出天之孝,六月变后,多有受损,坤殿奉迎还官时日为急,而日昨荷遣兵队护送,中外大小感颂无已。”吴曰:“闻东宫天生聪明,六月变后,孺慕情伤亦大,不失赤子之心。王妃中朝之所休命贵国大小臣工迎之固至敬而有礼。过军营前早饬预备插旗放炮,勇丁在营站队伺候。”

八月初八日,袁曰:“金云养在何处?须以大帅意请来商事,大帅拟今十二日扶病赴津乞归。”我曰:“有何紧故扶病赴津耶?”袁曰:“贵国之事如治疮然,交涉之人挟日本以自重,交涉之人一日不死,则疮不可为也;大帅因此欲见李中堂乞归。”我曰:“闻甚惊叹!请概示破郁。”袁曰:“交涉之人挟日本朝鲜以自重,弟非骂贵邦人,乃骂中朝人耳,中朝无人。”

初十日,我曰:“大阵军情虽严密,诸兄见弟必以雅戏妙谑为遣日接客之资,无一语涉军情者,然弟已默默揣得于不言不问之中者久矣。此次办理事宜未必尽如大帅本来意向,再明径归,恐或未必还也;天下事瞒不得有心人,弟既有心,大兄勿秘。”张曰:“大帅此行盖亦有难言之处,弟以大帅相遇之厚不得不同来往,大约月杪可还,然事亦未定。吾料此间若不内修自强,亟图善后之方,后将复有事故。既与日人通商,顾其势吾不怪引来泰西各邦以制日人要挟;然主和之事亦须斟酌古今较量彼我。此后必马眉叔来,此人有时务才,而心地不光明,乃急迫功名之士,为办理此间必违古而迎时,失众而败事,却不可不慎!且贵邦人必与相投,为其所愚,只借交涉和好邻邦而已,不顾本原,终昧政体,其于内拂人心何事可做,诚为可虑耳。李傅相专喜谈洋务,大帅虽其世好姻亲,而意见不相融洽;眉叔为人能投李相之好者,弟于李相之来,眉叔之去,一一数其迎合之事与我军牵掣之状,昨丁公(汝昌)来乃无不吻合,故弟申劝乞退之意于大帅,此行还否,不可定耳。如贵国有事,李相坐视,必无出师之理,但使眉叔辈误其事机而已,此次之师赖李相不在,张公(树声)得以出力,贵邦人何能知之?此次之师徒为日人捕仇赔款而止,前日大帅论功之时我坚持不受,大帅耻愤几成疾,此行来否不可定,以此为贵邦代筹善后六策,本欲临别相赠,而阵中扰冗,尚未脱稿,若不来,则寻便奉寄阁下。”P6-8

序言

好些伟人读历史都喜欢读人物传记,据说是读历史的快捷门径,一个大人物的传记读下来,他生活的那个时代也就顺带着明白了。还有一层意思,他们不便说。古今中外,史家写传,传主多半有点来头。梁启超说,过去的历史,等于是帝王将相的家谱,其实,外国的历史也好不到哪儿去,怎么有可能有人为不知名的小人物做传呢?即使有,也是偶然的。所以说,喜欢读人物传记的伟人,在他们还不“伟”的时候,无非是有样学样。

虽然说,真的通过学习伟人变成伟人的可能性并不是很大,但一直以来,好些历史的爱好者,的确怀有“不想做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兵”的心愿,如痴如醉地读传记。即使野心不那么大的,通过读传记了解一下别人的生活,尤其是跟自己不一样的大人物的生活,也是一种乐趣,多一点谈资。

民国是一个中国历史上特别特殊的时代,跟这个时代相接的清朝,是一个历史上超级保守,也超级沉寂的朝代。它的文化,连一向仰慕中国的朝鲜和日本都看不起。不仅仅因为异族入主了中原,的确也由于这个朝代了无生气。统治者过于严谨也过于小心的政治高压和文化管制,不惟窒息了文化的创造性,而且连带着把所有的士大夫都管得小心翼翼,唯唯诺诺。像龚自珍说的那样,不仅相无才相,将无才将,市场没有了聪明的商人,连小偷都缺乏才气。

这个乏味的朝代,虽说在西方大规模进入中国之后,已经发生了变化,但真正意义上的“解放”,还是跟民国的到来联系在一起的。民国时代国家很弱,总是挨列强,尤其是日本的欺负。但民国却是一个充满了生机,也充满了色彩的时代。民国的生机和色彩,是民国的人创造的,民国的人,有特别的“范儿”,属于自己的“范儿”,有意思,好玩。

这是一个文化人牛皮哄哄的年代,非常异议可怪之论随处可见,人人见怪不怪,断然没有人会把这些发怪论的人抓进局子,思想改造。总统也好,主席也罢,是不能进大学的,进了大学也没人理。蒋介石做主席的时候,进了一个小小的安徽大学想要摆摆架子,没想到给校长刘文典吃了一个硬硬的钉子。虽然下令撤掉了刘文典,但自家的面子再也找不回来,从此以后,学了乖,不再去大学找不自在。虽说大文化人中海归众多,但古来文人相轻的积习依旧在,互相挖苦,嘲骂,打笔仗,大学和文化机构,明争暗斗也时常会有,但无论牛人还是不牛的人,大多保持了行动的自由,和则干,不和则散,没有人为了权势低三下四。学术争论争得动了手,争完了一起喝酒。那年月,心底坦荡的文化人,还是多。

那也是一个媒体人耸动天下的时代,先后死于政治动荡中的黄远生、邵飘萍、林白水,活着的时候,一支笔,任你总统还是总理,都得掂量掂量。后来的大公报三杰,办报不党不卖,刚果敢言,社论一出,天下景从。甚至算是后辈的范长江、徐铸成,也都有声有色。

民国的企业家,是在乱世打天下,而且打下天下的经营奇才。他们继承了张謇、汤寿潜们的事业,土生土长的卢作孚、王云五、荣氏兄弟和海外归来的陈光甫、范旭东、吴蕴初、侯德榜等一批新式企业家,在几乎没有国家保护的条件下,开创出一条中国民族产业的新路。

甚至,连民国的武人,江湖人物,都各具特色。有的骄横,有的谦恭,有的快意恩仇,有的阴险狡诈,有的老谋深算,有的鲁莽裂灭。但个个都个性鲜明,你就是你,他就是他。不许美术学校用人体模特的孙传芳,待人接物,极其绅士,他治下的江南父老,对他个个称道。满口五常八德的吴佩孚,偏偏要声援五四学生。执意复辟清朝的张勋,对他的家乡人,好得不得了。满嘴粗话的张作霖,进了他拿钱办的学堂见先生,却一个劲儿地鞠躬作揖。用水龙头给部下洗礼的冯玉祥,掌兵十万,自己却总是穿着士兵的粗布衣裳。连帮会中人,也有杜月笙和范哈儿这样的可人,令学商各界翘楚,称道不已。国学大师章太炎对总统和主席都不放在眼里,偏偏要给杜月笙的家谱作序。

给民国人物做传,是一件快意事,也是一件苦差事。台湾著名史学家吴相湘,本为湘人,产生巨商之家,但却雅好历史。当然,在他那个民国年月,史学原是显学。吴相湘1933年入北大历史系,得陈受颐、孟森、胡适、傅斯年和陈垣诸大师的亲灸,尤其得治清史的孟森先生的真传。当日就是北大的高材生,留校服务不久,进入中研院史语所,为新生代史学家中的翘楚。到台湾后,著述甚丰,对晚清和民国史贡献尤著。其中,《民国百人传》是他着力甚多的一部人物传记合集,此番中国工人出版社出版的《时代迭变中的文武政要》,就是是书的一至四册(共五册)。

吴相湘先生著史论人,有中国传统史学的意味,每个传记,大抵跟二十四史上的人物传一样,一上来就是某某人,字甚,号甚,何方人氏云云,但其细腻详到,却又远非传统正史所能望其项背,立意正大,叙述平实,史料出处绝对可靠。要想知道民国的人和事,此书不可不读。加之是书所传人物,由于历史原因,长期以来大陆对之知之不多,更是弥足珍贵。

唯一的缺憾是,吴相湘立意太正,涉及人物,多数野史笔记的奇闻轶事都阙而不录,正虽正矣,但未免少了一点趣味。其实,野史稗闻,经过辨析,也未必一无可取。同时,个别传主因为各种原因,在细节处理上,用了曲笔。诚然,吴相湘写作的时代,对他而言,民国尚在,有的传主本人还活着,即使传主已逝,但人家的家人还在,下笔之难,非我辈所能体味,不录野史,偶有曲笔,也许是一种不得已吧。

2010年10月10日于京北清林苑

书评(媒体评论)

吴相湘先生是台湾民国史人家,他在本书中所写五十位人物的传记,既是研究著作,也是通俗读物,较大传为小,较小传为大,一编在手,可以尽览民国史上叱咤风云的主要文武角色,既可知史,又可知人。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研究员 杨天石

吴相湘先生著史论人,有中国传统史学的意味,但其细腻详到,却又远非传统正史所能望其项背,立意正大,叙述平实,史料出处绝对可靠。要想知道民国的人和事,此书不可不读。加之是书所传人物,由于历史原因,长期以来大陆对之知之不多,更是弥足珍贵。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张鸣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4 8:3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