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内容涉及汉语语用学、修辞学、文学语言和语言习得等方面,总体质量是相当高的,反映出作者具有敏锐的学术眼光和较高的理论素养。作者比较熟悉国内外语用学的研究兴趣,比较熟悉语用学和语言习得方面的理论,并能够结合汉语实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内容平实而能显示出一定的理论深度。修辞和文学语言部分能够跳出传统的窠臼,从新的角度,使用一些新的理论方法来诠释汉语修辞和文学语言现象。
序
语用篇
“好不A”诸现象的语义语用考察
动宾式动词规范问题的深层理据
间接性偏正结构诸现象的语义语用考察
从语言系统本身看网络语言的规范
“吃+N”结构的形成机制及语义关系
谈多音包孕异体字的整理
The Procedure Meaning of the Chinese Coniunction DANSHI/DAN
修辞篇
论古今汉语词类活用的不同本质
词义比喻引申的语言心理基础分析
言语行为下的比喻观
论潜喻
修辞学理论的现代化进程
再谈修辞学的语言学性质
“了”的一种超常用法
文学语言篇
诗歌语体的言语行为解释
诗歌语体的隐性语义变异
论诗行的语体定位作用
从何立伟的语言实验看文学语言的可变性
语言习得篇
儿童早期词汇—语义系统的形成与发展
从“给”字句的习得看母语习得与语法化的关系
普通话早期儿童趋向动词习得个案研究
翻译篇
语言、指称和真理
言语输入特性和儿童早期语言处理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