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震撼(北京师范大学抗震救灾文艺作品集)
分类
作者 刘川生
出版社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这是一段怎样不堪回首的日子啊:撕心裂肺,痛彻周身。是啊,面对这场令人震惊的巨大灾难,每一个中国人都无法抑止住眼中的热泪——为那些在废墟下苦苦挣扎的生命,为那些为拯救生命而奋不顾身的勇士,更为那些以自己的死而换来他人的生的高尚灵魂。本书歌颂教师、军人、英雄的无私;哀悼苍茫大地、逝去的生命;感悟心灵的澄清,收录因地震而生的感人文学作品,真实再现这一铭心刻骨的中华民族史上的一页。

内容推荐

《震撼》真实展现了在这次灾难中折射出的人间大爱与人性光辉,再次证明了在国家危难时刻民族团结的伟大力量,真切表现了全国各族人民对在汶川大地震中遇难同胞的无限哀悼。这本文集汇集了众多因这次灾难自然而生的原创文学作品。这些作品感人肺腑,动容天地,既歌颂了师者大爱,又殇恸了大地生灵,既赞美了英雄无私,亦感悟了生命的奇迹。

目录

歌·国家·多难所以兴邦

 中国早就变化了

 挽起千秋万岁的传统,泪花光芒万丈

 苦难绽放芳华

 寄灾区同胞

 震后的青川,不只有眼泪

 满江红·众志成城

 汶川不眠

 短歌祈愿佑我炎黄

 加油,四川雄起,中国

 水调歌头·赞抗震精神

 中国加油

 明天更辉煌

 满江红·多难兴邦

惊·往事·别梦依稀咒逝川

 大灾之中,朋友诞生一子,闻之悲欣交加(外一首)

 再忆都江堰

 每个女孩都是无泪天使

 你没有

 等待温暖

 忆江南·记四川地震

 汶川震灾有怀

 汶川农历四月初八

 青玉案·遥祝

恸·伤痛·问苍茫大地

 凶手大地(组诗)

 孩子

 哀歌(外一首)

 那一天

 我突然哭了

 地震

 写在特殊的日子里

 自然之殇

 抗震手记(节选)

 命运,抗争

 逝者安息生者珍惜

 活着的大地

 水调歌头·飞絮坠无影

殇·挽歌·料得年年断肠处

 献给汶川的挽歌

 龙门山:断裂带之上的国殇(组诗节选)

 黑暗中,请允许我陪伴

 雏菊

 14时28分的鸣响(外一首)

 古风吊国殇(悼同胞之汶川殁亡兮)

 这一刻,蜡烛都落泪了

 给5·12地震中遇难的孩子(外一首)

 安魂曲

 来生

 逝去的生命安息吧

 我在天上为你们送行

 举国三分祭

 今夜,所有的蜡烛为你点亮

 江城子·惊闻西蜀震八方

颂·师者·大爱无声铸师魂

 高高矗立在地震废墟上的师魂

 巍巍师魂

 悼英雄谭千秋

 老师,别走

 爱心战胜恐慌

 师魂永续

 妈妈,原谅我没能去救您!

 写给北川毕业班的一封信

 倒下了,您还是一座山

赞·英雄·休戚与共九州同

 汶川抗震救灾赞

 致英雄

 为官兵抗震救灾檄

 天佑中华

 我想握住你的手

 我们都是你的亲人啊,孩子

 军医赞

 让我们行动吧(节选)

 你看到了吗

 你在我们的身旁

 永远在一起

 生命是朵不败的花

 清平乐·汶川大地震

 满江红·抗震救灾

悟·生命·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地震一分钟

 生死岸殇落瞬间

 无语

 宝贝

 生命,脆弱外衣下藏着的铿锵

 灾难中的生物(组诗节选)

 来自天堂的短信

 生命总比死亡更坚强

 代替

 另一种语言

 让爱“动”起来

 与爱同行

 蝶恋花·山忽裂兮地欲皱

感·心灵·澄清一洗心

 孩子们给了我们修复生命的力量

 死亡夺走的不过是死亡(节选)

 遥念

 那一刻

 灾难之思(组诗节选)

 顷刻间

 活着

 心在行动

 希望(外一首)

 人性的光辉

 不要离开我

 初夏笔记

 懂得

 你听你听,爱在呼唤

 一起走出黑色的日子

 让所有的奇迹全都属于你

 今夜,不要哭泣

 念奴娇·心手相牵

试读章节

中国早就变化了

余华

2008年5月12日四川地震发生后,《Colors》杂志希望能够表现出一种人道和团结的姿态,为此杂志编辑选择了40张最感人的地震图片,这些图片表达了灾难,也表达了希望;同时邀请居住在世界各地的40位西藏喇嘛为遇难者诵经,对此次灾难表达他们的同情。

《Colors》杂志的良好愿望,将3月中旬的拉萨事件和5月12日的四川地震联系在一起。我心想,这就是西方的视角。虽然拉萨事件和四川地震没有任何关系,可是在西方媒体中的中国形象却决然不同,从拉萨事件对中国的一致批评,到四川地震后对中国的广为赞扬,只有短短的一个多月时间,让很多中国人感到惊讶:西方媒体为何突然变化了?

西方媒体赞扬中国在抗震救灾时的高效和团结,与此同时好像突然意识到中国变化了。《Colors》杂志的编辑也表达这样的意思,在给我的信里说:“对西方人来说,中国人民面对悲剧时非常值得称赞,中国人民团结一心使世界感动。中国有了变化?有的话,是什么变化?”

最近这些日子,经常有西方的记者问我:“中国变化了,你能说说这是为什么?”

我笑了,说:“中国早就变化了。”我告诉西方的记者,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30年了,中国的变化可以说是翻天覆地,是以加速度的方式,越来越快地在变化。这样的变化渗透到了各个方面,不仅是经济体制和社会形态的变化,就是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甚至是情感的表达方式也变化了。所以当要叙述中国的种种变化时,我发现这是一份艰巨的工作,因为叙述可能比阿拉伯的《一千零一夜》还要漫长。

不过我倒是可以说一说中国的集体主义传统,正如人们在此次灾难中所看到的那样,地震发生后,政府官员从上至下迅速行动,十万军警奔赴灾区,还有无法统计人数的志愿者纷纷前往,生产帐篷、简易房和其他救灾物资的工厂加班加点,二十四小时不间断地生产……这样的场景让西方国家吃惊,可是对于中国人来说已经习以为常。一方面这是中国现有体制的特征,另一方面也是中国源远流长的集体主义传统。

中国历史悠久,就是拥有国家的历史也有三千年了。漫长的封建君主制度造就了专制和强权,因此长期以来中国人在社会生活中是没有个人空间的,如果个人想要表达自我诉求,唯一的方式就是投身到集体的运动之中。中国历史上一次又一次的农民起义,一次又一次的改朝换代,就是将个人的诉求汇入到集体的诉求之中。集体主义就是以这样的方式在我们的历史和现实里扎下了根,成为我们的传统,它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以不同的形式出现。在“文革”时期,集体主义是以全民革命的狂热姿态表现出来;改革开放了,集体主义的表现从全民革命突然演变成了全民经商,狂热地追逐起了金钱。

可以这么说,集体主义在很长的历史时期里影响着中国的发展。在“文革”时期,中国在农村大兴水利建设,每一个农民都扛着锄头投身进去,农民的传统观念改变了,他们不再只是考虑自己或者自己村庄的利益,他们知道水利建设是利国利民的大事。“文革”结束后,改革开放开始了,土地重新分配给了农民,这时候每一个农民都享受到了“文革”时期大修水利的好处,农业的发展不再受到过去时代水利瓶颈的困扰,农民迅速地富裕起来。另一个例子是前些年中国的教育体制改革,中国的大学纷纷扩大他们的招生规模,这也是集体主义传统的表现,从而导致了现在大量的大学毕业生失业。今天,中国的经济面临着产业升级,而中国已经拥有了一个富裕的高端劳动力市场,中国完成其产业升级也就成为可能。

我注意到这样一个事实,西方媒体在赞扬中国面对地震灾难时表现出来的集体主义精神,也惊讶中国的网络和媒体的开放,尤其是个人博客的自由,可以任意批评中国的政府部门。我想,西方媒体开始注意到中国个人主义的兴起,中国的集体主义传统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受到了个人主义的挑战,社会形态的改变促使了人生目标的改变,从而带来个人欲望的无限膨胀。今天的中国,个人在社会生活中享有的空间和自由,是西方人难以想象的。比如西方媒体关注的博客,一个人可以在自己的博客上随意诽谤别人,并且不用担心因此承担法律责任。此次地震发生时,有一位正在上课的教师丢下学生,拔腿就跑,并且通过博客宣扬自己的逃跑思想和以自我为中心的人生态度,此人一夜成名,引发了中国媒体和网络的狂热讨论,他遭受到了洪水般的批评,当然也有表示理解和支持他的声音。

其实这样的自由早就存在了,作为一个中国作家我有着戏剧性的感受,20年前我在中国接受采访时可以胡说八道,因为报纸在发表采访时要经过严格的审查,我胡说的话不可能获得发表的机会;可是到了十年前,我不敢胡说了,必须小心说话,因为我说什么,报纸就会发表什么;现在,我从来没有说过的话,报纸也以我说话的名义发表了。就在我觉得中国的网络和媒体过分自由的时候,西方媒体才刚刚发现它们有了自由,而且是在四川地震的悲剧发生后发现的,我心想如果四川地震没有发生,那么西方媒体的这个发现是否会推迟?

P3-5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 14:3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