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
世界经济的特点是日益增长的全球化,通过全球贸易和金融流动,全球化促进了全球经济一体化;通过信息、文化和技术的转移,全球化促进了知识一体化(Najam等2007)。随着复杂的跨国相互作用日益增多和非国家角色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管理也变得全球化了。在全球管理事务中,跨国公司开始成为有影响力的经济角色,而在过去,国际管理的主角都是各国政府。虽然世界各国政府“统治世界”,但跨国公司则通过像世界经济论坛(World Economic Forum)这样的聚会和像多边投资协议(Multilateral Agreement on Investment)这样的多边磋商场合,已经公开走向全球政治舞台(De Grauwe和Camerman 2003,Graham 2000)。互联网等技术和通讯的进步,也加强了个人和组织作为全球化世界主要参与者的作用(Friedman 2005)。
全球化给人们同时带来了更多恐惧和希望。一些人认为,日益增长的相互依赖有利于合作、和平及解决共同问题(Bhagwati 2004,Birdsall和Lawrence 1999,Russett和Oneal 2001)。经济一体化可能提供像更高生产率这样的益处。商品和服务交换也有助于思想和知识的交换。与相对封闭的经济体相比,一个相对开放的经济体能更好地学习和采用国外最先进的技术(coe和Helpman 1995,Keller 2002)。然而,另外一些人则认为,日益加强的经济相互依赖性具有破坏稳定的作用。他们表示,各国快速流入和流出的投资,导致失去工作机会、增加不平等、更低工资(Haass和Litan 1998)和破坏环境等问题。他们认为,全球化是剥削,并给全球合作与公平带来更阴暗的未来(Falk 2000,Korten 2001,Mittelman 2000)。
环境和全球化在本质上是密切联系的。贸易全球化已经促进了包括五种最重要的淡水生物物种[斑马贝(Dressena polymorpba)、日氏斑纹贻贝(D.bugensis)、河蚬(Corbicula fluminea)、江蚬(C.fluminalis)和河壳菜蛤(Limoperna fortunei)]在内的外来物种的传播。在过去20年,斑马贝已经传播到北美各个角落,产生重大的生态和经济影响。斑马贝的入侵与美国、加拿大和前苏联小麦海运的急剧增加有很大关系(Karatayev等2007)。在全球化世界里,与环境保护有关的重要决策可能更多地是公司管理和市场作用的结果,而不是国家层面的政治因素的作用结果。由于害怕跨国公司搬走,一些国家可能不愿意执行严格的环境法律。然而,人们常常忘记,环境本身也影响着全球化。自然资源是全球经济增长和贸易的动力。全球气候变化等环境危机的解决方案,需要协调一致的全球行动和更加全球化的管理(Najam等2007)。
贸易
由于更低的运输和通信成本、贸易自由化及《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orth American Free Trade Agreement)等多边贸易协议,世界贸易在过去20年持续增长。1990—2003年,全球商品贸易量从占全球国内生产总值的32.5%增加到41.5%。不同区域间的贸易存在差异。东北亚的商品贸易量从占该区域国内生产总值的47%增长到70.5%,高科技产品出口从占制造业出口总量的16%增长到33%。作为对比,西亚和非洲北部商品贸易额从占该地区国内生产总值的46.6%增长到50.4%。2002年,这两个地区的高科技产品出口额仅占制造业出口总量的2%(World Bank 2005)。1990年以来,最不发达国家(least developed countries,LDC)已经增加了它们在世界商品贸易中的份额,但在2004年,它们仍然仅占世界出口总量的0.6%和世界进口总量的0.8%(WTO 2006)。
随着全球化进程,环境与贸易存在双向联系。商品流动增加和全球生产网络的扩展导致运输量增加。在当代经济中,运输业现在成为最具活力的行业,并产生重大环境影响(Button和Nijkamp 2004)(见第2章和第6章)。贸易本身也对环境施加压力。例如,国际粮食价格升高可能增加农业利润,并导致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将农田扩展到森林地带(专栏1.11)。蒙古野生动物交易每年价值1亿美元,导致赛加羚羊(saiga antelope)等物种数量的急剧减少(World Bank和WCS 2006)。在有市场或干预失效时,国际贸易可能会间接加剧环境问题。例如,渔业生产补贴可能推动过度捕捞(OECD1994)。在国家层面,自然灾害引发的物质损害也会影响贸易,导致出口下降。体现这种关系的一个典型例子是2005年发生在墨西哥湾的飓风给炼油厂造成的损害。墨西哥湾的石油产量占世界原油供应量的2%,在卡特里娜飓风过后,墨西哥湾的石油产量下降,导致每桶原油的价格飙升到70美元以上(WTO 2006)。
贸易也可能对环境产生有利影响。对于自由贸易是否能把收入提高到这样一种程度,以至于环境保护成为当务之急,关于这点,人们一直有非常激烈的争论(Gallagher 2004)。2002年在约翰内斯堡举行的可持续发展首脑会议上,各国承诺为环境产品和服务拓展市场。对保护环境的商品的贸易自由化可能有助于刺激和催生致力于改善环境的产业(OECD 2005)。消费者的喜好能影响生产标准,我们可以利用这点来改善环境。2006年,在欧洲绿色和平运动的推动下,一家大型粮食批发商暂时中止购买产自亚马逊地区毁林开荒农田的大豆(Cargill 2006,Greenpeae 2006)。P2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