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内容分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产权概念、产权功能、产权组合所有制,以及产权选选择的原则和产权制度的概念等;第二部分对新时期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推进以来所产生的生态、经济和社会发展成效进行了比较深入的评价;重点就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对林农收入和县级败政性收入的影响程度和影响机制进行了专题研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第三部分就建立支持集体林业发展的公共财政制度问题,林木采伐管理问题,林地林木流转规范问题,完善林业投融资政策问题,健全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问题以及建立森林保险制度问题进行了比较系统的探索,提出政策建议。
本书内容分三大部分。第一部分(第1章)介绍产权概念、产权功能、产权组合所有制,以及产权选选择的原则和产权制度的概念,阐述制度和制度功能,制度变迁的动力机制,分析森林资源特征,森林资源产权的一般特征,特殊性和复杂性,第二部分(第2~5章)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历次林权制度变迁及其动因,从宏观层面上对林权制度变迁的绩效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价,对新时期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推进以来所产生的生态、经济和社会发展成效进行了比较深入的评价;重点就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对林农收入和县级败政性收入的影响程度和影响机制进行了专题研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第三部分(第6~11章)就建立支持集体林业发展的公共财政制度问题,林木采伐管理问题,林地林木流转规范问题,完善林业投融资政策问题,健全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问题以及建立森林保险制度问题进行了比较系统的探索,提出了具体的政策建议。
本书适合高等院校农林经济管理学,环境科学、林学等专业本科大学生、研究生、教师以及科研院所的有关人员阅读和参考,也可作为各级行政管理部门工作人员的参考用书。
1 产权制度理论与森林产权制度
1.1 产权理论
1.2 制度及制度变迁理论
1.3 森林资源产权理论
2 中国集体林权制度历史变迁与绩效评述
2.1 集体林权的制度变迁
2.2 林业产权制度变迁动因分析
2.3 集体林业产权变迁的绩效评价
2.4 对集体林权历史变迁的整体评述
2.5 研究展望
3 新时期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及整体绩效评价
3.1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背景和进展情况
3.2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初期阶段的政策探索
3.3 初期林权制度改革宏观绩效分析
3.4 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3.5 进一步完善林权改革政策体系的建议
4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对林农收入影响评价
4.1 评价背景和评价依据
4.2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政策绩效评价
4.3 问题讨论与政策建议
5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对县级财政性收入影响评价
5.1 江西省集体林权改革的财政政策措施
5.2 集体林权改革对公共收入的影响分析
5.3 集体林权改革对县级财政收入影响评价及政策建议
6 完善集体林木采伐管理机制问题研究
6.1 我国林木采伐管理制度的历史沿革和主要内容
6.2 国外私有森林采伐管理制度及借鉴
6.3 林木采伐管理制度面临的新问题
6.4 完善集体林木采伐管理制度政策建议
7 规范集体林权流转问题研究
7.1 林权流转的理论研究
7.2 集体林权流转主要实践形式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7.3 完善集体林权流转的政策建议
8 建立支持集体林业发展的公共财政制度问题研究
8.1 国内外林业公共财政经济理论研究
8.2 中国林业公共财政投资政策及机制转变
8.3 林业投资规模、结构、营林资金增长及资源绩效
8.4 建立支持集体林业发展的公共财政机制
9 推进集体林业投融资改革问题研究
9.1 我国主要林业信贷扶持政策及评价
9.2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中的林业融资机制研究
9.3 完善集体林权证抵押贷款政策建议
10 集体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问题研究
10.1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过程中的林业社会化服务条件
10.2 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现状
10.3 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0.4 政策建议
11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与林业保险制度问题研究
11.1 发展森林保险的必要性
11.2 我国林业保险发展现状
11.3 国外林业保险发展及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11.4 林业保险制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