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区域概况
1.2.1 区域概况
1.2.2 水文特征
1.2.3 水质现状
1.2.4 污染源与污染排放特征
1.3 本书的主要内容
2 重金属污染特征
2.1 重金属分布特征
2.1.1 样品的采集
2.1.2 样品分析方法
2.1.3 重金属分布特征
2.2 重金属赋存状态
2.2.1 重金属形态测定方法
2.2.2 重金属赋存状态
2.3 重金属影响因素分析和源解析
3 有毒有机物污染特征
3.1 水
3.1.1 样品采集与分析
3.1.2 有毒有机物污染特征
3.2 悬浮颗粒物
3.2.1 样品采集与分析
3.2.2 有毒有机物污染特征
3.3 沉积物
3.3.1 表层沉积物
3.3.2 柱状沉积物
4 水、沙、污染物相互作用机制
4.1 多环芳烃的吸附一解吸规律
4.1.1 样品的采集
4.1.2 样品分析方法
4.1.3 多环芳烃的吸附一解吸规律
4.2 再悬浮过程中PAHs的释放
4.2.1 再悬浮模拟实验
4.2.2 再悬浮对PAHs释放的影响
4.2.3 再悬浮过程中PAHs的释放行为
5 水质模型及其数值模拟.
5.1 水质模型研究进展及模型选取
5.1.1 水质模型的研究进展
5.1.2 长江武汉段水质模拟的特点
5.1.3 水质模型的选取
5.2 EFDC模型原理
5.2.1 EFDC水动力模型原理
5.2.2 EFDC泥沙输移模型原理
5.2.3 EFDC污染物输移模型原理
5.2.4 EFDC定解条件
5.3 EFDC模型的参数率定和模型验证
5.3.1 参数率定
5.3.2 模型验证
5.4 模拟结果分析
5.4.1 水动力学分析
5.4.2 泥沙分析
5.4.3 污染物输移分析
6 生态风险评价
6.1 生态风险评价方法
6.1.1 生态风险评价框架
6.1.2 重金属污染的生态风险评价方法
6.1.3 有毒有机污染物的生态风险评价方法
6.2 重金属的生态风险评价
6.3 有毒有机物生态风险
6.3.1 有机氯农药生态风险评价
6.3.2 多环芳烃生态风险评价
7 主要结论和建议
7.1 主要结论
7.2 建议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