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的十六朝编年体例,精心的卷目选择,切合时代精神,呈现优雅姿态。通俗的现代文表达,浅显的内容叙述,保证阅读顺畅,实现轻松阅读。
以朝代为纲、纪年为目、再现5000年中华历史的重大事件;历代档案实录,正说帝王将相间谋事之度、沉浮之由;犀利、干练的名家点评妙语,一针见血地道破事物背后的玄机。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新资治通鉴(第4册隋唐五代十国公元581年-公元960年) |
分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作者 | 李伯钦 |
出版社 | 黄山书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完整的十六朝编年体例,精心的卷目选择,切合时代精神,呈现优雅姿态。通俗的现代文表达,浅显的内容叙述,保证阅读顺畅,实现轻松阅读。 以朝代为纲、纪年为目、再现5000年中华历史的重大事件;历代档案实录,正说帝王将相间谋事之度、沉浮之由;犀利、干练的名家点评妙语,一针见血地道破事物背后的玄机。 内容推荐 此书秉承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有资于治道”的经世治用精神,并且弥补了北宋以后的史鉴缺失,将三千年盘根错节的无数事件加以耙梳,年经事纬,条分缕析地写出。并“专取关国家盛衰,系生民休戚,善可为法,恶可为戒者”,“发挥精隽,穷探治乱之迹”,以为劝诫今人之用。其对胸怀大志、追求卓越的人来讲,无论奉上驽下,合纵联横,还是兼善天下、独善其身,均有极强的借鉴意义,给人以深刻启迪。 目录 辉煌的奠基者·隋(公元581—618年) 隋文帝(公元581—605年在位) “那罗延”诞生 杨坚晋爵随国公 宣帝去世,杨坚辅政 随国公建立隋朝 独孤皇后 改立杨广为太子 改元仁寿,肇端神化运动 隋炀帝(公元605—608年在位) 隋炀帝开凿运河 李密、瓦岗军开仓分粮 无限江山·唐(公元618—907年) 唐高祖(公元618—627年在位) 李渊醉卧晋阳宫 李渊起兵 李渊称帝 刘文静被杀 魏征归唐 玄武门之变 魏征投太宗 贞观之治 魏征直言敢谏 戴胄抗旨断案 慧眼识马周 长孙皇后去世 文成公主入藏 改立李治为太子 玄奘取得真经回长安 唐高宗(公元605—684年在位) 永徽之治,贞观遗风 武则天立为皇后 武则天开始干政 李义府死于贬任之上 高宗病逝 武曌(公元684—701年在位) 徐敬业讨伐武则天 朝堂立铜匦,密告盛行 来俊臣“请君入瓮” 武则天登基 狄仁杰去世 武则天退位 唐中宗(公元705—710年在位) 韦后乱政 韦后下毒,中宗毙 唐睿宗(公元710-712年在位) 睿宗即位 禅位李隆基 唐玄宗(公元712-755年在位) 开元之治 裴子云智断争牛案 姚崇灭蝗 李林甫为相 杨贵妃入宫 鉴真东渡,至日本 高伯芝被杀 安史之乱 马嵬坡兵变 唐肃宗(公元756-762年在位) 颜杲卿被俘 张巡死守睢阳 李光弼守河阳 肃宗去世 唐代宗(公元762-780年在位) 安史之乱被平定 郭子仪解除吐蕾威胁 唐德宗(公元780~805年在位) 段秀文笏击叛贼 陆贽苦谏 杨炎实行两税法 马燧攻平叛 德宗征收荼税 唐宪宗 (公元806-821年在位) “二王”改革失败 刘禹锡游玄都观 李愬雪夜下蔡州 宪宗迎佛骨 唐文宗 (公元826-841年在位) 甘露之变 唐武宗 (公元841-846年在位) 会昌毁佛 唐宣宗 (公元847-859年在位) 牛李党争结束 韦澳任京兆尹 唐僖宗 (公元873-889年在位) 黄巢进京 唐哀宗 (公元904-907年在位) 唐朝覆亡 混沌暴力的年代·五代十国 (公元907—960年) 后梁 (公元907-923年) 朱温参加黄巢起义军 朱温降唐 霸业背后的贤妻 朱温进封梁王 朱温称帝 朱温被杀 后唐(公元923—936年) 李克用击败黄巢 李克用与朱温结仇 李克用取潞州 刘恭仁任幽州节度使 李罕之袭潞州以降梁 朱温围攻太原 与朱温对峙 李克用去世 李存勖着丧服奇袭潞州 李存勖整顿改革 扫灭刘守光 李存勖建后梁 昏庸治国 刘皇后赶走生父 郭崇韬被冤杀 李存勖被杀 李嗣源即位 开明的改革 李嗣源去世 李从珂一哭得帝位 李扶珂自杀 后晋(公元936-947年) 李从珂逼夏石敬瑭 石敬瑭甘做儿皇帝 石敬瑭病死 石重贵即位 石重贵第一次与契丹交兵 石重贵第二次与契丹交兵 石重责投降,后晋亡 后汉(公元947-950年) 刘知远称帝 隐帝失国 后周(公元951-960年) 郭威平定李守贞叛乱 郭威进开封 郭威称帝 柴荣即位 柴荣病死 吴(公元902-937年) 杨行密入扬州城,自称淮南留后 杨行密被封为吴王 杨行密去世 南唐(公元937-975年) 李昇建南唐 保境安民做仁义之君 李煜即位 南唐覆灭 吴越(公元907-978年) 钱镠击败董昌 钱镠受封吴越王 楚(公元907-951年) 马殷统一湖南各郡 马殷被封楚王 马殷病逝 闽(公元909-945年) 王潮兄弟攻下福州 王潮病卒,王审知即其位 王审知被封为闽王 南汉(公元917-971年) 刘陟建南汉 刘陟病卒 刘继兴王国 前蜀(公元908-925年) 王建护驾 王建占据西川 王建建前蜀 后蜀(公元934~965年) 孟知祥受任成都尹 孟知祥杀东川节度使董璋,得东川地 孟知祥称帝建后蜀 荆南(公元924—963年) 高季兴被封渤海王 高季兴封秦王 北汉(公元951-979年) 刘崇建北汉 北汉亡于北宋 试读章节 “那罗延”诞生 西魏大统七年(公元541年)六月十三,杨坚出生在同州(今陕西大荔)般若寺。杨坚的父亲是云州(今甘肃庆阳)刺史、大都督杨忠。杨忠,史称“美髭髯”,身长七尺八寸,状貌魁伟。武艺绝伦,识量沉深,有将帅之略。杨忠青年时为独孤信帐下将领,随独孤信征战,屡建奇功。公元537年,杨忠与独孤信都被北周太祖宇文泰召回长安,留居帐下。一次,杨忠随从宇文泰在龙门狩猎,一猛兽向宇文泰扑来,杨忠大吼一声,一跃上前,抵挡猛兽,经过殊死格斗,杨忠左手死死挟住猛兽,在猛兽张口伸舌的瞬间,其右手一下子拔掉了猛兽的舌头,太祖大为赞赏。 杨忠曾随独孤信攻克东魏的荆州,后东魏发大军争夺,二人不得已弃城奔梁,深为梁武帝器重。在患难之中,二人成为莫逆之交。几年之后,二人双双逃离南梁,奔还北周。公元562年,杨忠迁大司空,时独孤信已位至晋公,官职始终在杨忠之上。北周以鲜卑人为重,杨忠以汉人身至高位,已属不易;后来杨忠之子杨坚娶独孤信之女,虽说也是门当户对,但杨坚始终敬畏独孤氏三分。 杨坚出生这年杨忠三十五岁。自大统四年(公元538年)与东魏大战洛阳后,总算能过上短短几年相对安定的家庭生活。夫人吕若桃有喜。带给他无限的喜悦和希望。夫妻俩再三合计,决定把孩子送到毗邻的般若寺。一来祈求平安吉祥。当时战事频繁,杨忠说不定哪天就得开赴前线,婴儿也好有个寄托。二来将头胎儿女献于佛前,报答神明的保佑,并祈福于未来。 刚出生的杨坚方脸高额。五官端正。一家人欢天喜地,斟酌着给儿子起了个“坚”字单名,希望他长大后能像父亲一样威武坚毅,卓尔不群。杨坚出生的时候,窗外笼罩在紫金暮霭之中,仿佛神迹!一家人兴奋不已,奔走相告。后来,隋朝内史令李德林写道:“皇帝载诞之始,赤光蒲室,流于户外,上属苍曼。其后三日,紫气充庭,四邻望之,如郁楼观,人物在内,色皆成紫。” 著作郎王劭撰《隋祖起居注》称:“于时赤光照室,流溢户外,紫气充庭,状如楼阁,色染人衣,内外惊异。” 这些传说在隋代广为流传。唐人在编修《隋书》时,也采纳其说。似乎杨坚是应天命而降生人世,注定要位登九五,统一中国,从而给他披上一件金光灿灿的神衣。 相传,杨坚出生那天,有一位法名智仙的尼姑,从山西风尘仆仆赶来,连夜造访杨家。当时,天气异常闷热,杨坚的母亲吕氏打扇驱暑,却将杨坚扇得寒战不已,几致气绝。就在这时,智仙赶到,杨坚转危为安。智仙对杨忠夫妇说道:“此儿所来甚异,不可于俗间处之。”虚惊一场的杨忠便将杨坚托付给智仙,还将自家宅院改作佛寺。过了一段时日,吕氏按捺不住对儿子的思念,悄悄来到智仙房中,将杨坚轻轻抱起,仔细端详。就在这时,杨坚突然头上长角,遍体生鳞,化作一条小龙。吕氏大惊,怀里的婴儿坠落于地。智仙从外间进来,连忙将杨坚抱起,埋怨道:“何因妄触我儿,遂令晚得天下。”从此,杨家人不敢轻易过问儿子的日常生活。 杨坚随智仙在佛寺里度过燃灯诵佛的童年。13岁那年,杨坚已是伟岸少年,“为人龙颜,额上有五注入顶,目光外射,有文在手曰:‘王’”,俨然一副人君仪表。智仙给他取了个与其名字相对应的小名,叫“那罗延”,送他出寺回家,转入太学学习。 杨坚因父亲的荫庇,14岁步人仕途,京师长安的地方长官京兆尹薛善任用他为功曹。功曹是重要的属吏。职司庶务。薛善任用14岁的少年为功曹,完全是看在杨忠的面子上。15岁时,杨坚又因父亲的功勋被授予散骑常侍、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的官衔,封成纪县公,入宫为官。不久又升为大兴郡公。 P2-4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