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提出对外直接投资对缓解国际收支失衡具有可持续作用;结合国情探索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可为对外直接投资战略决策提供理论支持;指出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现状、环境、市场与监管、政策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引用笔者两次较大子样调研的数据及信息,提出了资金均衡模型及政策调整信号、国际经济摩擦函数、对外直接投资乘数、中国居民储蓄与中小民营企业内源性融资状况等研究成果及相关政策建议。
近年全球经济失衡现象日益突出,我国对外贸易规模及外来直接投资位居前列,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持续“双顺差”。面对国内外经济失衡的格局,加大对外直接投资(ODI)力度,将有助于发挥我国外汇储备实力、提高外汇资金效益、调整国际产业战略、支持国内产业升级、缓解“双顺差”压力、促进国内金融市场和宏观经济的平稳运行、顺利实施国家“走出去”战略。
笔者观察与思考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与外汇储备、贸易、内需等方面的关系,做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实证及国际比较,还讨论了一些相关的影响因素,如流动性规模过大与结构性短缺共存、官方外汇与非官方外汇的不同作用、外汇总量的影响、人民币汇率与出口替代的关系、居民储蓄对拉动内需缺乏支持等问题。笔者认为,对这些问题的探讨有助于加深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认识及战略的选择。
本书提出:第一,对外直接投资对缓解国际收支失衡具有可持续作用;第二,结合国情探索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可为对外直接投资战略决策提供理论支持;第三,指出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现状、环境、市场与监管、政策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第四,引用笔者两次较大子样调研的数据及信息,提出了资金均衡模型及政策调整信号、国际经济摩擦函数、对外直接投资乘数、中国居民储蓄与中小民营企业内源性融资状况等研究成果及相关政策建议;第五,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战略选择及配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