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慢品味乐生活(非常葡萄酒经)
分类 科学技术-工业科技-轻工业
作者 吴书仙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中国首位葡萄酒独立酒评人,“酒判官”吴书仙新作。一本献给中国人的葡萄酒书,全面开启葡萄酒文化,“中国式”进程。

葡萄酒的发酵好似男女之间激烈的爱情,干柴遇烈火,而茶的发酵如同激情过后的婚姻,虽然在现实的生活中暴露了各自真实的优点和缺点,却也平和淡泊,相处融洽。

醺而不醉,是一种朦胧、快意、释放自我的感觉,会使我们暂时忘却烦恼、忧愁,忘了一切虚伪的礼法和人情世故。回到自然率真的状态,无所顾忌地畅所欲言……

内容推荐

从内容上看,本书是吴书仙《爱上葡萄酒》、《嫁给葡萄酒》、《恋恋葡萄酒》的延续,写作目的是进一步在中国推广葡萄酒文化。

本书从感官与饮食、葡萄酒与茶、葡萄酒与健康以及葡萄酒审美等层面,分别介绍葡萄酒的饮用和生活知识,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和享用葡萄酒,较为不同的是,本书开始侧重立足中国文化来理解葡萄酒,以期让中国读者能从文化背景与心理上与葡萄酒距离更近,理解更深刻,促使中国形成自己独特的葡萄酒文化。在此基础上,让葡萄酒真正融入中国人的生活习惯,如同茶、白酒等一样,让葡萄酒的享用也越来越普遍。

目录

第1章 感官品味·葡萄酒享用之初

 品·感官

色之辨

嗅觉令人沉迷

曼妙味蕾

零距离的接触

爱“听”音乐的嘴

 评·吃喝

吃喝掉的艺术品

吃喝的意义

从吃喝到品味

象征性的吃喝

 享·抉择

被文化与习惯影响的味觉

主菜法则

各有所爱

评论家的条件

 醉·性情

等你吃饱了,我吃你

感性的男人

食欲与情欲

第2章 借茶为媒·葡萄酒另眼欣赏

 酿造之本

Terrior VS.天、地、人

 酿造四部曲

去梗——只为更高品质

走水——凋萎茶叶晾葡萄

发酵——激情还是温情

浸提——温度里的浪漫舞蹈

 生命熟成

“姜”并不一定越老越辣

生命的历程

被抑制的本能

 茶酒情怀

茶酒“浓”情

岩韵与矿物质气息

异味,不和谐的闯入者

阴阳

 茶VS.葡萄酒

本色

茶香与酒香

茶VS葡萄酒

第3章 饮酒细话·葡萄酒健康养生

 适量·基本原则

忌暴饮·尤忌再狂欢

葡萄酒适量饮用的标准

酒鬼还是酒客

不同人群不同龄,饮酒皆有异

 养体·重要目的

别累倒了肝脏

饮酒共餐保护胃

你知道么,葡萄酒有益于心血管类疾病

喝酒催生高血压?

谁说糖尿病患者一定不能饮酒

酒性影响体质寒热

葡萄酒中珍物——抗氧化物

常饮酒需补维生素

 得当·不可忽略的细节

开胃酒与佐餐酒

猛干害身伤情绪

蕙质兰心,女性借酒传情

喝酒要引不要禁

一天中最适宜的饮酒时间

喝混酒要当心

 搭配·酒与莱的搭档

菜配酒,有讲究

葡萄酒配洋葱,一道特别的组合

第4章 古典审美·葡萄酒的中国风

 古典之美

葡萄酒与古典审美

羊大为美

男女和合为美

《淮南子》三美

 酒至臻境

酒之骨、肉、筋

酒中化境

醺而不醉

餐桌之礼

逸品

第5章 酒中人文·葡萄酒的东西风

 酒风人文

法国派与国际派

富人与葡萄酒

葡萄酒的阶层特征

葡萄酒银行

美酒会的都市文化意义

您需要中国.但中国并不是非您不可

 酒在中国

葡萄酒在中国的符号意义

做东方的赫尔墨斯

葡萄酒与中餐的姻缘

让葡萄酒穿上中国旗袍

酒行业的西崽分子

 勿失本色

少女变妇女

雪茄熏葡萄酒

生酒与熟酒

葡萄酒的干杯

 东西融合

推广葡萄酒如何由表及里

第6章 亲身体验·葡萄酒的生活趣

 风情万种的美酒

冰酒不如贵腐酒

起泡酒——节日的酒

被忽略的德国起泡酒

风华绝伦的白葡萄酒

如何欣赏贵腐酒

超酒

 心仪神往的享受

德国人的酒饕会

西瓜汁加干白葡萄酒——清凉你的夏天

醉意朦胧的蟹秋

京翅坊的夜宴

 你会中意哪一款

铿锵玫瑰——普里尼·蒙哈谢

拉菲——拉飞了

傍名牌

两条腿走路的里奥哈

清丽婉约——夏布丽

柔中带刚的西施佳雅

体验奥比安1958

 生活谐趣

酒沉淀有问题吗

酒被车晃晕了

全球变暖——波尔多会不会成为新世界啊!

英国派还是美国派?

学酒三境界

 闲话他酒

体验轩尼诗的显赫酒

闲话威士尼

丹阳黄酒——封缸酒

第7章 漫话酒乡·跟随葡萄酒去旅符

 梦幻葡萄园——那帕

 美国月之谷——索诺玛

 如诗如画——贝杰哈克

 醇香波尔图

 法兰肯酒乡小镇

 里奥哈的赞美诗

 意大利名园——哥雅

 令人艳羡——奥比安

附录

 主要酿酒葡萄品种名称中英文对照

 意大利葡萄酒专业术语翻译

 主要参考书籍

试读章节

第1章 感官品味·葡萄酒享用之初

品·感官

色之辨

视觉是人体最重要的感官,所感知的主要是光与色彩,人体70%~80%的感知都是通过视觉产生的。视觉的外在器官是眼睛。眼睛历来被认为是心灵的窗户,加上视觉与感知对象保持有一定的距离,所以在所有感官中,眼睛通常被视为高贵而理性的器官。

先入为主的视觉

上帝创造世界的时候,首先给的是光,为了先让人类的眼睛看见。中国有一句俗话叫“看得见,摸得着”,首先也是“看得见”。可见,视觉总是给人先入为主的印象。

在葡萄酒的品尝过程中,人们首先会看葡萄酒的颜色。如果不是盲品,我们事先要看酒标和酒瓶的形状,了解酒的年龄、产区、年份等,接下来才用到嗅觉闻香气,然后用到味觉品味。在这一过程中,视觉带来的印象已经先入为主。视觉总是最先让我们感知事物,形成第一印象。

作为猎人的眼睛

眼睛是非常主动的器官,位于头的上方,让我们总能像猎人一样主动搜寻外面的世界。当我们发现感兴趣的事物时,眼睛就会自动聚焦;而当遇到自己喜欢的人时,眼睛就会像猎手一般注视对方,以含情脉脉的眼神为手段,用眼光整个地含住对方,怎么看也不够似的。在恋人的眼里,我们仿佛一尾鱼游动在大海里,大海是恋人的眼睛,而我们就此被锁住。

视觉与光

有光才有生命体,光是能量。冬天,太阳光晒在我们身上,总能让我们感受到一种舒服的暖意。对于人来讲,有光我们才能看得见一切,这是我们视觉产生作用的基础。

有时爱也是一种光,让人感受爱的幸福和温暖的同时,也充满了视觉感。当一位恋人对他爱的人说“我对你的渴望都可以化成一盏明灯,照在你梦见我的路上……”时,他的爱便是让人眼神明亮、看见前方的视觉源头的光。

我曾写过一首带有相同意思的诗,在此也不禁回想了起来:“我仰卧在新割过的草坪上,你的眼神似五月阳光,满满地洒过来,弥漫我全身,春的暖意开始向心的部位聚集,心底那颗爱的种子便萌芽了……”

视觉与色彩

人的视网膜能感受到三种原色——红、绿、黄,其他颜色反映在色谱上则是经过不同组合而得来的。红葡萄酒之所以呈现为红色,是因为它吸收了其他颜色的光线而排斥红色,惟独红色反射回来的缘故。白葡萄酒的黄色也是如此,白葡萄酒吸收了其他颜色的光,却惟独不吸收黄色。

视觉与距离

视觉离肉眼所感知的对象具有一定的距离,视觉对象从一定距离外投影到视网膜上形成图像。当然,我们听到声音时,振源也可能与耳朵有一定的距离,闻到的气味也寸以是从远处飘来的,这些感官并不需要我们的身体器官与感知对象进行直接的接触。味觉和触觉与感知对象则没有距离,如我们吃喝,舌头与食物接触方能产生知觉同样,触觉也是必须接触才能感知对象的感官,如手的抚摸等。

视觉的距离性为眼睛带来了好名声。举个例子来讲,一位男士在街上看到一位很漂亮的女孩子,非常爱慕,如果他用眼光”抚摸”这位女孩,女孩说不定还会朝他抛个媚眼,而若要用手(触觉)或舌头(味觉)去”抚摸”这位女孩,这就是性骚扰,是犯罪了。当然,它们同样属于欲望。

情绪的投射器

我们平常说人的眼睛会说话,还会说很多关于眼睛的成语,如“眉开眼笑”、“明眸善睐”等,说明眼睛是人的情绪的投射器。人的喜悦、愤怒、悲伤、痛苦等,在眼睛里都能反映出来。

视觉语言

视觉离人的大脑语言中心很近,通常看到某件事物或某个人后,我们可以非常详细地将其描述出来。如品饮一款酒时,我们首先可以直观地说出酒瓶、酒标、杯子形状以及酒的颜色等,甚至洋洋洒洒写一大篇,而嗅觉、味觉、触觉等感受显然无法比拟。

善于调情的眼睛

人们通常讲的出轨是指身体的出轨,其实人首先出轨的应该是眼睛。在中文里,含情脉脉和好色都是眼睛所做的事情,眼睛是用来调情的重要手段,说它最善于调情毫不为过,其次才是产生嗅觉的鼻子和触觉的嘴等。

喜新厌旧的眼睛

我们在一个地方呆久了就想出去旅游,旅游的一个代名词就是观光。顾名思义,旅游观光主要就是为了让我们的眼睛享受各种美景,因为我们的眼睛经常喜新厌旧,对从未见过的新鲜事物会感到新奇和触动,对于熟视无睹的事物则通常兴趣寡淡。在这一点上,我们的嗅觉和味觉则要保守得多。

嗅觉令人沉迷

嗅觉是人类感知气味的感官,其所感知的事物数目仅次于视觉。然而相对于视觉来讲,品尝葡萄酒时嗅觉所能感知的东西更多,因为葡萄酒的颜色变化比不上我们闻到的香气多。

嗅觉对于葡萄酒的确至关重要。为了更好地品味葡萄酒和享受葡萄酒带来的方方面面的乐趣,我们需要了解它的本质和功能。

嗅觉的构造

嗅觉感官包裹在我们的鼻子里面,我们经常讲的用鼻子闻闻,是为了集中精力让嗅觉来感知事物。如闻葡萄酒的气味时,我们会凑近酒杯,然后深吸一口气,以用鼻子感受它不同的香气。

人体鼻腔的黏膜上有很多细细的小绒毛,这些小绒毛连接着接受细胞(专业术语叫嗅觉接纳器)接收气味,再通过神经脉冲将气味发向鼻子上端的嗅觉中心(嗅球),最后通过嗅觉神经输送到大脑的边缘系统(大脑管理嗅觉的区域)。

嗅觉的神经细胞(神经元)通常每个月会更新一次,旧神经细胞如皮肤上的污垢会定期脱落。鼻子上端的嗅觉中心通常呈黄色,而且很湿润。有医学专家认为这个部位黄色越深,嗅觉越是灵敏,狗和猫的这一部位就为深黄色。

P16-19

序言

《慢品味,乐生活——非常葡萄酒经》是我出版的第八本葡萄酒书。此书涉及范围比较广,内涵丰富,终其篇幅,我坚持一个主旨:“援中释西,中西会通”。当贴着西方文明标签的葡萄酒真正进入中国,最好用中国人熟悉的事物来相互参证,这样才能融会贯通。因为只有以互识、互观的角度来看待葡萄酒,方能使其真正融入中国人本土的生活方式和意识形态。

从文化意义上来讲,我在撰写这本书时,以立足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为宗旨,同时有选择地学习和吸收不同国家的葡萄酒文化,以形成我们独有的中国葡萄酒文化。这好比印度的佛教被引入中国后,产生了中国化的禅宗、华严等。我所要会通的不单是欧洲和美国的,还包括其他很多国家和地区的葡萄酒文化,如智利、阿根廷、南非、澳大利亚以及新西兰等。如果能将众多国家富有特色的葡萄酒文化与我国的文化相结合,将会大大丰富中国人的物质和精神生活。葡萄酒从物质上看属于饮食范畴,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要让中国人接受更是要与中国文化结合,才能更容易从心理上被接受。

某些从国外学酒回来的业内人士总觉得,只有照搬法国葡萄酒文化和英国人的酒评,才是地道的葡萄酒文化,而我将外国葡萄酒文化中国化则是不地道、不正宗的。北京大学比较文学教授乐黛云女士曾讲过:“全球经济和科技会逐渐趋同,而这类文化是不可能的。”照此来看,我们可以照搬照学国外最先进的葡萄酒种植和酿造等技术层面的东西,但是涉及文化习俗的葡萄酒品鉴和饮用层面,则不能依葫芦画瓢。若纯粹照搬西方饮食文化,只会拉开葡萄酒与中国人的距离。

此外,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葡萄酒市场潜力巨大。我们自己的葡萄酒本就极少出口,外国葡萄酒要想进入中国,更是应该入乡随俗,与中国文化结合。若一味以西方的文化和习惯甚至西方的语言来中国推销葡萄酒,这种态度恐怕太倨傲了吧?怎能真正得到中国人的认可呢?

不少读者反馈,无论专业人士或业余人士、懂酒的或不懂酒的人,我的书都易懂而且实用,这本书依然如此。也有人说我的书太简单,我不知道他们指的是哪方面,是因为我没有讲更多的西方专业术语或化学名词?在此我要重申,我并不是要教别人种葡萄或酿酒,而是要引导人们对之产生兴趣,从而了解葡萄酒并学会品鉴,以提高大家的生活品质。这正是我撰写葡萄酒系列图书的初衷,也是我一直坚持而不愿改变的特色。当然,我会一步步地深入。当读者对葡萄酒形成了一定的认识,需要了解更多更深的东西时,我会应读者所需出版专业性更强的著作。

本书可以说是《恋恋葡萄酒》的延续,其中谈到了葡萄酒与茶、葡萄酒与健康、葡萄酒与人文等诸多方面的问题。我写作此书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目的,就是想告诉中国读者,虽然文化有所差异,但葡萄酒文化里的很多东西跟我们的关系并不遥远。只要慢慢了解,它就会变得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如同中国茶对中国人的意义一样。

总而言之,通过此书,我想进一步将贴着西方标签的葡萄酒文化渗透进中国人的生活脉络中,使其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饮食习惯中变得必不可少。当然,我个人所做的这点事情只是一个小小的开始,还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以引起些学者的关注。今后,关于葡萄酒的内涵尚有待更多有兴趣的社会学者或其他人士去深入挖掘,特别是自然科学、文学、哲学、人体科学、医学等方面的专业人士。葡萄酒知识与其他学科交叉渗透,才能在中国具有更大范围的影响。

最后感谢上海茶城的林立刚先生和叶汉飞先生,在我撰写此书时,为我泡了无数次的好茶并传授我茶经;同时感谢请我分享美酒的朋友们。

吴书仙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10:3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