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房子换银子
2004年4月,刘关清的工厂破土动工了。随着工程一点一点向前推进,刘关清把以前积累的资产全部投入到了建设中。在施工期间,他非常挑剔,不满意的地方就推倒重来。这样,他的资金投入无形中又加大了,他不得不三天两头跑出去到处借钱。
这一天,刘关清的资金又告急了,他就想把自己家的最后一栋房子抵押出去换回1000多万元贷款。没料到他的话一出口,就遭到了全家人的一致反对。
原来,刘关清家这栋楼上不光住着他自己一家人,还有老父老母及五个弟弟妹妹六家人。以前,作为长子的刘关清是家里的顶梁柱,一大家子人在他的带动下,早早过上了优越的生活。现在,刘关清要把房子抵押出去,连他自己都有些伤感。
但是没有办法,为了把20亿的大项目做好,刘关清觉得自己必须集中力量,闯过所有难关。他把自己的想法耐心地解释给家里人听,家人虽然觉得他是瞎折腾,但最后还是默默同意了他的决定。
在家人的支持下,刘关清把住房抵押出去,拿回了一笔贷款,帮助企业渡过了一道资金难关,但这并没能从根本上解决他所面临的资金难题。当刘关清的一期工程快要封顶时,由于缺乏资金,工程不得不停下来。在一位好朋友的推荐下,他找到了一位名叫肖永坤的机票代销商借钱。这位陌生的肖老板冲着刘关清的朴实能干,爽快地答应借给刘关清600万。
借了肖永坤600万后,刘关情怀着感恩的心情经常到肖总这里走动,彼此的了解就更深了。不久,肖永坤又以自己的公司做担保,帮助刘关清从银行贷到了2500万。这再次加快了刘关清工厂的建设速度。
环保餐盒走俏市场
按照刘关清的规划,他的一期工程建成后将有20条生产线。考虑到资金紧张的问题,刘关清原打算采取边生产边建设的办法,获得一定资金回报后,逐步完善这些生产线。然而,一次巧遇又让刘关清抓住了一个机会。
2006年3月的一天,刘关清到深圳市政府办事。在发改局蔡处长的办公桌上,他看到了一份深圳市第一批循环经济项目推荐名单。在上面,他没有找到自己企业的名字。这下刘关清就着急了,自己做的也是循环经济企业,为什么不能受到推荐呢?他要拉着蔡处长到自己的企业去看一看。
当时,深圳市也是刚刚开始发展循环经济,至于怎么搞,大伙儿心里还没数。到刘关清的企业一看,蔡处长却惊喜地发现,自己在这里找到了活生生的事例。在刘关清刚刚试生产的工厂里,他们运用新一代塑料改性高分子环保材料生产出了高质量的环保餐盒,品种竟然达到1000多种。这些餐盒还可以实现多次回收利用,变成近似工艺品的桌椅板凳等物品。
不久,刘关清的迅宝公司就获得了深圳市第一批循环经济示范项目的称号,企业的影响力不仅扩大了,还获得了有力的资金支持。
有了多方面的资金支持,使刘关清的工厂建设速度比他预想的快得多。2006年10月7日,历时两年,投资4亿多的一期工程终于宣告竣工投产。整个生产采用全封闭式大规模流水线作业,生产的产品在质量和工艺上都达到世界顶尖水平,成为目前国内最大的环保餐具加工厂。
工厂投入运营后,为加快资金回笼,快速拓展市场,刘关清又想出了与邮政合作的办法。第一批他先与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等地的邮局达成了合作协议,同时在自己的企业设置了一个800免费呼叫中心。客户只要拨打他们的800免费电话预订,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等四个城市的邮政部门就像送特快专递一样,在24小时之内把环保餐盒送到客户手中。
这种合作方式既节省了成本,快速扩大了市场,还不用操什么心,刘关清很快就享受到了与邮政合作所带来的实惠。由于资金回笼比较快,今年,他的二期工程马上要动工了。按他估计,20亿的工程全部完工后,年产值可达60亿,如果市场行情好,六七年就可收回全部投资。
P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