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蔬食斋随笔(大厨物语土味)
分类 科学技术-工业科技-轻工业
作者 聂凤乔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你是个饮食讲究者吗?你对自己的饮食健康关注吗?你知道蔬菜有哪些营养和化学成分吗?它们在烹饪加工过程中有什么注意事项呢?……阅读本书,你将对蔬菜烹饪有进一步的认识。

这是不同于同类饮食、烹饪书籍的书,全书以文字呈现,主要介绍了蔬菜的营养、化学成分、烹饪注意事项等内容。语言通俗,内容健康、实用,适合广大健康保健注意者阅读,尤其适合家庭妇女阅读。

内容推荐

蔬食斋是作者书房的雅称。本书是作者关于果蔬的记忆和趣话。内容所涉都是大家所熟悉的萝卜、白菜、辣椒等日常蔬菜,但是作者却能如数家珍将这些佳蔬的营养价值、掌故趣闻写得栩栩如生,读之趣味盎然。

本书作者长达三十余年的烹饪理论研究与实践,被海外学者称为“中国烹饪原料学第一人”,其“蔬食斋随笔”系列曾被日本《圆桌》杂志连载长达五年之久。

本书是作者在《中国中医药报》专栏的结集。文章通俗易懂,饶有嚼味。

目录

自序 我为什么写蔬菜?

萝卜谚(上) 

萝卜谚(中)

萝卜谚(下) 

胡萝卜和胡萝卜素(上)

胡萝卜和胡萝卜素(下)

菠菜辩

黄瓜杂俎

却说丝瓜——还有蛇瓜

锦荔枝·癞葡萄·苦瓜

扁豆的情思

“豆中上品”说豇豆

辣椒的哲理(上)

辣椒的哲理(下)

茄之趣

韭菜的故事

青蒿黄韭试春盘

莼菜行

菱之恋 

地耳谣

发菜和它的传说

“推广食菌!” 

冬虫夏草引

为平菇呜不平

美哉,草菇! 

穿裙子的蘑菇——竹荪

荠菜吟

苦菜赞

一钵藜羹敌八珍

蕨芽珍嫩压春蔬

被疏忽了的香椿头

试读章节

“爱吃萝卜不吃梨”

让我们先从“萝卜赛梨”开始。

萝卜当梨,由来亦久矣。前人有旬日:“咬春萝卜同梨脆。”《摭遗》载:“晋李鄂,立春日命以芦菔、芹芽为春盘相馈贶。”北京立春日,无论贫贱富贵,都啖生萝卜,叫做咬春。其实不光是北京。《直省志书·绛州》中记有“物产萝卜……一种甘脆,略无辛味,生食之可代雪梨”。山东有些地方,新春之际,爱将萝卜竖切成块,放在盘中,和糖果、瓜子一样招待客人。“萝卜赛梨”足见非市贩之夸张,绝不同于相声段子中说的“栗子味儿的倭瓜”。因为萝卜确有其优于梨处,凡吃过“心里美”之类者,当有体会。天津的“沙窝萝卜”,汁多而甜,脆美无滓,掉下地都能跌几瓣,怎能叫人不爱。

萝卜实在是一种价廉物美、最大众化的水果,宋代即已很普遍。《东京梦华录》上的《饮食果子》节中说:“又有卖药或果实萝卜之类,不问酒客买与不买,散与座客,然后得钱,谓之撒暂。如此处处有之。”在冬季它更受欢迎。《植物名实图考》的作者吴其浚有一段冬夜吃萝卜的描写,很生动:

萝卜,天下皆有佳品,而独宜燕蓟。冬飚撼壁,围炉永夜,煤焰烛窗,口鼻炱黑。忽闻门外有卖萝卜赛如梨者,无论贫富髦稚,奔走购之,惟恐其过街越巷也。琼瑶一片,嚼如冰雪,齿鸣未已,众热俱平,当此时曷异醍醐灌顶?

凡是在老北京居住过的人,一定有身临其境之感。这时吃的萝卜,既有解燥热的功效,对煤烟熏燎也有荡涤的作用,所以人们才本能地去追求它。在香港,由内地运去的青萝卜特别好销,人们分析,港地烹饪用的燃料,皆为煤气、石油气或煤油,排出的废气人吸入后会有燥热的感觉,并引致咳嗽,吃萝卜可以除烦祛燥并镇咳。历史上还有个例子,见于李延飞的《延寿书》:李师逃难入石窟中,贼以烟熏之,垂死,摸得萝卜菜一束,嚼汁咽下即苏。这正是萝卜缓解烟熏所致的效果。有人从而引申出萝卜可以急救一氧化碳中毒(煤气中毒),临床证明并无确效,不可轻信,,

杨万里有旬日“芦菔削冰寒脱齿”,方岳有句“莱菔根松镂冰玉”,都是对冬夜吃萝卜的描写。我推荐清人阮葵生《茶余客话》上所记的李安溪的做法,他“每秋冬夜永,饱餐炳炬摊书,断生萝卜寸许者满置大盂,每精诣深思时,辄停笔尝一二寸,尽盂乃就寝”。不一定像他吃的那么多,可是每天晚上吃一点大有裨益。这就是“上床萝卜下床姜”。好处在哪里?另一句谚语说过:“晚吃萝卜早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其道理李杲在《用药发象》中说:“姜能开胃,萝卜消食也。”同指萝卜含的淀粉酶帮助分解淀粉,促进消化的功用。《奇效良方》又有另一说:“冬月于临卧时,食生萝卜三五片,可无咽喉之疾。”这许是经验所得。

生吃萝卜“克食”,古代有些故事。《本草图经》说,萝卜尤能制面毒。昔有婆罗门僧来,见食面者,惊云:“此大热,何以食之?”又见食中有芦菔,乃云:“赖有此以解其性。”自此相传食面必啖芦菔。面粉天天吃,怎么会有毒呢?从中医来说,它“甘温有微毒”。原因各有所说,苏颂说是春种小麦夏收,“(春夏秋冬)四气不足,故有毒”。《食疗本草》说是“面有热毒者……磨中石末在内故也。但杵食之即良”。《延寿书》说“北多霜雪,故面无毒;南方雪少,故面有毒”。顾元庆《檐曝偶谈》说:“江南麦花夜发,故发病;江北麦花昼发,故宜人。”还有许多说法,大都是主观揣测。近代医学尚无这方面报道。米面比较,后者是燥一些,该是什么化学成分的原因?萝卜之于面,主要还是淀粉酶的作用。《洞微志》上还有个很有名的故事,为《全唐诗》、《癸辛杂识》、《广群芳谱》等所引载。故事说,在后周时,齐州有人得了狂症,梦见一个红衣女子引他到一宫中,唱一支歌:“五灵楼阁晓玲珑,天府由来是此中。惆怅闷怀言不尽,一丸萝卜火吾宫。”旁边有一道士解说狂人得了大麦毒,女子是心神,知道萝卜能制面毒,所以唱“火吾宫”。火是烧毁的意思。狂人醒后,便吃萝卜,狂疾就好了。

张杲的《医说》还有个萝卜解豆腐毒的故事:“有人好食豆腐中毒,医治不效。忽见卖豆腐人言,其妻误以萝卜汤入锅中,遂致(豆腐)不成。其人心悟,乃以萝卜汤饮之而瘳。”按民间验方,萝卜还能治毒蕈中毒、红矾白砒毒和酒精中毒。这些在医学验证以前,未可信赖。倒是萝卜汁醒酒,见于《山家清供》:“雪夜,张一斋饮客。酒酣,簿书何君时奉出沆瀣浆一瓢,与客分饮,不觉酒,客为之洒然。客问其法,谓得之禁苑,止用甘蔗、白芦菔,各切方块,以水烂煮而已。盖蔗能化酒,芦菔能化食也。”还是“克食”之功。酒在胃中与食物相和,食物分解消化,酒力自当有所减退。

生吃萝卜,还有句河北谚语可供参考:“头辣臀臊,吃萝卜吃腰。”不过它还有另一个意思:刚结的萝卜或长老了的萝卜都不太好吃。

P23-25

序言

蔬菜天天见,餐餐吃,有什么好写的?原来我也这么认为。

事情开始在“瓜菜代”那些年。由于工作需要,我对蔬菜、野菜作了些探索。稍一涉猎,发现竟然是那么五光十色,丰富多彩,待到登堂入室,居然流连忘返了。这不仅因它红黄蓝白黑五色俱全,酸甜苦辣咸五味皆备,而是想探讨一个问题:蔬菜难道仅仅是下饭的吗?

深入进去以后,才知道它们不可小觑。调剂饮食、变换口味,这是大家所熟知的了。对于人的发育、生长直至酸碱平衡、维持健康,简直是不可或缺的,否则就会生病。航海者长期吃不到蔬菜得坏血病的故事,大概很多人都知道。而生病以后,蔬菜又是十分理想的治疗剂或辅助治疗剂,几乎没有什么副作用。生姜、葱白乃至白菜疙瘩治感冒那是家喻户晓的。无病又能防病。从到目前为止的医学研究报道来看,可以说所有的蔬菜都具有抗癌的功效,当然还能预防很多病。至于饥馑之年,它们又能代粮疗饥,这是史书屡载的了。

人们对于蔬菜的认识仍在发展之中,远远没有完成;却又存在另一种相反的现象,不少人对蔬菜似乎该说是冷漠、忽视的,不要说对其营养和化学成分了,连应该怎样烹饪加工也是不甚关注。吃蔬菜也像陶渊明说的“好读书不求甚解”。用什么方法帮助人们重视并正确运用蔬菜为人们的健康服务呢?我想干这个,发下了愿心,至死不悔。

为了求得关于蔬菜的知识,我阅读、访问、实践,做了大量笔记,集中可能得到的资料。谁知“文革”中被塞进两个麻袋全部作为废纸回炉了。挫折使我一度消沉,但我很快又振作起来,因为我怎么想也觉得没做错,把分散的点滴的有关蔬菜的知识加以汇集,敷衍成篇,帮助人们认识蔬菜,自觉地加以利用,或多或少总是对人民的一点贡献吧。于是我接着偷偷地干了起来。12年没有工作,却给了我搜集、积累资料的机会。从1959年到现在20多年,基本没有中断,大部分是手抄,攒了三四千万字的资料。时至今日,终于得到领导的支持,受到《中国烹饪》、《雪莲》、《食用菌》等刊物的赏识,利用业余时间,每菜一篇逐渐整理出来予以发表,两年来居然有了二三十篇。一些读者和友人鼓励我,督促我将它们汇编成书。为了使内容更充实些,在编集时,每一篇都重新改写,补充了不少材料,改正了其中某些错误;有些篇则是尚未发表过的。这样,第一集终于完成了,还打算再写几集,要有一百余种蔬菜。

写这些文章时,我曾考虑过用什么形式。由于材料多,涉及范围广,很庞杂。为了与读者们共赏有关蔬菜知识的风采,只好选择随笔这种体裁。这样虽不似论文之类的严谨,也不似志书之类的系统、清晰,恐怕还是有点实际意义的。只怕会有不少缺点、错误,希望得到批评、指正。

1983年3月3日夜于北京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 10:0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