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作者的博士论文,比较完整地保持了博士论文的原貌,书中具体包括了:课程实施中对学生的遗忘、发现学习与接受学习的“共识”、确定性寻求中超越“细节教育”、确定性寻求中的“热情求知”、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学习方式转变等内容。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体验学习论(论学习方式的变革及其知识假设) |
分类 | |
作者 | 高慎英 |
出版社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本书是作者的博士论文,比较完整地保持了博士论文的原貌,书中具体包括了:课程实施中对学生的遗忘、发现学习与接受学习的“共识”、确定性寻求中超越“细节教育”、确定性寻求中的“热情求知”、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学习方式转变等内容。 内容推荐 本书是作者的博士论文,比较完整地保持了博士论文的原貌,本书努力在三个方面表达自己的观点:第一,系统考察学习方式与知识观之间的内在联系。教育历史实践业已表明,只有在参与者知识观取代旁观者知识观之后,学习方式才获得从接受学习向体验学习转换的可能。第二,在考察知识观的源头时,本研究发现旁观者知识观源于古希腊自然哲学家所追求的“一切是一”的理性沉思。这种“一切是一”的认识方式把变幻莫测的自然和世界归结为万变不离其宗的“先在本质”。在旁观者知识观的影响下,古希腊的自由教育、近代教育以及后来的“有意义接受学习”,甚至布鲁纳所倡导的发现学习,都属于“接受学习”的范畴。第三,对参与者知识观的发生与发展历程的考察发现,参与者知识观始于对“先在本质”的拒绝。对“先在本质”的抛弃表面看只是转换了对自然界的描写,实际上它带来的是作为认识者的“人”的解放。 目录 第一章 旁观者知识观的肇始 一、人对“本质”的静观 (一)前苏格拉底时代对“本质”的叩问与弃绝 (二)苏格拉底等人对“本质”的重新追求 (三)苏格拉底的提问方式及其迷失 二、知识对日常生活的放逐 (一)远离公共生活的苏格拉底 (二)崇尚理性而反对诗人的柏拉图 (三)亚里士多德的“逻辑”知识对情感的再次过滤 三、知识与行动分立:理智的沉思 第二章 旁观者知识观的流行 一、与个人无关的机械决定论 (一)“简单规则”作为另一种“本质” (二)旁观“简单规则”的后果 二、为机械决定论留下地盘的二元论 第三章 旁观者知识观中的“接受学习” 一、古希腊自由教育中的“接受学习” (一)“发展理性”:对先在本质的接受 (二)指向“发展理性”的自由艺术课程 二、近代教育中对科学知识的“接受” (一)课程内容对“接受学习”的支持 (二)课程编制中的目标模式对“接受学习”的锁定 (三)课程实施中对学生的遗忘 三、现代教育中的接受与发现:殊途同归 (一)“发现学习”中的接受性质 (二)“有意义接受学习”的悖论 (三)发现学习与接受学习的“共识” 第四章 参与者知识观的意见 一、“先在本质”的幻灭 二、不同的“视角”看到不同的知识图景 三、从“静观”转向“对话” 第五章 走向“体验学习” 一、不确定性中的“确定性寻求” (一)在“变化”中求知 (二)面向复杂本身 (三)参与知识的建构: 二、确定性寻求中超越“细节教育” (一)知识的“隐性之维” (二)附带知觉:隐性知识的运作方式 (三)知识的不可教性 三、确定性寻求中的“热情求知” (一)“求知兴趣” (二)“求知信仰” 四、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学习方式转变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附录1:解读“研究性学习” 附录2:“发现学习”的秘密 附录3:“有效教学论”的理想 附录4:自由教育的传统及其流变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