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在述评全球ICP工作流程的基础上,全面研究第七轮ICP的新进展,找出中国与ICP新进展之间的差距,并探讨弥补差距的应对措施,争取为中国全面参与ICP、为中国多地区试验性比较活动提供理论参考,争取为中国ICP的发展、研究前沿的构筑提供最新的、系统的理论研究基础,力求为国际社会正确评价中国经济、为中国统计能力的增强、统计数据质量的提高奠定一定的基础。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各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较是无法回避的课题,比较结果直接影响国际组织与世界各国的经济决策,甚或政治决策,因此,比较方法的选择显得尤为关键。GDP国际比较项目法作为一种“新兴”方法,由联合国和世界银行组织实施,正以非常迅猛的势头席卷全球,最新的结果数据于2008年2月26日发布,中国大陆11个城市尝试参加了此次国际比较。
本书以GDP国际比较项目为研究对象,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首先“通古”以“鉴今”,对该项目的由来及其各发展阶段的研究特点进行分析,为更多学者进人该领域提供切入点;其次探讨该项目的国际研究动态前沿,侧重组织管理方法和技术处理方法的新进展研究,以与其他学者共商;最后将该项目与中国的结合情况进行客观评价并提出些许建议,以与实践部门及其他学者探讨。
导言
1 ICP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1.1 快速发展后遭遇挫折的昨天
1.1.1 ICP的萌芽:为国际组织提供决策依据
1.1.2 ICP设立之初:国际比较方法的“飞跃”
1.1.3 ICP的快速发展:多边比较方法的多样化
1.1.4 ICP的停顿:“Castle的报告”
1.2 新进展使ICP全球影响力增强的今天
1.2.1 第七轮ICP的目标与战略部署
1.2.2 第七轮ICP使用新的管理协调机构
1.2.3 第七轮ICP使用新的软件包
1.2.4 第七轮ICP组织实施的新特点
1.2.5 第七轮ICP的显著新进展
1.3 迎接“全球化”的明天
1.3.1 ICP“全球化”势在必行
1.3.2 ICP“全球化”尚需进一步完善
1.3.3 各国面对ICP“全球化”应持的态度
1.4 ICP在中国的历史与现状分析
1.4.1 中国为参与国际比较做出的努力
1.4.2 中国至今未曾全面参与过ICP
1.4.3 中国ICP研究的现状
1.5 本章小结
2 全球ICP的工作流程与影响因素
3 GDP支出分类环节的进展与中国在该环节的不足
4 产品规格静确定环节的进展与中国在该环节的不足
5 数据收集与处理环节的关键和中国在该环节的不足
6 购买力平价计算环节的进展与中国在该环节的不足
7 ICP的一个新课题和三大特殊领域
8 绪论与展望
附录1 产品结构描述表举例(鲜奶)
附录2 参加第七轮ICP的国家或地区
附录3 世界银行2008年2月发布的最终国际比较结果汇总表
主要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