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医学救援及自救互救
分类 科学技术-医学-临床医学
作者 霍文静//王白石
出版社 人民军医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本书是研究医学救援与自救互救如何紧密结合的专著。全书重点介绍了五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医学救援和自救互救,以及如何使两者紧密结合实施救援和救护;二是远程搜寻、现场搜寻、仪器搜寻、动物搜寻、声光搜寻、三防侦检等;三是如何从陆地、现场空中、海上接近遇险者;四是远程救援、接触救援自救互救技巧等;五是恶劣环境中的医学救援技巧与方法。

内容推荐

本书是研究医学救援与自救互救如何紧密结合的专著。全书重点介绍了五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医学救援和自救互救,以及如何使两者紧密结合实施救援和救护;二是远程搜寻、现场搜寻、仪器搜寻、动物搜寻、声光搜寻、三防侦检等;三是如何从陆地、现场、空中、海上接近遇险者;四是远程救援、接触救援、自救互救技巧等;五是恶劣环境中的医学救援技巧与方法。

本书内容丰富、观点新颖、深入浅出、旁征博引,集科学性、实用性、普及性与趣味性于一体,从不同角度对医学救援及自救互救进行了全方位的介绍,可供各类医务人员学习参考,特别适合探险与旅游的人员阅读。

目录

基础篇

 第1章 医学救援的含义

 第2章 医学救援的理论

 第3章 医学救援的方法

 第4章 医学救援的装备

 第5章 医学救援的组织

搜寻篇

 第6章 基线搜寻

 第7章 信号搜寻

 第8章 仪器搜寻

 第9章 动物搜寻

 第10章 声光搜寻

 第11章 三防侦检

接近篇

 第12章 陆地接近

 第13章 现场接近

 第14章 空中接近

 第15章 海上接近

救治篇

 第16章 光纤服装

 第17章 医用子弹

 第18章 远程医疗

 第19章 现场急救

 第20章 紧急通气

 第21章 紧急止血

 第22章 紧急止痛

 第23章 紧急包扎

 第24章 现场固定

 第25章 搬运后送

 第26章 填写伤票

 第27章 血液供应

 第28章 紧急输液

 第29章 饮水卫生

 第30章 急救箱囊

 第31章 手术系统

 第32章 野战医院

 第33章 注射疫苗

 第34章 心理救援

 第35章 驱避虫媒

 第36章 救治蛇伤

特殊救援篇

 第37章 三防医学救援

 第38章 空勤医学救援

 第39章 海上医学救援

 第40章 高原医学救援

 第41章 低温医学救援

 第42章 极地医学救援

 第43章 高温医学救援

 第44章 火灾医学救援

 第45章 新概念武器损伤医学救援

 第46章 维和医学救援

 第47章 要员医学救援

 第48章 地震灾害医学救援

后记

试读章节

(二)登山遇险接近

当登山运动由探险为主扩大到休闲为主时,发生意外事故的概率大大增加。据中国登山协会“登山户外运动事故调查小组”的研究结果,1957—2007年的50年间,共发生山难97起,死亡137人。其中死亡人数分布:

1.在登山探险运动中 因雪崩、山体崩塌、暴风雪、恶劣天气等自然灾害遇难者35人;发生滑坠事故死亡12人;发生高山病、失温等健康意外致死者5人;失踪3人。

2.在户外运动中 因发生冰雪岩石陡坡滑坠、悬崖拓展架等高处坠落等遇难者30人;因落水、过河、漂流翻船、山洪等导致溺水身亡者28人;因猝死、高山病、体力衰竭、失温、中暑等健康意外死亡12人;因冲出悬崖、攀岩装置失灵、“瀑降”时窒息等死亡7人;失踪2人。

造成这些事故的原因,涉及人为难以控制的客观原因以及缺乏基础知识、组织不力、操作失误、恐惧心理和“无知者无畏”的过分自信等主观原因。

3.专家建议 动身前一定要了解所去地区的详细信息和天气情况,如游记、传记、攻略等,这是安全的基础;购置一套正规的爬山装备,如徒步鞋、防风衣、高能量食品、急救包等,这是生命的保障;掌握不同地形下的行走技巧,要前后呼应、不单独行动,有大路不走小路、有道路不走林间,要走梁不走沟、走纵不走横,下山注意速度不要快,恶劣天气停止前进,安全躲避;露营选择坚硬、干燥地面,帐篷口背风,不在山顶、河床上扎营。

(三)印度洋海啸

2004年12月26日,由大地震引发的印度洋海啸,波及周围的十几个国家,死亡、失踪近30万人。许多遭受灾害的地区,没有任何信息,也无法接近,造成了更大的恐慌,引起了各国的重视。在整个救援活动中,有20多个国家的数十万名志愿者参加,多国的军队也直接参与了救援活动,动用了航空母舰、军舰、直升机、运输机等军用装备。这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一次全球性动员的遇险人员搜救和行动,也是一次规模最大的医学救援活动。

(四)恐怖事件接近

1.麻醉剂事件2002年10月26日凌晨,俄罗斯特种部队用“特殊气体”解决挟持人质恐怖事件,造成119人死亡,45人病危。引起国际舆论的广泛关注,各国专家对此作出各种推测。

国际文传通讯社在了解到,俄军使用的这种气体作用非常快,恐怖分子全身无力,来不及进行反抗和引爆自己身上的炸弹就倒下昏睡了。一个工作人员说:“当打死第一个人质时,这种气体就来了,我看见坐在台上的恐怖分子马上去戴防毒面具。但他们抽搐了几下,来不及戴防毒面具就倒下了。”一位人质告诉路透社记者,他的女友在剧场内感到了有气体被泵入室内,“她说了这些话以后就失去了知觉,记不清任何事情。不过,在医院已经恢复了知觉。”在人质中,许多人出现呼吸和记忆丧失问题,在剧场内感到头昏和迷惑,但没有人看到挥发性气体和闻到化学物质的气味,或感觉到催泪剂及胡椒粉引起的刺激性症状。

莫斯科卫生保健委员会主席谢利佐夫斯基在10月27目的新闻发布会上说117人是由于特殊气体的作用而死。使用的是一种麻醉性镇痛剂芬太尼衍生物,芬太尼的镇痛作用远远超过海洛因或吗啡,是吗啡的50~100倍,大量使用会使呼吸及血液循环停止,甚至死亡。他说这种物质能使人很快麻醉,芬太尼不是禁止化学武器公约所禁止的物质。这种气体的作用是破坏呼吸和循环系统,使人失去知觉,是外科手术用全身普通麻醉药。他说“专家们事先已经知道特殊气体的成分,而且已经准备了1000份治疗副作用的解毒剂”。之所以保密是因为担心被恐怖分子利用。他否认了人质大批死亡是大量使用特殊气体造成的观点。他说,这种物质之所以置人于死地,是由于人质所处的特殊环境(被关押近60小时,处于严重失水及饥饿状态,并在精神上受到折磨)造成的。

2.俄罗斯别斯兰人质事件2004年9月,在俄罗斯北高加索城市别斯兰,一座学校的体育馆内,一些歹徒挟持了几百名老师和小学生。在闷热的室内,众多的人员得不到饮水,紧闭的门窗使室温不断上升,大部分男小学生都脱掉了外衣,只穿着背心、裤头。随着时问的延长,孩子们又渴又饿,哭叫声此起彼伏,体育馆内一片混乱。救援的警察部队发动了进攻,死伤了330多名学生和老师。救援行动以悲剧结束。

3.美国911事件2001年9月11日,时针接近9时11分,被恐怖分子劫持的美洲航空公司第11次航班客机撞向110层的纽约世界贸易中心。顿时,纽约全城恐慌性拨打紧急呼叫号码“911”,也许它是这次恐怖行动的代号。

先后有4架飞机坠毁、3座大楼倒塌:第一架美洲航空公司第11次航班波音767客机,8时45分撞向纽约世界贸易中心大楼北楼,10时28分北楼爆炸并倒塌;第2架美洲航空公司第77次航班波音757客机,9时8分撞向纽约世界贸易中心大楼南楼,10南楼倒塌:第3架联合航空公司第175次航班波音767客机,于9时30分撞向首都华盛顿美国国防部所在地五角大楼,建筑的西部倒塌;第4架联合航空公司第93次航班波音757客机,于10时坠毁在宾夕法尼亚州萨默塞特(距匹兹堡东南130千米处);下午17时20分世贸中心47层高的7号楼倒塌,这是倒塌的第3座建筑。

事件发生后,美国卫生和公共服务部火速成立全国医疗急救系统,有7000多名医护人员奔赴纽约和华盛顿现场抢救,是美国历史上最大的一次医学救援活动。现场一片混乱,浓烟滚滚,灰尘遍地,空中不时掉下东西砸伤行人。现场设立了救护中心,附近的医院立即投入抢救,500辆救护车将伤员送往不同医院。全国各地筹集到的大批血液(7.5万品脱血液,主要是O型血),由军方送往现场。共死亡3800人,受伤人数1400人。P86-89

序言

说到医学救援及自救互救,就需要先了解人类自己。人体是一部完美的机器,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人是世界动物界至高无上的生灵,因为它有着不断进化、至善至美的大脑,还有灵巧的双手与灵敏的五官;人类是世界上最美丽的物种,所以人体美学是一门古老的学科。由于衰老和死亡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过程,所以人类的形体美、健康美和形像美,历来受到不同人种的共同渴望和追捧,人体的崇拜也就成为人类发展史上最重要的图腾崇拜。

在人的生命历程中,随时都会碰到各种各样致命的危险。尤其是人类在亲近自然、探索自然、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和征服自然的过程中,更是需要许多急救知识和技术,保护自己的生命安全。当然,紧急避险是一个人的天生本能,如看到残忍场面的闭眼;遇到高温时手的快速缩回;面临深渊时的不自觉后退;遭遇野兽时迅速逃跑等。虽然人类遇险时的第一要则是自救互救,但外界的紧急救援也是必不可少的求生手段。

专家反复研究后认为,人在心跳、呼吸停止后,救命的黄金时间仅仅只有9分钟。医学实践证明:呼吸停止,氧气供应中断超过4分钟,脑细胞受到损害,超过10分钟,脑细胞严重受损,几乎不可恢复。现实救援记载中,从目击者发现病人发生心脏骤停到专业急救人员赶到现场施救的最快时间是5分钟。据统计,世界主要城市的救护车急救反应时间为:日本东京4分钟40秒;意大利城区5分钟;美国纽约11分钟;中国上海11分钟,香港12分钟,广州和北京10~20分钟。不得已时,救护车还直接进入非机动车道、便道或草坪行驶。

急救医学是一门挽救生命的科学,更是一项施救生命的技术,在医学专业的教科书中,有各种详尽的急救知识与技术,需要受过专门训练的专业人员来掌握。不幸的是,在大多数紧急情况下,往往都是在缺乏医务人员的时候发生了危及生命的事件,需要最紧急的自救与互救。所以,了解常用的急救知识、简单实用的自救、互救技术和技巧,是每个人需要具备的基本素质与需要掌握的技能。

急救技术通常用ABCD来概括:A:airway,即开放气道,这是挽救生命至关重要的一步;B:brith,即呼吸的复苏,利用口对口人工呼吸;C:circulation,即循环的复苏,利用胸外挤压;D:defibrilation,即利用除颤器来除颤。心肺复苏:CPR。所以,传统急救医学是:ABC;现代急救医学是:CPR·D或ABCD。

本书以通俗、趣味、科学的语言,简要介绍医学救援的知识与方法、技术及程序、发展和未来;力争做到学知识于幽默的语言之中,救生命于简单的举手之间;促进人们对医学救援新思维、新技术、新方法的深入了解和应用。

编者

2008年10月

后记

古人云:“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作为医生,“救死扶伤”是天职,所以在掩卷之际,对于医学救援及自救、互救的命题,感到十分宽慰。因为如何将数量众多的自救互救技巧与医学救援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简单、通俗易懂的医学知识,让广大的群众了解更多的急救知识与技巧,学会自救互救,如何求助医学救援,是作者的夙愿,今天终于实现了。

医学技术没有国界,拯救生命没有止境。将自救与互救的技巧相结合,将自救互救与医学救援的方法相结合,将军用与民用医学救援的技术相结合,将平时与战时的医学救援组织相结合,是本书的主要写作特点,也是内容的精华所在。

《医学救援及自救互救》一书集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与通俗性于一体,内容深入浅出,不仅是医务人员实用的参考书,更是医学生的必读文本。

在此,感谢在本书的编辑、出版过程中,给予大力支持的战友、同事和出版社的同志。感谢解放军医学图书馆张晓梅高级馆员,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谨将本书献给那些珍爱生命的人!

献给那些勇于拯救生命的人!

献给那些为抢救生命奋斗终生的人!

作者

2008年8月8日于北京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4:26: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