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教材在原版《粮油储藏学》(路茜玉主编,中国财经出版社1999年出版)的基础上,经过知识新增、更新、修订而成,教材内容反映了科技发展并充分结合粮食储藏实际。
本书以研究粮食本身的属性及粮堆的特性为起点,共十三章,可分为三大部分,即基础理论、储藏技术和分粮种的保管措施。第一章至第四章为粮油储藏的基础理论,阐明了粮食的物理、生理、化学和生态特性及与储藏技术的关系;第五章至第十章详细讲述了目前国内外常用粮食储藏技术的理论、设备、应用及前景;第十一章至第十三章分别叙述了主要粮种的保管技术措施。
本书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系统地介绍了粮油储藏的理论基础知识和国内外粮油储藏技术。编写内容根据学科的完整性及高等院校《粮油储藏学》教学大纲的要求确定,总计75学时(含20学时的实验),适合作为高等院校粮油储藏、粮食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农产品储藏、粮食物流、粮食期货等相关、相近专业的专用教材,也可作为粮食、农业、轻工、食品、期货、物流等相关专业的研究生、科研及企事业单位技术、管理人员的参考用书。
粮油储藏学是研究粮食与储藏环境相互关联的一门应用技术,它介绍了粮食在储藏期间,不同储藏条件、不同储藏管理技术、不同的环境条件对粮食生理、生化及品质变化的影响,是一门应用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随着科学的发展和进步,这一学科的相关知识也在不断更新和充实。本教材在原版《粮油储藏学》(路茜玉主编,中国财经出版社1999年出版)的基础上,经过知识新增、更新、修订而成,教材内容反映了科技发展并充分结合粮食储藏实际,更详细、系统、新颖,更适应学科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既包含了粮油储藏学科的基本理论和现代粮食储藏主要技术,又涵盖了近年来该学科领域的发展及相关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