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诸葛亮(谋略人生)/大谋略家丛书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罗志仲
出版社 岳麓书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千百年来,诸葛亮的形象通过各种传播媒体走进了一代又一代人的生活。湖北古隆中,奉节白帝城,成都武侯祠,岐山五丈原,勉县定军山——诸多历史遗迹以自己的存在,向人们默默地讲述着诸葛亮一生中各个历史时期的故事。一部《三国演义》,使诸葛亮的大名传遍了祖国的神州大地……本书将带你走近走下神坛的,真实的诸葛孔明。

内容推荐

诸葛亮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本书根据确凿可靠的史料,实事求是地论述他在干戈扰攘风云变幻的三国时期,辅助刘备、刘禅父子所取得的卓越成就,肯定他的严于律己、鞠躬尽瘁的高贵品质。书中全面地展现他在政治、军事、经济、法制、哲学等思想领域的熠熠光采,揭示其以“拯世济民”、“兴复汉室”为核心的思想特征及对实践所起的指导作用,从而有助于读者对这位古代伟人的进一步了解。

目录

序言

第一章 自我栽培的方法

 一 智慧开门——从山东谈起

 二 读好书

 三 学古人

 四 交益友

第二章 平步青云的秘密

 一 超完美企划案——《隆中对》

 二 欲擒故纵

 三 天上掉下来的礼物

 四 周公或王莽的选择

 五 谈判之道

第三章 壮大人生的艺术

 一 联合次要敌人

 二 收好徒弟

 三 选接班人

 四 人尽其才

 五 恶当除尽

第四章 纵横沙场的诀窍

 一 以小博大

 二 带兵有方

 三 长于巧思

 四 与司马懿套招

附录:诸葛亮年表

试读章节

诸葛亮字孔明,是琅邪阳都人。

琅邪在今天山东省东南部的沂水县,是个历史悠久的古城,并且靠海。琅邪是秦朝设置的一个郡,西汉延续这种设置,东汉时为“侯国”,辖今山东半岛东南部,治所在今临沂县北。琅邪有琅邪山,面临黄海,下有港湾,秦始皇曾登临此山,“大乐之”,逗留了三个月,命人用石头设计一座琅邪台,“高显出于众山之上”,上面刻着秦始皇白以为的丰功伟业。传说琅邪台上有个神渊,只有斋戒后前往,才有神水冒出来。

至于阳都,则是汉代县名,隶属琅邪郡,汉灭即废,其故城遗址在山东沂南县砖埠乡之东的黄疃村一带。据《三国志·诸葛瑾传》注引《吴书》说:诸葛亮的远祖“葛氏,本琅邪诸县人,后徙阳都。阳都先有姓葛者,时人谓之诸葛,因以为氏”。由此而知,诸葛亮的远祖本姓葛,原为诸县(今山东诸城县)人,后迁往阳都,而阳都当时已有葛姓者,为了加以区别,来自诸县葛姓的人,一律取其县名加一个“诸”字,遂成为复姓。

阳都故城也叫做诸葛城,东汉灵帝光和四年(公元181年)四月,诸葛亮诞生在这里。那正是个动荡不安的年代,烽烟四起、战火不熄,他与哥哥诸葛瑾、弟弟诸葛均和两位姐姐,在家乡度过了童年时期。据《泰山志》、《泰山道里记》和《泰山述记》等方志的记载,诸葛亮幼年时期,母亲章氏就病死了,父亲诸葛珪当时在泰山郡的梁父县出任“县尉”(负责治安、捕盗的官吏),继而又升迁为“泰山郡函”(泰山郡郡守的助手)。梁父县和泰山郡均在今山东省泰安市,诸葛亮曾随父亲在那一带生活过几年,很熟悉那里的一草一木。父亲过世时,诸葛亮年仅十三岁,兄弟姊妹年幼无依,只好靠叔父诸葛玄抚养。公元194年,诸葛玄应扬州军阀袁术之邀,出任豫章(今江西南昌市)太守,诸葛亮与弟弟诸葛均和两个姐姐都一起跟去,只留诸葛瑾在阳都看守家业。次年,曹操的军队血洗琅邪郡一带,诸葛瑾被迫去长江东避难,后来遂在孙权手下为官。

在三国鼎足时期,琅邪阳都一带均属于曹魏辖地,诸葛亮一家人或在东吴,或在蜀汉,再也没有回过琅邪阳都故里,其旧居因此荒废无考。今日的阳都故城遗址地势平坦、土肥水美,沂水傍城而下,一望无垠;东靠沂水,北临东汶河,东西的沂水河岸上,露出了原石砌成的古城墙基,北面河岸上残存有约一千五百米长的城墙遗迹。据考古调查和历史数据显示,阳都城在东汉时是个很繁华的城市。由于沧桑多变,到了明代的嘉靖年间(16世纪),居然到处瓦砾,无异废墟。现在除了仅存古城墙基与残垣断壁,随地皆可俯拾汉代的残砖碎瓦及陶器残片。1982年,沂南县人民政府下令,将阳都故城遗址列入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至此,诸葛亮的故里总算得到了真正的保护。

由于历史上的原因,阳都县其地曾为沂水、沂南和临沂共有,所以在很多史料中,不但称诸葛亮为沂水县人或沂南县人,甚至在临沂也出现了“诸葛祖墓”、“诸葛城”、“武侯祠”和“五贤柄”(祭祀诸葛亮,晋代的王祥、王览,唐代的颜真卿、颜杲卿,主祀诸葛亮。这五人都是沂水之滨的历史名人),令人真假难辨。时至今日,尽管“诸葛堤”等历史纪念建筑和遗迹早已无存,但据史料记载,诸葛氏在这里曾是世家望门大族。诸葛亮与其兄弟姊妹五人出走后,始终未归故里,然而诸葛家族中仍有不少人留在故土,一直到现在。就其祖籍诸城县西南十五里的枳沟乡而言,至今仍有“葛坡”、“孔明里”等称谓;周围数十里内,“诸”姓人家居多,他们都自称是诸葛亮的同族后裔。如今,时过境迁,代远年湮,阳都故城早已失去当年的繁盛,只成了怀古钦英的旧址。

务实的幻想

诸葛亮人生的大部分时间都不在故乡,而是在南方发展,因此历来鲜有人研究山东对他的影响。事实上,诸葛亮十多岁后才离开山东,他的童年和青少年早期,都是在这里度过的。山东深厚的人文背景与开阔的地理景观,对他日后的人生极有帮助。我们可以说,他的身体虽然离开了故乡,心里却不曾离开过,反而时时受到滋润。从头到脚,从里到外,他彻彻底底是个山东人,甚至连智慧也与优秀的山东先人分不开。

琅邪靠海,而海可以给人无限想象与创造力。历史小说家陈舜臣曾提到,山东以琅邪文人辈出而闻名,继三国之后的六朝时代,其文化担子是由琅邪出身的王氏一肩挑起。他又指出,“琅邪孕育出这样的文化,可能与它面临一望无际的海洋有所关联。海洋彼岸让人勾编各种各样的梦想……”。山东的海洋特别突出,尤其它占了全中国六分之一的海岸线,比例之高,令人惊叹,可说是得天独厚。它的东北岸与辽东半岛遥遥相望,自古以来不知开启多少文人雅士的想望:如果能用大桥将山东和辽东连接起来,缩短彼此的交通距离,那不知有多方便!如果能把黄河的巨量泥沙填平山东和辽东之间的渤海,成为新的良田沃土,不知能嘉惠多少居民!这些还算是“务实的想象”,终有一天,人类的力量能做到这种地步。

务实的想象之外,山东也给予当地人“浪漫的想象”。古人想象世界有三个中心,一个是西极昆仑,一个是东岳泰山,一个是蓬莱仙岛。昆仑山不在山东,姑且不论;泰山另有含意,容后再谈。至于蓬莱仙岛,本是人们在天气阴晴莫辨的情况下看到的海市蜃楼,纯粹是光线由不同空气层折射出的一种视觉幻象,却刺激了古人澎湃的想象力,创造出一个远离人间苦难的神仙世界,尤其在战乱频仍的时代,这种浪漫的想象,似乎也有其务实的一面吧。

跟每个山东人一样,诸葛亮也有过浪漫的幻想,但比较起来,这里的海带给他的,却是更为务实的想象,像是如何让现实世界更加美好?在曹操、孙权、刘表、刘璋等庞大的割据势力之外,能否出现另一种可能?这种可能,需要具备哪些条件才能做到?在战场之上,能否出现更有杀伤力的武器?这种武器的诞生,会早日终结战争吗?为了早日结束战乱,决定胜负的运输工具也可以改进吧?来自海的种种想象,间接促成了他在日后成为大发明家。这才不是巧合,从鲁班开始,山东的发明家辈出,从不问断,诸葛亮便是其中的佼佼者。这种深刻的影响,值得我们重视。

此外,山东人给人第一个印象是个子高大。和西方人相比,中国人在身高上是比较矮小的,但山东人则是例外。山东人多半很高很壮,从古至今皆然。目前活跃在大陆甲A篮球联赛的山东金斯顿队,便是一个重要的观察指标。他们的球技也许不是最好的,但其他各省球队都不喜欢遇到这支人高马大、球风剽悍的队伍,这是不争的事实。十几年前,曾在国际上扬威的大陆篮球健将巩晓彬,也是山东人,他身高超过两米,这不是巧合吧。P1-5

序言

谈诸葛亮的人太多了,但根据什么来谈,才是最关键的问题。罗贯中的小说《三国演义》影响太大,据此来谈诸葛亮,当然失之毫厘,差之千里。后人假造的《诸葛亮兵法》,除了少数几则颇有根据,其他多属荒诞不经,也不能拿来当信史看。陈寿写的《三国志》虽然资料不多,经过裴松之的补充,却是最可靠的第一手资料,再配合其他史料,勉强能勾勒出诸葛亮的形象。诸葛亮并非不可批评,不过如果连基本史料都没熟读,就想妄议前贤,是不是显得螳臂挡车呢?

偏偏有人喜欢这样。曾看过以“诸葛村夫一生十大败迹葬送蜀国”为题者,文中痛斥诸葛亮,很有翻案的气势,只是缺乏常识和知识,令人啼笑皆非。该文作者列举诸葛亮的“十大败迹”中,有骂他“穷兵黩武,祸国殃民”的,说他在执政期间,仅为完成“先主心愿”和自己《隆中对》的策略,不顾国力民力,六出祁山,由于实力相差太远,无法收复中原,反令国家背上大包袱,直接影响继承人姜维,令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这种论调错误百出,除了对诸葛亮北伐的原因不了解,还弄错北伐的次数,也不晓得姜维并非继承人。此外,该文又批评诸葛亮“处理内部矛盾不恰当”,用两边安抚的方法来处理内部将士的矛盾。还举例说,刘备在世时,封关羽、赵云、张飞、马超、黄忠为五虎大将,关羽不接受,诸葛亮派费诗拍关羽马屁,使关羽更加骄横,埋下失荆州的祸根。这种论调也错误百出,殊不知调和鼎鼐是领导人的必备功力,诸葛亮何错之有?还有,费诗根本是刘备叫去骂关羽的,与马屁何干?又与诸葛亮何干?历史读成这样,还敢出来翻案,是不是有点自不量力?

由此看来,充分掌握史料,乃是评论历史人物的基本条件。基本条件具备了,再来才是观点是否合情合理,角度是否一针见血,以及其他种种。本书在史料收集上,力求精确无误,“唯二”要自首的是在引用《后出师表》和“空城计”上,有必要解释一下。前者真假莫辨,学界迄今未有确论,因此现在断言该文是真是假,尚嫌太早。本书认为该文与诸葛亮的言论思想并无抵触,因此加以引证。至于空城计,由于内容穿帮之处太多,已可断定是郭冲杜撰出来的,只因情节实在是发人省思,敌我双方套招求生的例证古今皆有,应该大书特书一番,因此专章处理。

本书的目的在挖掘诸葛亮的智慧,因此与一般传记有异,不跟着年代走,而是依照主题需要,适时穿插诸葛亮的生平事迹,乃至于时代背景。有时为了对照处理,不免把罗贯中的大作拿出来骂一骂,但是他写三顾茅庐那段,我认为很能发挥诸葛亮“欲擒故纵”的智慧,引用不少。书后附上诸葛亮的年表,或可让读者更有时间概念,以免深陷五里雾中。

在写作过程中,两个研究所老同学给我不少意见。黄伟修曾亲访山东数月,有不少真实见闻,足可印证本书中的某些说法;老同学陈一弘好学不倦,博洽多闻,除了提供若干数据资料,也对我的三国观点有所纠正。两人亦师亦友,惠我良多,特此感谢。

写完诸葛亮,最大的感想是,人的成功不仅在于他的才气,更在于“充分的社会化”。空有才华是不够的,多少人因此长吁短叹,抱怨怀才不遇,他们都搞错了。人要成功。还必须具备“带得走的能力”,例如口若悬河、长袖善舞、八面玲珑,偶尔要心狠手辣,玩点权谋。这些社会化的行为,配合上优越的才能,才是成功保证。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3/31 18:4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