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者序
序一
序二
致谢
前言
第1章 自然界与无线通信中的合作
1.1 合作的基本思想
1.2 囚徒困境
1.3 循环的囚徒困境
1.4 N个囚徒困境
1.5 合作行为的激励
1.6 线通信系统中的合作
1.7 未来无线通信的合作原则
1.8 结论
参考文献
第2章 合作通信
2.1 引言
2.2 中继技术简史
2.3 中继技术的初步认识
2.4 中继技术:基本限
2.5 基于信息中继的实用方案
2.6 结论
参考文献
第3章 无线网络中的合作、竞争与认知
3.1 引言
3.2 合作分集
3.3 合作波束形成
3.4 认知无线电
3.5 总结和评论
参考文献
第4章 跨层设计中的合作技术
4.1 引言
4.2 跨层设计
4.3 无线网络中的节点合作
4.4 基于跨层设计的节点合作
4.5 设计实例
参考文献
第5章 无线网络中的网络编码技术
5.1 引言
5.2 模型
5.3 分布式随机网络编码
5.4 代价最小化
5.5 展望和结论
参考文献
第6章 合作分集
6.1 引言
6.2 合作分集基础知识
6.3 当前网络结构中的合作分集
6.4 讨论和展望
参考文献
第7章 Ad Hoc网络中的合作
7.1 引言
7.2 多跳的局限性
7.3 频谱合作
7.4 拓扑感知的Ad Hoc网络
7.5 混合网和4G
7.6 讨论与总结
参考文献
第8章 多路由和多用户分集
8.1 引言
8.2 多路由分集和多用户分集
8.3 基于基础设施的多跳网络中支持移动中继的合作感生多用户分集路由
8.4 仿真结果
8.5 结论
参考文献
第9章 认知无线电的体系结构
9.1 引言
9.2 体系结构
9.3 CRA Ⅰ:功能、模块和设计准则
9.4 CRA Ⅱ:认知循环
9.5 CRA Ⅲ:推理分层结构
9.6 CRA Ⅳ:结构图
9.7 CRA Ⅴ:在SDR体系结构中建立CRA
9.8 商业CRA
9.9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第10章 无线合作网络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10.1 引言
10.2 维持合作
10.3 合作通信系统的动态性
10.4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第11章 合作无线网络的功率消耗和频谱使用实例分析
11.1 动机
11.2 研究的系统模型
11.3 时分多址接入合作
11.4 正交频分多址接入合作
11.5 结论
参考文献
第12章 合作天线系统
12.1 天线合作介绍
12.2 天线系统与算法:基础与原理
12.3 信道的条件、测量与建模:实用信道分析
12.4 无线电系统:性能研究
12.5 实用天线合作的一般性结论
参考文献
第13章 分布式天线:虚拟天线阵的概念
13.1 引言
13.2 背景与现状
13.3 基本应用原理
13.4 容量的闭式表示
13.5 资源分配协议
13.6 案例研究与观察
13.7 结论
参考文献
第14章 4G网络中的合作
14.1 引言
14.2 4G的定义
14.3 4G中的合作机会
14.4 讨论和总结
参考文献
第15章 IEEE802无线通信标准中的合作技术:机遇与挑战
15.1 引言
15.2 IEEE 802.11s中Mesh的MAC增强方案
15.3 IEEE 802.15中的Mesh模式
15.4 IEEE 802.16中的Mesh模式
15.5 IEEE 802.16e中移动多跳中继PHY/MAC层的增强模式
15.6 IEEE 802.22中的认知无线电与频谱共享技术
15.7 结论
参考文献
第16章 采用多描述编码的合作通信
16.1 引言
16.2 多描述编码基础
16.3 优化多描述编码减少合作损失
16.4 条件压缩的MDC
16.5 讨论
16.6 结论
参考文献
第17章 合作报头压缩
17.1 报头压缩原理
17.2 合作报头压缩
17.3 合作报头压缩的应用领域
17.4 压缩比、鲁棒性与节省带宽间的折中问题
17.5 结论
参考文献
第18章 合作无线网络中的能量感知任务分配
18.1 引言
18.2 激发场景
18.3 合作网络中的能量感知计算
18.4 合作能量感知计算的建模和仿真
18.5 系统参数的影响
18.6 总结
参考文献
第19章 合作编码及其在OFDM系统中的应用
19.1 引言
19.2 系统模型
19.3 编码合作OFDM系统的性能分析
19.4 仿真结果
19.5 结论
参考文献
第20章 用于空间信道控制的合作方案
20.1 引言
20.2 SCC方案的回顾
20.3 高密度热点区中有多AP的SCC方案
20.4 多小区户外系统中有多基站的SCC方案
20.5 总结
参考文献
词汇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