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学科制度和社会认同/社会学前沿论丛
分类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学
作者 方文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学科制度是本书的第一个基本主题,它由前四章所构成。第一章,试图构造学科演化的学科制度视角,并在第二章以作为社会行动者的学者群体为中心,来进一步分析学科知识生产和符号霸权型塑的学科制度基础及其动态网络。第三章则应用学科制度视角,来解构社会心理学主流历史话语的建构和再生产过程。而第四章则以之来梳理欧洲社会心理学的理智复兴和符号霸权化过程,以求为中国社会心理学的理智复兴提供有意义的“他者”。

社会认同就成为本书的另外一个基本主题,它由后四章所构成。第五章在当代社会认知研究的基础上概要评论社会认同论的基本逻辑。第六章则以北京基督新教群体为对象,试图融会社会认同论、社会表征论和文化社会学中的符号边界研究来探讨中国语境下群际符号边界形成的内在机制。第七章则把社会认同论的基本逻辑拓展至宗教认同的主题上,并尝试建构宗教群体资格论的假设体系。最后的第八章,则发展社会认同论中的群体资格构念,以期和社会科学中的认同研究和中国社会转型研究进行对话。

内容推荐

本书是作者八年来的研究总结,它试图为中国社会心理学的学科制度建设和理智复兴找寻基础性的概念工具。

作者构造了学科演化的学科制度视角,揭示了学科知识生产和符号霸权型塑的学科制度基础及其动态网络,解构了社会心理学主流历史话语的建构和再生产过程,并细致梳理了欧洲社会心理学的理智复兴,以求为中国社会心理学的理智复兴提供有意义的“他者”。

而社会认同是本书另外一个主题。基于对社会认同论的概要评论,作者以北京基督新教群体为对象,探讨了中国语境下群际符号边界形成的内在机制,力图建构宗教群体资格论的假设体系,并尝试发展社会认同论中的群体资格构念,以期整合认同研究,并为直面中国社会转型的转型心理学研究奠定基础。

目录

前言 学科制度和社会认同/1

社会心理学的使命:超越约拿情结—1967年:透视社会心理学的

时间线索—社会心理学的当代图景:概览—本书的基本主题

上编 历史演化:学科制度视角

第一章 社会心理学的演化:一种学科制度视角/10

 一、学科制度:制度精神和制度结构/12

学科制度精神—学科制度结构

 二、学科制度视角:主流社会心理学的难题分析/17

暂时制度创新:跨学科社会心理学的兴衰 学科制度分

裂:三种社会心理学—学科制度精英:符号霸权和学科

历史话语的建构

 三、欧洲社会心理学的学科制度建构/2l

欧洲实验社会心理学会—欧洲社会心理学的权威出版物

 四、学科演化:理智视角和学科制度视角/25

第二章 学科制度:以知识行动者为中心/28

 一、知识行动者/29

知识行动者的角色变迁——知识行动者的职业伦理体系——

知识行动者作为群体或共同体

 二、以知识行动者为中心的学科制度/32

学科培养制度——学科评价和奖惩制度——学科基金制度

 三、学科制度:理论潜力和现实意义/35

第三章 社会心理学的主流历史话语:建构和再生产/37

 一、学科史的书写:辉格史或学科制度史/38

学科史书写的认识论框架——学科史的书写策略——学科制度视角

 二、主流历史话语的建构:学科制度精英和权威出版物/41

权威出版物:《社会心理学手册》——学科制度精英:奥尔波特

 三、主流历史话语的演化和再生产:权威出版物的符号

霸权/43

 四、主流历史话语的内隐机制:社会遗忘/46

社会遗忘:漠视化过程一社会遗忘:剪裁

 五、结语:单一学科史或多元史/49

第四章 作为“他者”的欧洲社会心理学:理智复兴及其启迪/51

 一、欧洲社会心理学的学科前制度化或美国化(1966年

之前)/53

欧洲社会心理学思想的美国本土化阶段(1945年以前)——欧洲

社会心理学的美国殖民化阶段(1945—1966年)

 二、欧洲社会心理学的学科制度化或欧洲化(1966—2000

年)/57

欧洲实验社会心理学会一欧洲社会心理学的权威出版物体系

 三、欧洲社会心理学的理智成长:社会关怀和霸权解构/63

欧洲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视角一欧洲社会心理学的主题和理论建构

 四、霸权解构后的欧美符号霸权联盟:结论和启迪/69

下编 群体过程:社会认同视角

第五章 社会认同论的基本逻辑/74

 一、社会认同论的逻辑基础/75

新群体观—人际—群际连续体—最简群体研究范式

 二、社会认同论的核心构念/78

社会认同—社会范畴化—社会比较—社会认同化过程—认同解构

 三、群际和谐:相关策略/85

接触假设—交叉群体资格—操纵社会范畴化—重构认同策略

第六章 群际符号边界的型塑机制/89

 一、问题的缘起/89

社会分化的主观界定:群体符号边界如阿形成—中国人是否

存在纯粹的宗教信仰

 二、“被流放的”社会行动者:宗教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式/92

宗教社会心理学的荒芜和复兴—心理计量学范式—跨学科研究范式

 三、研究逻辑和研究程序/95

核心概念辨析—研究假定和研究程序

 四、社会范畴化:基督徒群体符号边界的建构/98

社会范畴化:社会行动者的基本认知机制—群体符号边界

的形成:我们对他们

 五、群际符号边界的强化:社会比较过程/108

社会比较过程:人际比较和群际比较—群际比较:外群

同质性—基督徒内群的人际比较:内群分化

 六、符号边界的生产和再生产:行动中的社会表征/113

群体文化和社会行为:工具箱、群体风格和社会表征—

基督教群体的典范行为:阅读《圣经》、祷告和团契

 七、结语/116

社会语境中的群体符号边界:门槛之隐喻—敬畏和行动中的秩序

第七章 宗教认同:一种宗教群体资格论/118

 一、不确定性的处境及人的应对/118

 二、中国宗教共同体的建构/122

概念辨析:宗教、民间信仰和迷信_当代中国社会的宗教图景

 三、中国社会变迁中的宗教制度/125

宗教社会学的范式转型_中国宗教:政府管制和宗教变迁

 四、行动者的出场/133

 五、宗教行动者:迈向宗教(群体)资格论/137

第八章 群体资格:社会认同事件的新路径/143

 一、社会认同事件/143

 二、社会认同事件的兴起/145

identity的语义演变:从同一性到认同一社会认同事件兴起的历

史脉络一认同研究困境:术语无政府主义和研究的巴尔干化

 三、中国社会转型的认同嵌入性问题/153

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和文化自觉:文化认同和认同政治—

中国社会结构和分层研究:阶层意识和阶层认同一当代中国工

人阶级研究:阶级意识/阶级认同的凸显一中国社会结构定型

和权利失衡:底层民众的地位认知

 四、群体资格:社会认同事件的新路径/156

群体资格:一种新路径—群体资格之于社会角色和社会认同

的解释优势 多元群体资格的权重:实体性感知—群体资格,

的知识:启动和激活原则

 五、多元社会认同:以多元群体资格为基础/162

元特征集:元认同的型塑—文化/族群共同体:文化认同和认

同政治一政治共同体:公民认同和国家认同一宗教共同体:

宗教认同和宗教原教旨主义一污名资格:被贬损的社会认同

 六、结语/170

禀赋多元群体资格的个体:迈向“多元一体”的完整生命—

群体资格:方法论意涵

参考文献/173

后记/193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17:2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