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视界,外国人的生活!
聚焦海外,放眼全球。洋洋大观,娓娓到来——《巴黎超市购物“奇遇”》、《加拿大商品“三包”真到位》、《在布隆迪办豆子宴》、《我的澳洲“抠门男友”》、《非洲邻里之美净如水》、《驻伊美军的“幸福生活”》、《欧盟公务员:收入高特权少》、《在法国“省政府”享用大餐》……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洋事连篇 |
分类 |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国外游 |
作者 | 知识博览报社 |
出版社 | 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中国人的视界,外国人的生活! 聚焦海外,放眼全球。洋洋大观,娓娓到来——《巴黎超市购物“奇遇”》、《加拿大商品“三包”真到位》、《在布隆迪办豆子宴》、《我的澳洲“抠门男友”》、《非洲邻里之美净如水》、《驻伊美军的“幸福生活”》、《欧盟公务员:收入高特权少》、《在法国“省政府”享用大餐》…… 内容推荐 《巴黎超市购物“奇遇”》、《加拿大商品“三包”真到位》、《在布隆迪办豆子宴》、《我的澳洲“抠门男友”》、《非洲邻里之美净如水》、《驻伊美军的“幸福生活”》、《欧盟公务员:收入高特权少》、《在法国“省政府”享用大餐》、《英国老师如何调教“坏”学生》……本书是一本关于介绍世界旅游的游记。 目录 异国艳遇篇 瑞典冰旅馆一夜难忘 夜宿南非丛林,很刺激 亲历德国男女共浴 巴黎超市购物“奇遇” 我和美国姑娘去买枪 深夜,德国警察来敲门 探访神秘的钻石矿 嫁给美国将军 济州岛挤满新娘子 在德国体验“同居”生活 在南极体验生命极限 鸡毛蒜皮篇 法国香槟落难记 英国人这样处理垃圾 德国人怎样处理牙签 在美国理发 在加拿大补牙 丹麦公共汽车准点到达 英国蓝色门牌文化味足 残障关怀折射美国文明 初到澳洲怕进超市 加拿大商品“三包”真到位 英国:“天价”塑料袋,你敢乱扔? 精打细算篇 30美元能干啥 温哥华有个“毛家食堂” 在布隆迪办豆子宴 美国夫妻:钱的事算得清 在德国,花小钱也能过日子 在法国,我变成“吝啬一族” 普通美国人的日常消费 美国人生活成本为什么低 我的澳洲“抠门男友” 与以色列房东斗智 在加拿大免费就医 芸芸众生篇 非洲邻里之美净如水 斯威士兰的孤儿院 老实的挪威人 日本人:“台风性格”喜怒无常 走近快乐的丹麦人 “傻帽”英国人 澳洲人:再富也要“穷”孩子 美国人怎样当农民 中东战火下的孩子 西欧乞丐众生相 美国“低保户”约翰逊 驻伊美军的“幸福生活” 金三角腹地生活纪实 疲于奔命篇 德国如何对待医生“红包” 欧盟公务员:收入高特权少 日本打工讨债记 美国人就业不分贵贱 在温哥华开公司真不容易 谦恭敬业的新加坡人 菲力浦夫妇的小吃摊 美国酒店奇招吸引回头客 从“空婆”看美国 与美商在一块的日子 摆摊南非的中国人 异想天开篇 荷兰妻子偷情竟合法 我在比尔·盖茨家做客 在法国“省政府”享用大餐 为两个人服务的日本小站 一夫多妻在非洲、 合法抢占荷兰豪宅 津巴布韦:大旅行包当钱包 一张“馋嘴”打天下 挪威有一所开放式监狱 俄罗斯人的幸福生活 德国政府“开放日”像过节 法国没有城乡差距 美国流行菜农送莱到家 传道授业篇 没有英文课的美国中学 英国老师如何调教“坏”学生 美国孩子时兴“忆苦思甜” 韩国教育方式很特别 儿子在加拿大接受性教育 荷兰学校的“性格”教育 难忘德国开学第一天 美国研究生很少逃课 读哈佛的几个没想到 走进俄罗斯少年军校 韩国媳妇的“感恩教育” 他乡体验篇 在西班牙做女斗牛土 我在日本扮了回艺伎 我在联合国实习 探访中国驻伊朗使馆生活 我加入了美国自由党 在不同国家当“外宾” 体验意大利火车 体验印度廉价航班 法航让我三次受折磨 感受你所不知道的平壤 体味以色列情调 又到伦敦圣诞时 约法三章篇 “客随主便”让欧洲人困惑 美国人为什么不敢炒房 印度没人炒卖火车票 曼谷:星期一不摆摊 日本城市的共伞主义 加拿大就餐不能大喊大叫 欧洲吸烟活受罪 荷兰的自行车管理 美国的“带孩子上班日” 别具一格的阿拉伯国家婚俗 伊朗电影从不说“我爱你” 始料不及篇 吃野味被驱逐出境 英国准备国宴像打仗 一对夫妇异国吵架的代价 美国式送客让人无法接受 一封让我折服的美国来信 在美国感受“洋雷锋” 在美国为烤狗坐牢 按三声喇叭惹一身麻烦 我在巴黎公厕成“落汤鸡” 美国人很在意性骚扰 新西兰官民无差别 临危不惧也违法 试读章节 瑞典冰旅馆一夜难忘 在瑞典北部基律纳,北极圈内200公里的地方,有个名叫朱卡恩佳维的小村。它以冰旅馆闻名于世,并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聚集此地。 初来这里,真有掉进冰窟窿的感觉。室外是零下二三十摄氏度的低温,而室内也不暖和。旅馆所用的门窗桌椅、床榻灯具,包括饮水的杯子都是冰制的。于是,夜宿冰旅馆不仅是种新奇的尝试,更是对人们勇气的考验。很多人甚至会在睡前祷告,希望自己在第二天醒来时可以安然无恙。 在宽大的冰床上,有厚厚的海绵垫,上面铺着驯鹿皮。旅馆提供的睡袋据说可以抵御零下35摄氏度的低温,再加上睡帽,就是在这里过夜的全部装备了。尽管旅馆内比室外“暖和”些,但也只有零下8摄氏度左右。更有意思的是,很多房间只挂个门帘。据说,经常会有好奇的人在晚上进来,“欣赏”人们的睡姿,尤其是新婚夫妇的房间,更成为人们光顾的热点。 在这里过夜的人,第二天会得到冰旅馆颁发的证书,告知当天旅馆内部和外部的温度。虽然寒夜难挨,但人们在得到证书时,那种得意与自豪的神情溢于言表。 很多来冰旅馆的游客,放下行李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到冰酒吧去体验一下。据说,冰酒吧的创意来自北极光:以透明的冰代表清澈的夜空,以五彩的灯代表绚丽的极光。所以,也有人把冰酒吧称作“地面的极光”。酒吧的音乐多是当地的传统音乐。据老板介绍,有很多世界著名的乐队来此演出,但对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来讲,他们更喜欢当地的乡村音乐。 酒吧里出售很多种类的鸡尾酒。用冰杯盛上高度的伏特加,经纯净的冰块稀释,入口时会有丝丝的凉意。但随后,酒精的作用又使人热血沸腾。这种奇妙的感觉,使很多不擅饮酒的人,也会禁不住多喝两杯。 雪地、极光、冰旅馆和冰酒吧,这里几乎集中了所有的浪漫元素。于是每年冬天,都会有很多年轻人在这里的冰教堂举行婚礼。 牧师站在冰雕讲坛上主持仪式,宾客都坐在用冰块做成的冰凳上,新人会在冰雕十字架下交换婚戒,然后坐狗拉雪橇,去往冰旅馆的“新婚套房”。 有人讲,在冰教堂举行婚礼有三个特殊的意义:一是这里冰清玉洁,代表着爱情的纯真;二是新人将共同面对严寒,体现着对爱的坚贞;三是教堂作为冰建筑,每年都要重建,样貌自然也有所不同。所以,每年举办婚礼的地方都是唯一的。也代表了爱情的专一和不可替代。正是这些原因,才吸引着人们在冰教堂发表各自浪漫的新婚誓言。 每年10月,建筑工人会先用木头做成圆形拱架,铺上雪、淋上水,等凝固成冰后,再撤除木架,最后由来自各地的冰雕者雕凿出家具等,冰旅馆便宣告完成。但到第二年5月,这些冰建筑会随着气温的升高而融化咸水。 人们常说,建筑是凝固的艺术,但这些冰建筑的寿命却是短暂的。尽管如此,这些现实而又童话般的冰旅馆、冰酒吧和冰教堂,由于凝聚着艺术家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会一直留存在人们的脑海里,给每位到这里的旅游者,留下终生难忘的印象。 夜宿南非丛林,很刺激 早就听几个南非朋友说在约翰内斯堡以东,接近南非和莫桑比克边境的地方有个萨比萨比野生动物园,那里的丛林里有整个南非最有特色的酒店——地球酒店。为了体验一下当地独特的风情,我特地从太阳城出发,独自一人驾车赶了540公里路,来到了这个神秘的“地球之家”。 到达野生动物园大门口时已经晚上9点了,眼前黑糊糊的,路边到处是灌木丛,偶尔会露出一片水塘,我只看到一条并不很明显的小路。往前走了大约半小时,路边地上出现了几盏马灯,可是并没有发现入口。 我紧张地给酒店拨通电话,服务人员告诉我“千万别下车,我们来接你”。大约过了3分钟,一个黑人司机开着一辆好像高尔夫球场上用的球车一样的小车,缓缓地从黑暗中驶了出来。“你好,我是乔治,欢迎你成为今天的第1 2位客人,大家都在等你。”他说。几分钟后,我们来到完全暴露在自然中的酒店大堂。晚餐已经准备好了,几张拼在一起的木桌就是我们的餐桌,旁边插满了火把,其他的客人已经坐在那里了。 这顿晚餐只有我一个中国人,服务员告诉我,我是第一个到达这里的中国客人。因为地球酒店位于南非大草原的深处,没有任何防范措施,所以为了保证安全,这里每天最多接待12位客人,每个客人每天要支付1.2万兰特(相当于1.3万元人民币),而且12岁以下的儿童不能入内。 怀着兴奋的心情吃完晚饭后,乔治开着“球车”把我们分头送回房间。每个房间都是独立坐落在丛林的某处,相隔大约50米。我住在第12号房间,也是整个酒店最偏僻的一问。它隐蔽在南非草原的灌木丛中,外形是祖鲁人传统的建筑风格,用泥巴建成。房顶有一个斜面全是由玻璃构成,躺在床上你就能看到点点繁星。因为乔治警告过我,房间正对丛林,最好不要出去,所有户外活动都要乘坐酒店的车,所以我只能趁第二天中午壮着胆爬上屋顶,拍摄房间侧面的照片。 虽然外观并不起眼,但房间里布置得却很豪华,地板上全部铺的兽皮。为了让游客静心体味自然风光,房间里没有电视电话之类的现代设施。不过当我打开衣柜时,却发现里面竞藏着一个小电视和一个应急灯,原来它是房间里的紧急避难所。 大约凌晨2点,我被窗外低沉的声音惊醒,狮子、猎豹、犀牛,还是什么?窗外一片漆黑,一个硕大的身躯挡住了几乎全部窗户,一头大象缓慢地从窗前走过,没有停留,慢慢地消失在前面的树林之中。 大象的惊吓还算好,我房间正前方有一个大池塘,还有一个小游泳池。一只河马霸占了池塘,整夜都在叫,吵得我一夜都没睡踏实。第二天清晨,天还没有完全亮,外面高大的灌木丛突然开始晃动。一个灰色的小脑袋探了出来,原来是一只可爱的小河马。它偷偷地离开妈妈,慢慢踱着步子,笨拙地翘着小屁股喝着游泳池里的水。 第二天早晨,当我们坐着敞篷越野车四处游荡时,突然发现前方有两只狮子正在草丛中窥视附近的情况。过了一分钟,它们缓慢地走到水塘边,开始旁若无人地喝起水来,一只正在睡觉的河马浮在水塘另一边。从睡梦中惊醒的河马看到狮子无视它的存在,感到很愤怒,猛地向狮子游去,张开大嘴使劲吼叫。当地的向导告诉我们,非洲最凶狠的动物不是猎豹也不是狮子,而是河马。因为无论谁一旦侵犯了它的地盘,它就会不顾一切地向对方发起进攻。狮子仿佛不愿和那只河马产生正面冲突,知趣地离开了。而我们则几乎全部站起来,兴奋地抢拍精彩画面。 开车行驶了一个小时,天才渐渐亮起来。途中,我们看到了刚捕猎完非洲瞪羚的猎豹、悠闲的长颈鹿母子、在泥塘中打滚的犀牛。南非纸币上印着的5种动物(大象、犀牛、野牛、猎豹和狮子)中的4种都见到了,也算是不虚此行吧。傍晚时分,游客们又都乘坐酒店的“球车”,带着心满意足的心情离开了这片让人难忘的南非丛林。P2-4 序言 这是一个开放的世界,更是一个神秘的世界。与我们共同生活在这个蓝色星球上的,是同样勤劳、善良、友爱的人民。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风土人情,不同的民族个性,描绘出这个世界丰富而斑斓的色彩,令人神往,令人着迷。文明的交融,思想的碰撞,观念的冲突,在世界大家庭中,各国人民就是在这样不停地交流和了解中求同存异,相互尊重,相互学习,最终走向和谐。 世界又是一本厚重的书,风云变幻,波澜壮阔,人文地理,各领风骚,吸引着我们去阅读和探寻。世界需要了解中国,中国也需要了解世界。随着越来越多的国人走出国门观光旅游、探亲访友、学习考察,加之众多报刊书籍的介绍,特别是影视、网络等媒介的直观展示,人们对外面的世界不再陌生,除了领略到优美的风光和多彩的民俗外,更从中了解到国外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文明成果,触及普通人的精神世界,当然也能清楚地看到有些国家的阴暗与偏见。取长补短,才能更好地发展。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对世界多一些认识,多一些思考,就会多一些收获。 《知识博览报》致力于让读者对这个世界有更为全面和深入的了解。报纸前身是《军事博览报》、《国防知识报》,关注中国发展进步和周边安全,推介世界知识是我们一贯的报道重点。我们设置的《环球纪事》专版,以中国人的视角来观察世界,每期从众多书报刊中精选出有代表性的稿件,重点选择我们自身建设中所关注并急需解决的话题,如国外的制度管理、医疗教育、文化建设,公民平等、关心弱势群体以及人们的法律、环保、文明意识等,以期对读者有所借鉴和启发。虽有些浮光掠影,不甚全面,但我们力求文章客观真实,以小见大,给人知识,引人启迪。此次汇编成书的文章,就是从两年来在专版上刊登的几百篇文章中精挑细选出来的精品佳作。 亲爱的读者,就让我们当回导游,带着您跟随作者的脚步去看看世界,来一次奇妙的心灵之旅吧。通过这些作者在国外的所见所闻所感,走入异域风情,走进普通人的内心世界,去感受他们的行为与思想、规范与秩序、文明与和谐。 感谢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的这一策划和为本书文稿整理、出版发行付出的努力。感谢首先刊载这些佳作的所有出版物。感谢未曾谋面的所有作者。 毛念东(知识博览报总编辑)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