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先生了隔代弟子杨光明,国学专家、“百家名师工程”召集人董春喜、著名易学家、《太和易道》作者熊晋仁强力推荐!
做人处事需要诀窍,获取成功需要方法,本书撷取《易经》五十三个卦辞,结合古今案例,以简洁生动的插图、有趣易懂的文字,深入浅出地阐明了《易经》的原理,揭示做人处事的诀窍,教你改进做事的方法与手段,顺应穷通,获取成功。本书是指导现代人事业进取的一盏明灯。
易经智慧的高度浓缩,立身处世的无上良片,成功人生的伟大启迪。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易经成事之道 |
分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作者 | 王少农 |
出版社 | 济南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南怀瑾先生了隔代弟子杨光明,国学专家、“百家名师工程”召集人董春喜、著名易学家、《太和易道》作者熊晋仁强力推荐! 做人处事需要诀窍,获取成功需要方法,本书撷取《易经》五十三个卦辞,结合古今案例,以简洁生动的插图、有趣易懂的文字,深入浅出地阐明了《易经》的原理,揭示做人处事的诀窍,教你改进做事的方法与手段,顺应穷通,获取成功。本书是指导现代人事业进取的一盏明灯。 易经智慧的高度浓缩,立身处世的无上良片,成功人生的伟大启迪。 内容推荐 《易经》是一部中国最古老的哲学经典,它凝结了先民的睿智和智慧,充满了辩证法精神,体现了东方的智慧和哲学思想光辉。 本书撷取《易经》五十三个卦辞,结合古今案例,以简洁生动的插图、有趣易懂的文字,深入浅出地阐明了《易经》的原理,揭示做人处事的诀窍,教你改进做事的方法与手段,顺应穷通,获取成功。本书是指导现代人事业进取的一盏明灯。 目录 序篇 什么是“易”? 简单介绍《易经》历史 《易经》的精神 《易经》六十四卦略说 易理应用 1 要想做“龙”就要先学会做“潜龙” 2 务必寻求高人指点 3 失败了要虚心悔改 4 做事情一盘散沙就会给对手可乘之机 5 迷茫时要看到希望已经到来 6 一切都在变化中显露规律 7 霸者挑起战争,智者赢得战争 8 不结交小人 9 做事有始有终的人才有成就 10 我自行我道 11 实力再大也不乱进攻 12 务实的人成绩不断 13 宝剑要用才锋利 14 决不能盲目不干 15 条件差不多成熟就上 16 行事要有自己的主张 17 做事千万不能拖太久 18 开始时要努力学会做小 19 面对突变要从容、冷静 20 任何时候尊重别人都没有害处 21 老猎人深知猎物行藏 22 见好就收是高手 23 进退两难时要用心化解窘境 24 做事抓重点才不乱 25 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在高处 26 积累财富就是积累智慧 27 苦难使人奋发向上 28 困难时相信自己马上会时来运转 29 打天下要有朋友相帮 30 利箭打猎分外准 31 手上有牌才能合作 32 治重病要用猛药 33 没有恒心会很快失败 34 没有健壮的脚趾走路快不了 35 善战者总能适应恶劣环境 36 斗智斗勇应对打击 37 巧妙引开灾难 38 花大力气才能做成大事 39 心中有数的人面带微笑 40 不贪图享受的人会赢得更大享受 41 成功贵在坚持自我优势 42 要自己主动走出狭小天地 43 对手的问题就是我的福音 44 乱世造英雄 45 世界从此无界 46 一切资源尽为我用 47 多种多收,不种颗粒无收 48 要学会自己做终结者 49 胸怀有多大成就便有多大 50 做事万不可众叛亲离 51 未雨绸缪是良策 52 善于利用自己有的资源,事半功倍 53 诚信合作才会成功 后记 试读章节 飞龙在天,利见大人(卦一·乾) 龙飞于天,是腾升之象,一见大人,即可显达。引申为向“大人”(高人)学到本事,即可飞黄腾达。 【案例】 《史记》记载,张良刺杀秦始皇未遂后,隐藏在下邳(注:这也是“潜龙,勿用”)。有一天,他经过一座桥,一个老人(黄石公)走到他面前,把鞋扔到桥下,让他去捡。张良吃惊不小,想打这老人,但见这人很老了,终于忍住,去桥下捡起鞋来拿到桥上。老人又很过分地让张良为他穿鞋,张良默默照做了。 老人大笑而去,一会儿回来,夸他“孺子可教”,命他五天后大清早在桥上等着。 张良五天后一去,见老人早在桥上了。老人大怒,让他过五天再来。过五天张良又迟到了,老人又怒,约他过五天再来。又过了五天,张良半夜动身,终于赶在了老人的前面。老人见他先到,高兴了,于是传他一部《太公兵法》。 因为这次奇遇,张良后来成为汉高祖刘邦的首席军师与汉王朝的开国元勋之一。 【易理】 (1)千里马遇见伯乐才会身价百倍;飞龙要见到“大人”,才会显达。 (2)哪怕是飞龙,也要求利。要顺天而行,不能逆天而动。 【易理应用】 (1)飞龙怎样见“大人”? 飞龙再大,也大不过“大人”。所以飞龙应该在“大人”的面前谦虚受教,千万不可自高自大。 所谓飞龙的“飞”,是说他能自由飞翔;而所谓“大人”的“大”,是说他充盈宇宙,浩大无边。龙怎么飞也飞不出天,所以当尊“大人”为师。 所以飞龙见了“大人”要谦虚,正如刘备见诸葛亮,张良见黄石公,必须礼待对方。 其实以“大人”之“大”,当无所不知。刘备见诸葛亮之前,诸葛亮已知刘备为志在四方的“刘皇叔”;张良见黄石公之前,黄石公已知张良为“刺秦少年”。所以很多时候是大人先来找飞龙,传以绝学,以助天行道。正如《史记》所载,是黄石公先来找张良的,并一直在桥上等他。 因此,飞龙要学会等,因为对我们有帮助的人也在等我们出现。要会“忍”,更要会“等”!尤其重要的是,当贵人出现时,我们要认得出来,千万不可错过。 我们在做潜龙时,要忍;现在做飞龙,待“大人”出现时,则要虚心受教。大人与飞龙相会之日,自然有奇遇。当然其中还有个考验的过程,比如黄石公一共试了张良三次: 一试张良:让他捡鞋、穿鞋。这是在试张良能否忍住少年人常有的浮躁之气,同时也在试张良是否有敬老的善心。有此善心,便可以做天下事。 二试张良:桥头等待。这是在试张良是否会如约而至。如果来了,说明张良守信用,并有慧眼认出眼前的老人就是他的良师。 三试张良:一次比一次早到。这是在试张良是否为有心人,因为只有有心人才能干大事;同时也在试张良的坚韧程度,老人故意让张良一次次迟到,一次次挨骂,才可能使张良在第三次起得更早,处于一种完全等待的状态。 张良通过了黄石公的三次考验,所以他成功了。 (2)飞龙如何求利? 张良当初刺杀秦始皇,虽是顺应民心,但从气势与能力上讲,处于不利条件。他果然“误中副车”,失手远遁,整个过程非常不顺,飞龙不能飞起。 而自从遇见黄石公后,张良顺天而行,通过自己的江湖身份(刺客中的隐者)结识了同样身份的项伯,最后跟随了刘邦,打遍天下无敌手,何等顺畅。 这就是求利的结果。 张良当初刺秦成功的希望等于零,就算成功也不会赢得天下,因为当时他毫无势力。只到依附刘邦后,二人强强联手,才有了后来的汉朝江山。在这个过程中,多种力量相生相克,非常微妙。 A.张良→秦始皇→不可能 B.秦始皇病死后,项羽→秦二世,刘邦、张良→项羽→可能 实际上B使A成为了可能,只不过中间多了几个重要环节。张良不能直接杀死秦始皇,但可以间接摧毁秦王朝。任何大事都不能一蹴而就,我们必须像张良一样,因势利导,顺天而行,才能成功。P33-35 后记 把中国的传统经典直接用来指引现代人走向成功,是有现实意义的。本书的每一步工作都受惠于《易经》的教诲,这就是最有说服力的鲜活案例。我的二哥先威为本书做了大量的案例整理工作,使我能把工作重点放在易理的发挥上,这也是《易经·系辞上》所讲的“二人同心,其利断金”的具体体现。 《易经》实在是博大精深,本书向你输送了《易经》的伟大智慧,它会帮助你具体改进做事的方法与手段,使你获得成功。 希望这本书能够给读者朋友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王少农 2007年12月于北京 书评(媒体评论) 一心演八卦,八八六十四卦就是宇宙万物的象征体系,也就是说你见到的一切事物、事情、事项、事故都是天地人心的象征,大道至简,易学至简,少农君的易学可称简易二字,也就是简单易学,他对易学智慧却有受用体会。 ——著名易学家、《太和易道》作者熊晋仁 《易经》,万经之首,中华最古老、最著名、最神秘、最特殊的经典,《易经》全部的理、象、数、占,精髓在于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明,与鬼神合吉凶,先天而弗违,后天而奉天时。若想了悟《易经》之三昧,请看当代少侠王少农独特精彩的扛鼎力作。 ——国学专家、“百家名师工程”召集人董春喜 《易经》的规律可以概括为,三易:简易、变易、不易。简易:处理一个问题,要抓住主要。变易:是讲所有的事物都是在变化的,大道无外,小道无内,无处不在变化,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一切事物。不易:无论大千世界的万事万物怎样变化,我们必须立足当下,利用好人和物的各种规律,趋利避害。王少农先生研习《易经》多年,深得《易经》之精髓,经常应约在香山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其他高校做讲座,是非常有见地的学者,读者应在慢慢品读中体悟其中之味。 ——南怀瑾先生隔代弟子(王绍蹯先生处受业、习禅)杨光明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