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经济规律、生态规律和系统论思想,从中国实际出发,借鉴国外经验,综合应用经济学、社会学、地理学、生态学、统计学和计量经济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全面深入研究构建适合国情的区域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方法和实践,旨在为深化区域发展领域的理论与政策研究,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促进区域发展的战略部署,进一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服务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第1章 总论
1.1 科学发展观与区域协调可持续发展
1.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区域发展
1.3 区域协调可持续发展研究综述
1.4 区域协调可持续发展研究构架
第2章 区域发展不协调的系统考察
2.1 区域发展差距的变动分析
2.2 区域发展差距的影响因素
2.3 区域发展差距加大的成因
第3章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3.1 区域发展战略的回顾与解读
3.2 区域协调发展总体战略
3.3 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
3.4 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第4章 可持续发展战略
4.1 可持续发展理论体系
4.2 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
4.3 我国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4.4 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心
第5章 区域协调发展的国际经验及借鉴
5.1 美国区域协调发展经验
5.2 欧盟区域协调发展经验
5.3 日本区域协调发展经验
5.4 韩国区域协调发展经验
5.5 国际区域协调发展经验的借鉴
第6章 区域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
6.1 区域协调发展与经济发展速度
6.2 区域协调发展与产业结构优化
6.3 区域协调发展与国民经济运行质量
第7章 区域资源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
7.1 区域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7.2 区域资源环境量减质变
7.3 区域发展与资源环境
7.4 区域协调发展与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
7.5 区域节能减排政策落实到位
第8章 区域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体系
8.1 国家协调可持续发展目标体系
8.2 经济系统目标
8.3 资源环境系统目标
8.4 社会系统目标
第9章 区域协调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
9.1 区域协调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9.2 区域协调可持续发展评价方法
第10章 区域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互动机制
10.1 健全区域协调可持续发展互动机制的意义
10.2 健全区域协调可持续发展互动机制的条件
10.3 健全区域协调可持续发展互动机制的经验借鉴
10.4 健全区域协调可持续发展互动机制的原则
10.5 健全区域协调可持续发展互动机制的重点
10.6 健全区域协调可持续发展互动机制的调控手段
第11章 区域协调可持续发展措施
11.1 统筹城乡区域发展
11.2 加快形成主体功能区
11.3 建设区域循环经济体系
11.4 建设区域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
11.5 建立国家补偿制度
11.6 加快区域信息化发展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