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奇妙的昆虫世界(典藏版)/少儿科普名人名著书系
分类 少儿童书-启蒙益智-科普百科
作者 王林瑶
出版社 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有限公司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少儿科普名人名著书系》是为了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迎接共和国60周年而编辑出版的,这是我国迄今最权威规模最大的一套少儿科普经典书系,也是我国第一套少儿科普经典文库。

本书入选《科学家爷爷谈科学》丛书,获得第十二届中国图书奖。

在漫长的人类进化历史中,大自然已在各种生物之间编织了一张精致的互相依存的生命之网。昆虫是地球上种类最多、最为成功的动物,它的物种数占地球上整一个物种数的一半以上,在维持地球生命系统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书通过文艺手法向读者传递的就是这个信息。

内容推荐

本书具有准确的论述、简明扼要的名词解释。书中清晰的图片。代替了用文字难以形容的词汇或比喻。作者以昆虫基础知识为起步,循序渐进地介绍昆虫在自然界中的千姿百态、多功能的身体构造以及经过长期演化适应来的多变行为。

阅读此书可开阔眼界、启迪思维、增强创造力,可作为中小学生学习自然课程的辅助材料。也是广大昆虫爱好者以及进行害虫治理、益虫利用工作者,从中了解昆虫的多种变态、发生发展、昆虫与植物的关系等多方面的参考资料。

目录

总序

引子

一、简说昆虫的发迹史

二、昆虫在生物界中的位置

三、昆虫是个大家族

1.无翅亚纲

2.有翅亚纲

四、昆虫的身体构造与功能

1.外部附肢

2.内部器官

五、昆虫的世代、发育、成长、语言

1.世代

2.发育

3.龄期和蜕皮

4.语言

六、昆虫的行为

1.基本反应行为

2.扩散迁移行为

3.信息传递行为

4.攻击和防御行为

5.冬眠与苏醒行为

6.土壤昆虫行为

7.昆虫的鸣声行为

8.昆虫生活中的行为表现

七、人类的大敌

1.绿色植物的杀手

2.病魔的帮凶

3.吸血鬼

八、利用昆虫为人类造福

1.昆虫——可管理的自然资源

2.工业昆虫

3.药用昆虫

4.传粉昆虫

5.食用昆虫

6.饲料昆虫

7.天敌昆虫

8.环境昆虫

9.工艺观赏昆虫

九、昆虫家族中的“奇闻”轶事

1.昆虫之最

2.白蚁与地球升温

3.昆虫与食物链

4.信与不信

5.性变之谜

6.昆虫对航天航空事业的贡献

7.昆虫“戏”火车

8.虫大夫

9.蝴蝶泉中织彩虹

10.虫变草与蝉开花

11.身穿花衣的小不点

12.昆虫潜水员

13.叫龟不像龟,名象不是象

14.双刀大将

15.雀蛋戏法

16.虫与光

17.“朝生暮死”

18.昆虫家族中的“老来俏”

19.虫为媒

20.小球里的秘密

21.“育儿室”与“男保姆”

22.天幕与丝路

23.“蜂鸟”之迷

24.千丝万缕做“嫁衣”

25.丝带飘曳丛中花

十、异常虫情

1.鼓楼“冒烟”

2.冰雪上的疑案

3.谣言惑众未成灾

4.眶甲竟被称“龙驹”

5.“鬼”打更

6.草原“神火”

后记

试读章节

二、昆虫在生物界中的位置

要知道昆虫在生物世界中的地位,首先要弄清什么是生物。简单地说,生存在地球上而且有生命力的、并且在适宜的生态环境下能不间断地繁衍后代而且能长期生存的物质,均可称为生物。现在已经认识的几百万种生物,是经过约40亿年来生物进化演变的结果。地球上的生物和它们拥有的遗传基因以及与环境构成的生态系统,便形成了从古至今千姿百态、五彩缤纷的生物世界。

由于生物种类很多,随着生物科学的不断发展,科学家们便按照各种生物体形上的特征、生物学特性上的不同来分类,从而决定其血缘远近构成的生物谱系。较早的生物谱系,是把有生命而且自身能够运动,并生长着特殊的取食器官来摄取包括其他动、植物以维持其生命的生物称为动物界;另一个大类群,虽然自身也有生命,但没有直接摄取其他物质的特殊器官,而只是利用光合作用来制造营养,维持生命,这类生物称为植物界。这种分类法把生物分成两大类,因而也被称作两界系统。

随着时间的延伸,科学的发展,对生物进化的认识不断提高。目前认为把生物分为两界的说法已经不够全面了。例如真菌虽然不营光合作用,但因其营固着生活,人们便将其归人植物界;大多数细菌虽也不营光合作用,人们只是根据其细胞外围有比较厚的细胞壁,也将其归在植物界内;特别是有些单细胞生物,如眼虫,它既有叶绿素营光合作用,像植物,又能行动和摄取食物而像动物,对这些生物人们就很难简单地把它们归为上述两类中的哪一类了。又如病毒是最简单的生物,它的整个身体只有一种核酸且包着一层蛋白质外壳,不能独立活动,必须进入含有两种核酸的细胞内才能繁殖,对这样的生物人们就更难分辨其归属了,因此便产生了后来的三界系统(原生生物界、植物界和动物界)、四界系统(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植物界和动物界)、五界系统(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植物界、真菌界和动物界)和六界系统(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植物界、真菌界、动物界和病毒界)的分类系统。

昆虫具备了动物界的分类条件,因此可认为是动物界的一员。由于动物界的成员也相当庞大,为了便于更细致而深入地研究和认识它们,人们在“界”下又增加了低一级的分类单位,称为“门”。动物界分为哪些门,主要是按照各类动物身体构造的繁或简、进化程度的高与低来区分的。由低等至高等动物界可分成12个门。

昆虫属于动物界12个门中的节肢动物门。这个门中包括有人们常见的水蚤、虾、蟹、蜘蛛、蝎子、蜈蚣、马陆等。这些小动物的名称多数都带有“虫”字旁,这是因为它们与昆虫的亲缘关系比较接近的缘故。属于节肢动物门的动物总共约有70万种,它们的相同特征是:体节分明,身体分为头、胸、腹三个部分,有关节的附肢为其行动器官,体外有被称做外骨骼的坚硬壳。

昆虫在演化过程中,发展成为有特殊呼吸气管的种类。在昆虫的一生中,当它从卵中孵化出来时,身体已由许多节组成,待发育到成年时,身体就明显的分为头、胸、腹三大段。头部具有用来取食的口器以及眼和触角;胸部有2对翅(有的种退化为1对)、3对足;腹部是消化、生殖和呼吸系统的所在。如果把昆虫身体上的这些明显町见的特殊构造归纳成形象化的四句话,那就是:身体分为头胸腹,两对翅膀三对足,头上一对感觉须,骨骼包在肉外头。这些也就是昆虫纲的特点的真实写照。

纲是动物分类系统的第三阶梯,也是昆虫与其他动物区分划出界线的一级。分类阶梯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分类系统,由于以等级区分,好像登山的台阶,所以也叫分类阶梯。概括起来为7个字:界、门、纲、目、科、属、种。

由于昆虫是个大家族,种类复杂,七字分类阶梯已不适用了,于是在两个阶梯之间又增加了亚门、亚纲、亚目、亚科、亚属以至亚种的中间阶梯。在分类阶梯中种是生物排行榜上的最后一个座位,也可以说是其最根本的单元。

昆虫纲下分为多少个目,才更能反映具体情况和代表性特点呢?不同的分类学家有着不同的分法。这些分法中最少的分为20多个目;最多的分为34个目。

P11-14

序言

1860年,英国皇家学院发布了一个罕见的通告:圣诞节,大名鼎鼎的法拉第院士将举办化学讲座。听课的对象不是科学家,也不是大学生,却是少年儿童!

那天,皇家学院的大讲堂里坐满唧唧喳喳的小听众,顿时使这个一向肃穆、沉寂的最高学府活跃了起来。然而,当一位头发花白、身材瘦长的科学家出现在讲台上时,整个大厅顿时鸦雀无声。

老教授这次没有宣读高深的科学论文,而是津津有味地讲着蜡烛为什么会燃烧,燃烧以后又跑到哪儿去了。他一边讲着,一边做着实验……孩子们双手托着下巴,紧盯着讲台,深深地被这位老人风趣的讲解所吸引。

很多人对法拉第的举动感到惘然不解,法拉第却深刻地回答:“科学应为大家所了解,至少我们应该努力使它为大家所了解,而且要从孩子开始。”

法拉第对此有着切身的体会,他始终没有忘记自己苦难的童年:一个贫苦铁匠的儿子,连小学都没念!他12岁去卖报,13岁当订书徒工。他从自己所卖的报、所印的书中,刻苦自学,以至读完《大英百科全书》。法拉第对化学书籍特别有兴趣,就省吃俭用,积蓄一点钱购置化学药品和仪器,做各种实验。就这样,他22岁时被当时英国大科学家戴维看中,当上了戴维的实验助手,从此成为攻克科学堡垒的勇士。法拉第以他自己的亲身经历说明,学习科学确实应该“从孩子开始”。

童年常常是一生中决定去向的时期。人们常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苗壮方能根深,根深才能叶茂。只有从小爱科学,方能长大攀高峰。

小时候看过一本有趣的科学书籍,往往会使少年儿童从此爱上科学。少年儿童科普读物,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这门科学的“招生广告”。它启示后来者前赴后继,不停顿地向科学城堡发动进攻,把胜利的旗帜插上去。

法拉第曾说,他小时候由于读了玛尔赛写的科普读物《谈谈化学》,开始对化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法拉第给孩子们讲课,后来把讲稿写成一本书,叫做《蜡烛的故事》。苏联著名科普作家伊林在小时候,曾反复阅读了《蜡烛的故事》。伊林在回忆自己怎样走上科普创作道路时说:“我写的书就是从那些书来的。”爱因斯坦曾回忆说,十一岁那年,他读了《自然科学通俗读本》、《几何学小书》,使他爱上科学。

著名的俄罗斯科学家齐奥科夫斯基把毕生精力献给了宇宙航行事业,那是因为他小时候读了法国科普作家儒勒·凡尔纳的科学幻想小说《从地球到月球》,产生了变幻想为现实的强烈欲望,从此开始研究飞出地球的种种方案。

我国著名植物分类学家吴征镒院士说,小时候看了清代的《植物名实图考》,使他迷上了植物学。

俗话说:“发不发,看娃娃。”一个国家科学技术将来是否兴旺发达,要看“娃娃们”是否从小热爱科学。“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祖国的兴旺发达,靠我们这一代,更靠娃娃们这一代!1935年,高尔基在写给伊尔库茨克高尔基第十五中学学生的一封信中,曾深刻地指出“娃娃们”学科学的重要性:“孩子们,应该热爱科学,因为人类没有什么力量,是比科学更强大、更所向无敌的了。……你们的父亲从世界掠夺者手里取得了政权后,在你们面前开辟了一条宽广的道路,使你们能达到科学所能达到的高度,而继续父亲一辈的具有世界意义的事业的责任,也就落在你们肩上。”

1957年,苏联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在空间科学技术方面拔了头筹。这时,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在想什么呢?他首先想到的,是美国的小学教育有没有出了什么问题。我觉得,这位美国总统是有眼力的。他正是看到了青少年一代的重要性。  广大青少年,今天是科学的后备军,明天是科学的主力军。为此,邓小平在为全国青少年科技作品展览题词时指出:“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科学的希望。”

正是为了培养少年儿童从小热爱科学,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和中国科普作家协会联袂选编了这套《少儿科普名人名著书系》。入选这套丛书的作品,不论中外,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一是“佳作”,即不论是就选题、内容、文笔而言,都是上乘之作;

二是“科普”,即起着科学启蒙、科学普及的作用,那些不含科学内容的玄幻、魔幻小说,即便像《哈利·波特》那样广有影响的作品也不选入;

三是“少年儿童”,即必须适合少年儿童阅读,即便是霍金的《时间简史》、盖莫夫的《物理世界奇遇记》那样优秀的科普读物,由于读者对象是具有大学文化水平的人,而对于少年儿童来说过于艰深,未能收入。

另外,《少儿科普名人名著书系》注意选入各门学科的代表性图书,使少年儿童读者能够涉猎方方面面的科学知识。除了以科普读物为主体之外,《少儿科普名人名著书系》还选入科学幻想小说、科学童话等科学文艺作品。这样,使这套图书具有内容与体裁的多样性。

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选编《少儿科普名人名著书系》,是为了使少年儿童读者以及家长们来到书店的时候,可以一下子就买到中外少年儿童科普佳作,因为这套书是编者从上千部中外少年儿童科普图书中精心挑选出来的。

《少儿科普名人名著书系》是为了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迎接共和国60周年而编辑出版的,这是我国迄今最权威规模最大的一套少儿科普经典书系,也是我国第一套少儿科普经典文库。

《少儿科普名人名著书系》是金钥匙,开启科学殿堂的大门。

《少儿科普名人名著书系》是向导,带领你在科学王国漫游。

《少儿科普名人名著书系》是好朋友。多读一本好书,犹如多交了一个好朋友。

愿《少儿科普名人名著书系》给你带来知识,带来智慧,带来希望,带来科学的明天。

叶永烈

2008年4月20日于上海“沉思斋”

后记

大自然像天书,记载着从古至今的史事;是宝库,蕴藏着无数的矿产资源;是甘露,抚育着无数生灵。其中不乏身体虽小但六足四翅五脏俱全的昆虫。昆虫有着悠久的历史,它那千姿百态的体魄,多功能的身体构造,奇妙的变态本能以及高深莫测的行为,虽早已引起人们的关注,但对这世上罕见的庞大家族的深入认知,却是“沧海一粟”。

昆虫对于人类有着间接或直接的利害关系,人们把直接有害的昆虫,称为害虫,直接有益的昆虫,称为益虫。益与害二字,对昆虫本身来说,只不过是为了各自种群的持续发展,而进行着互相竞争又互相依存的过程,并与其他生物相融合,才长久不衰地保持着自然界的生态平衡。美国哈佛比较动物学教授、生物多样性研究先驱爱德华·威尔逊说:“世界上如果没有昆虫,人类只能生存几个月……”多么严肃而沉痛的警语。

提起虫子来,人们总是有点厌烦。因为蝇类、蚊子、跳蚤等卫生昆虫能传播多种疾病。多种农林害虫能将作物危害得枝叶残缺,影响光合作用,颗粒无收。木材遭蛀食,即使入库之物,也会被仓贮害虫毁坏。以上种种,都是“触目惊心”的。但是更应认识到地球上生存的,约120万—150万种昆虫中,有害昆虫约占8万多种,真正起到危害的也仅3000余种,在一个地区数得出来的害虫也不过几十种。就是那些重大害虫也可由害变益加以利用,例如蝗虫可作动物饲料,经烹炸能成美味佳肴。危害木材的蠹虫,同时也能把腐朽木材吃掉,成为森林中的清洁工。随着科学的发展,对害虫的防治已不再是治早治了,赶尽杀绝,对有益昆虫也不能乱捕、滥用。应走保护生物多样性,由控制和人为管理昆虫之路,这是使多种物种能持续发展、保持生态平衡的重要环节。在当今昆虫多学科和分子生物学等学科迅速发展的条件下,应用转基因技术培育抗虫作物品种;利用昆虫、信息素抑制害虫繁殖已现成效。因此,应尽早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重新认识昆虫了。

要想获得更多的昆虫知识,掌握第一手材料,就得深入到昆虫活动和生存的大自然中去,细心加耐心地观察它们的生活习性、身体构造及其各部位的功能。还要亲自饲养几种昆虫,详细观察它们一生中的变化过程,并把看到的、听到的和想到的记载下来,特别是把看到的一些但还不能理解的疑点,以开拓的精神、创新的勇气、亲自动手、动脑,做些必要的实验,从实践中学到真知。

王林瑶

2008年10月

书评(媒体评论)

在漫长的人类进化历史中,大自然已在各种生物之间编织了一张精致的互相依存的生命之网。昆虫是地球上种类最多、最为成功的动物,它的物种数占地球上整一个物种数的一半以上,在维持地球生命系统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王先生通过文艺手法向读者传递的就是这个信息。

——武汉大学生物学教授、博士生 程汉华

本书具有准确的论述、简明扼要的名词解释。书中清晰的图片。代替了用文字难以形容的词汇或比喻。作者以昆虫基础知识为起步,循序渐进地介绍昆虫在自然界中的千姿百态、多功能的身体构造以及经过长期演化适应来的多变行为。

阅读此书可开阔眼界、启迪思维、增强创造力,可作为中小学生学习自然课程的辅助材料。也是广大昆虫爱好者以及进行害虫治理、益虫利用工作者,从中了解昆虫的多种变态、发生发展、昆虫与植物的关系等多方面的参考资料。

——四川省科普作协理事长、著名科普作家 董仁威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9 2:3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