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对不完全竞争条件下的贸易政策基本观念进行了完美总结,分析了垄断竞争和寡头垄断下的本国市场力,以及战略性出口政策和战略性进口政策,不仅提供了这个研究领域正在发生什么的有益指南,而且以用丰富洞见武装读者的方式组织各种不同的模型。作者研究得出了关于贸易政策的5个悖论性的命题,这成为了战略性贸易政策发挥作用的基础,为经济学者们学习、研究和了解国际贸易政策新理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在本书中,赫尔普曼与克鲁格曼对不完全竞争条件下贸易政策的影响进行了系统研究,发展了不同市场结构下贸易政策的含义。本书首先从完全竞争条件下贸易政策的效应入手,接着技术性地发展了理解更复杂的不完全竞争模型所必需的直观知识,通过几何图形、文字描述和简单代数的运用,作者使本书的观点更加容易理解。本书对于了解和研究国际贸易新理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
国际贸易新理论与新经济地理学——克鲁格曼主要理论述评
英文版序
第1章 绪论
1.1 贸易政策和市场力量
1.2 战略性影响
1.3 生产效率
1.4 新理论的政治经济学
1.5 本书的结构
参考文献
第2章 完全竞争下的贸易政策
2.1 关税分析
2.2 进口配额
2.3 出口补贴和税收
2.4 最优贸易税
2.5 关于一般均衡的注释
2.6 国内扭曲与贸易政策
2.7 政策微小变化的代数学
参考文献
第3章 保护和国内市场力量
3.1 进口竞争的垄断者情形
3.2 非合作的国内寡头
3.3 串谋的国内寡头
参考文献
第4章 外国市场力量
4.1 对抗外国垄断者的最优政策
4.2 贸易税
4.3 配额
4.4 最优贸易税
4.5 拐点需求
4.6 古诺寡头
4.7 伯特兰寡头
4.8 从价贸易税
4.9 寡头下的配额
4.10 4.9节的附录
参考文献
第5章 战略性出口政策
5.1 竞争性外国行为
5.2 利润转移
5.3 价格竞争
5.4 收益递增下的进入
5.5 资源约束
5.6 双向出口政策
5.7 消费效应
参考文献
第6章 战略性进口政策
6.1 关税:古诺情形
6.2 关税:伯特兰情形
6.3 进口配额
参考文献
第7章 产业内贸易
7.1 基本的垄断竞争模型
7.2 关税和贸易条件
7.3 生产效率效应
7.4 降低价格的关税:本国市场效应
7.5 关税与分割的市场
参考文献
第8章 定量研究
8.1 定量研究的问题
8.2 固定企业数目的模型
8.3 自由进入的模型
8.4 一般均衡模型
8.5 结论
参考文献
第9章 结论
9.1 方法论
9.2 政策之通常令人惊奇的影响
9.3 贸易政策的福利影响
9.4 我们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译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