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在英美是一本广泛流传的英国文学名著,它虽然是儿童读物,却深受广大成年读者的欢迎。书中人物已成为英国民间传说的一部分,书中词句经常被引用,它是英国式幽默的产物,同时也对英国人的幽默产生了影响。
本书为英汉对照本。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艾丽丝漫游奇境记(英汉对照语文新课标必读文学名著双语版)/中译经典文库 |
分类 | 教育考试-外语学习-英语 |
作者 | (英)刘易斯·卡罗尔 |
出版社 |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本书在英美是一本广泛流传的英国文学名著,它虽然是儿童读物,却深受广大成年读者的欢迎。书中人物已成为英国民间传说的一部分,书中词句经常被引用,它是英国式幽默的产物,同时也对英国人的幽默产生了影响。 本书为英汉对照本。 内容推荐 《艾丽丝漫游奇境记》是英国作家刘易斯·卡罗尔最著名的童话。此书出版后风靡全球,几乎赢得了所有读者的青睐,被誉为魔幻、荒诞小说的先驱之作,是一本适合孩子阅读的魔幻故事书,被译成各国文字 这本蜚声全世界的儿童读物,讲述了英国小女孩艾丽丝在兔子洞中梦游的奇遇充满了对童趣的描写,细腻刻画了儿童的心理世界主人公不但掉进了兔子洞,而且还一会儿长大,一会儿变小,牢宰地抓住了儿童求新求异的心理特征,充满了超现实的想象,真可谓引人入胜阅读本书可以激发读者神奇的想象力。 目录 1.钻进兔子洞 2.眼泪池 3.委员会赛跑和—个长故事 4.兔子派来了小比尔 5.大青虫的忠告 6.猪和胡椒 7.疯茶会 8.王后的槌球场 9.假海龟的故事 10.龙虾四对舞 11.谁偷果馅饼 12.艾丽丝的证词 试读章节 艾丽丝和姐姐一起坐在河岸上,没事可干,坐得腻味了;她向姐姐正看着的书瞄了一两眼,可那上面没有图画,也没有对话。艾丽丝想道:“一本书没有图画,又没有对话,那有什么用啊?” 所以她在心里琢磨着(她也不过是勉勉强强地琢磨着,因为这热天热得她昏昏沉沉地发困又发呆)。做一只野菊花圈儿倒挺好玩,可是值不值得为它费事,起身去采花呢,这时候,一只粉红眼睛的白兔子,突然打她身边跑过。 这本来并不太稀罕:艾丽丝又听见兔子在自言自语地说:“哎呀!哎呀!我去得太晚啦!”她也觉得这并不太奇怪(事后回想起来,她才觉得应该感到惊奇,但在当时似乎什么都是挺正常的);不过等到那只兔子当真从背心口袋里掏出一只表,看了一眼,又匆匆向前跑去的时候,艾丽丝才霍地站了起来,因为她忽然想到,她以前既没有见过兔子穿有口袋的背心,也没有见过兔子会从口袋里掏出一只表来。于是她好奇心切,跟着兔子奔过田野,刚刚来得及看见它跳进篱笆底下的一个大兔子洞。 说时迟,那时快,艾丽丝马上也跟着钻了进去,连想都没有想一下,到底怎么能再出来。 兔子洞里有一段路像隧道一样,一直往前,随后忽然往下拐,拐得那么突然,艾丽丝连想停都来不及想,就掉了下去,像掉在一口很深的井里似的。 那口井要不是非常深,那就是她掉得非常慢,因为她往下掉的时候,还有充分工夫东张西望,还有充分工夫纳闷,不知道接着会发生什么事情。她先是想朝下看,想弄清楚自己会掉在什么上面,可是下面太黑,什么都看不见;于是她瞧瞧四周的井壁,只见井壁上全是碗橱和书架:这儿那儿还挂着地图和图画,就挂在木钉上。她经过一个架子的时候,拿下一只大口瓶,瓶子上贴着“橙子酱”的标签,却是只空瓶,使她好不失望。她不愿意扔掉瓶子,怕砸死下面什么人,因此当她往下掉,经过一个碗橱的时候,又设法把瓶子放了进去。 “嘿,”她想道,“摔过这么一大跤,以后要是从楼梯上滚下去,就算不了什么啦,家里人会觉得我多勇敢啊!哼,哪怕是从屋顶上掉下来,我也会一声不吭哩!”(这倒很可能是真的。) 掉啊,掉啊,掉。难道永远掉不到头了吗?“真不知道,这会儿我已经往下掉了几英里?”她大声说,“我一定是到了地心附近的什么地方了。让我想想看:那可能是掉了四千英里呢,我想——”(你瞧,艾丽丝从课堂的课文里学到了诸如此类的一些东西,虽然旁边没人听着,不算是一个很好的机会来显示她的知识,可是说一遍也总是一次很好的练习。)“对,大概就是这样一个距离,不过不知道我到了什么纬度或者经度,”(艾丽丝压根儿不知道纬度、经度是什么,可是她觉得这是两个怪响亮的字眼儿,念起来挺上口。) 不一会儿,她又开口说话了。“我不知道我会不会一直穿过地球!要是掉到那些脑袋朝下、倒着走路的人中间,那该多好玩,我想他们叫作反面人——”(这一次她倒乐意没有人听见,因为这个词儿听上去根本不对头。)“——可是你知道,我总得问问他们这个国家叫什么名称。劳驾,夫人,这里是新西兰还是澳大利亚?”(她说着就想行个屈膝礼——想想看,在空中往下掉的时候行屈膝礼!你想你能办得到吗?)“可是我这样问,她会把我当作一个没有知识的小姑娘,不,问是绝对不行的;也许我会看到国名写在什么地方吧。” 掉啊,掉啊,掉。因为没有别的事可干,艾丽丝很快又开口说话了。“我想,黛娜今儿晚上一定很想我!”(黛娜是只猫咪。)“但愿他们到了喝茶的时候别忘了给它一碟牛奶。黛娜亲爱的!我真希望你也掉到这里来,跟我在一起!就怕半空中没有耗子,不过你可以逮一只蝙蝠,你知道,它很像耗子。可是我不知道,猫吃不吃蝙蝠呢?”这时候,艾丽丝瞌睡起来了,她像做梦似地继续自言自语,“猫吃蝙蝠吗?猫吃蝙蝠吗?”有时候就说成了“蝙蝠吃猫吗?”你瞧,这两个问题,反正她哪个也回答不上来,所以不管怎么问,都没有多大关系。她觉得自己正迷迷糊糊地睡着了,刚梦见自己和黛娜手拉手地走着,很认真地对它说,“喂,黛娜,实话告诉我:你吃过蝙蝠吗,”这时候,突然砰地一声,她掉在一堆树枝和枯叶上,总算掉完了。 艾丽丝一点没摔坏,她马上一蹦站起来。她向上瞧瞧,头顶上一片漆黑:她的前面又是一条长长的甬道,那只白兔还看得见,正匆匆往甬道那头走去。一刻儿也不能耽搁。艾丽丝一阵风似地朝前奔去,正好赶上在兔子拐弯的时候听见它说,“哎哟,我的耳朵胡子啊,已经那么晚了!”她拐弯的时候已经离它很近,可是拐过弯来,兔子却不见了。她发现自己是在一个又长又低的大厅里,厅里点着从房顶挂下来的一排灯。 大厅四周都有门,不过都是锁着的。艾丽丝从一边走过去,又从另一边走过来,每扇门都试试能不能打开,她忧愁地走到房中央,不知道怎样才能再出去。 忽然,她看到一只三条腿的小桌子,全是坚实的玻璃做的,上面什么都没有,只有一把小小的金钥匙。艾丽丝首先想到的是,它也许能打开大厅里的哪扇门。可是天哪,不是锁太大,就是钥匙太小,反正哪扇门都打不开。不过她绕着大厅走第二圈的时候,却发现刚才没有注意到的一个低垂的门帘,门帘后面有一扇小门,大约十五英寸高;她把小小的金钥匙插到锁眼里一试,不禁大为高兴:正合适! 艾丽丝打开门,发现门外是一条小甬道,比耗子洞大不了多少。她跪了下来,顺着甬道望去,看到一个从没见过的非常可爱的花园。她多么希望走出这个黑魑魑的大厅,到那鲜艳的花坛和清凉的喷泉当中去蹈足达啊,可是那个门洞小得连她的脑袋都钻不进去。“就算我的头能钻过去,”可怜的艾丽丝想道,“肩膀过不去。也没有用呀。唉,我多希望我能像望远镜那样缩小!我想我是能缩小的,只要知道怎样开头就行。”你瞧,艾丽丝刚才遇见了那么多稀奇古怪的事儿,她简直觉得的确很少有什么事是真正办不到的。 在小门旁边等着似乎没有什么用,于是她回到桌子跟前,希望还能在桌上找到另一把钥匙,或者至少找到一本书,里面有使人能像望远镜那样缩小的窍门。这一次,她在桌上找到了一只小瓶(“刚才它肯定没在这儿,”艾丽丝说),瓶颈上系着一个纸标签,上面漂亮地印着两个大字:“喝我”。 …… P3-11 序言 《艾丽丝漫游奇境记》在英美是一本广泛流传的英国文学名著,它虽然是儿童读物,却深受广大成年读者的欢迎。书中人物已成为英国民间传说的一部分,书中词句经常被引用,它是英国式幽默的产物,同时也对英国人的幽默产生了影响。本书已被译成各国文字。在我国,它最初由赵元任先生翻译成中文(商务印书馆1922年版)。 作者刘易斯·卡罗尔,真名为查尔斯·勒特奇·道奇森(Charles Lutwidge Dodgson,1832—1898),英国柴郡人,是一个数学家和逻辑学家,但使他成名的则是《艾丽丝漫游奇境记》一书。刘易斯·卡罗尔是牧师,终生没有结婚。他非常喜欢孩子们,最喜欢的是一个名叫艾丽丝·利德尔的小女孩,她是一个教长的女儿。一八六二年七月四日,作者和他的一个朋友带着利德尔三姐妹划着小艇溯泰晤士河而上,从牛津至戈斯托旅游。他在船上给艾丽丝等讲了一个故事,后来,他把这个故事写成了《艾丽丝地下历险记》(“Alice’s Adverltures Underqround”)的手稿,赠送给艾丽丝·利德尔。这部书稿只有一万八千字,其中插图也系作者自画。后来作者把它修订扩充至现在规模,改为现用书名,并请当时著名画家约翰·坦尼尔爵士(Sir John Tenniel)画插图。第一版出版于一八六五年七月四日,作为对那次旅游的纪念。 本书中的人物和故事有许多和当时的背景有关。例如,艾丽丝暗指艾丽丝·利德尔;渡渡鸟(Dodo)则与作者本人的口吃有关,因他常把自己的姓说成Do—Do—Dodg—Son。 作者在书中还寓微妙的讽刺和诙诣于荒诞离奇之中。书中的动物乃至物件(纸牌)都是拟人的;它们既具有某种动物或物件本身的特征,又具有人的某种性格特征。例如白兔子的胆怯、阿谀逢迎而又趾高气扬,红心王后的专横跋扈、蛮不讲理而又愚蠢,假海龟的多愁善感,大青虫的自高自大等等,莫不活灵活现,使人读来不禁发出会心的微笑。而在中心人物艾丽丝身上,作者更是创造了一个天真活泼、好心肠、爱幻想、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事事都要问个究竟、有是非感和正义感、勇敢而又彬彬有礼的小孩的形象,非常惹人喜爱而令人难忘。在艾丽丝的梦境里,荒诞不经和坚实的常识巧妙地交织在一起,既细腻地体现了儿童的心理,又含蓄地影射了世态人情,处处妙趣横生,令人回味无穷。这就是这本书隽永的魅力所在。《大英百科全书》中说,通过这类作品,作者“把‘荒诞文学的艺术’推向顶峰”。 书中有一些诗是模仿当时人们熟悉的诗歌写的,对我国读者比较隔膜,但全书的趣味性并不因此而降低。书中还有许多双关语和语言笑话,本来是难以翻译的,翻译出来往往失却原有韵味,正如汉语中的谐音双关语,如“外甥打灯笼,照舅(照旧)”等等很难译成外文一样。本书既为英汉对照本,译文就尽量做到紧扣原文,并由校者和译者作一些注释,以帮助讲者理解。在加注过程中,曾参考美国记者兼作家马丁·加德纳(Martin Gardner)编注的《艾丽丝注释本》(“The Annotated Alice”,PerlauinBooks,1978年版)。 译者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