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华人地区里,无人不知晓李嘉诚的大名。这位风云人物的创业史是从卖塑料花开始发迹到在房地产业界倒转乾坤,可谓是街知巷闻。但是长江后浪推前浪,眼下“李超人”的魔力,已日渐被家中二公子李泽楷的锋芒所掩盖。
本书通过介绍“李超人”的生平事迹,解读了他的创富真经,演绎了其商战神话。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李泽楷传奇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作者 | 钟兰兰 |
出版社 | 中国致公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在华人地区里,无人不知晓李嘉诚的大名。这位风云人物的创业史是从卖塑料花开始发迹到在房地产业界倒转乾坤,可谓是街知巷闻。但是长江后浪推前浪,眼下“李超人”的魔力,已日渐被家中二公子李泽楷的锋芒所掩盖。 本书通过介绍“李超人”的生平事迹,解读了他的创富真经,演绎了其商战神话。 内容推荐 李泽楷以高超的理财之道和无惧强者,敢于拼搏的精神,创造了令世人瞩目的“盈动现象”,充分展示了他过人的远见与胆识,李泽楷已成为香港最富传奇色彩的新一代商人,全球企业界又一位风云人物。有人认为,李泽楷赚钱的速度比世界首富比尔·盖茨快十倍!有人预测:李泽楷的太脑。潜能发挥超过常人的5%!他是华人的骄傲。如果你不是李泽楷本人,那你就无法重演他的故事,也不可能复制他的神话。 目录 第一章 英雄出少年 “塑料花大王”喜得贵子/1 望子成龙/4 董事会上的“课堂”/10 反叛与爱心皆具的少年岁月 /12 “人生的孤独的日子”/16 自立的捡球童/19 首次结缘高科技/23 第二章 初战香江 加入和黄高层,初显大将风范/29 接受重任,筹办卫视/33 出售卫视,证明自己/39 成功背后的是是非非/44 路在自己脚下/47 第三章 另起炉灶后的风雨征程 另起炉灶,“BABY”盈科的诞生 /51 创业途中,风雨兼程/54 进军新加坡,涉足保险业/60 两次“跳槽”风波/66 平息“哥顿”混乱/67 硅谷概念现脑海/70 风流人物看今朝:建立香港硅谷数码港/74 好事向来多磨/78 新一轮的较量:与“十兄弟”对决/82 携手英特尔/84 在路上/86 成功并非偶然/90 第四章 抢滩亚洲 借壳股点石成金/95 收购背后的故事/99 高手过招,不同凡响/104 首度拆台,沽售四亿/106 达成协议,冻结沽售/109 科技股牛气冲天/110 维持股价之秘诀/117 亚洲资讯产业老大/119 第五章 排除万难购香港电讯 世纪攻略/123 父子狭路相逢/129 梅铎再次出现/136 尘埃落定/138 香港电讯收购战引发的经济联想/142 第六章 多姿多彩的情海世界 与女主播的初恋故事/147 与慧仪的爱恨情仇/150 与女律师相约海上/156 “真命天女”现身/158 第七章 特立独行的生活世界 引领潮流:雅皮新一族/163 吃住自有“小超人”特色/165 活得无拘无束/167 对人生的超越功利的态度/168 第八章 温馨的亲情世界 最爱的母亲:庄月明/171 最爱的人去了……/176 外婆的逝去/181 父亲的另一个骄傲:哥哥李泽钜/185 第九章 李家王朝 大功告成,进军日本/197 架起合作之桥/201 互联网上争天下/208 TOM.COM /213 抽身“电盈”/215 “小超人”的成功秘诀/220 附录:李泽楷语录/227 主要参考文献/230 试读章节 “人生的孤独的日子” 李嘉诚在少年时代算过一次命,算命人说他天庭饱满,双目有神,生辰属龙命,保护星乃水星。若勤劳苦干,坚持不懈,将来定会大富大贵。李嘉诚并没有相信什么龙命。而相信了只要勤劳能干,坚持不懈,定有所成,并一直在一生的实践中躬行不辍。李嘉诚不仅身体力行,也常常以此来告诫儿子。 “在20岁前,事业上的成果百分之百靠双手勤劳换来;20岁至30岁之前,事业已有些小基础,那10年的成功,10%靠运气好,90%仍是由勤力得来;之后,机会的比例也渐渐提高;到现在,运气已差不多要占三至四成了。” “对成功的看法,一般中国人多会自谦那是幸运,绝少有人说那是由勤奋及有计划地工作得来。我觉得成功有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完全是靠勤力工作,不断奋斗而得的成果;第二个阶段,虽然有少许幸运存在,但也不会很多;现在呢?当然也要靠运气,但如果没有个人条件,运气来了也会跑去的。” 李嘉诚饱读经书,对孔孟的许多精言警语熟记于心。他常常要两个儿子背诵孟老夫子的教诲:“天将降大任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在给孩子们创造良好教育环境的同时,李嘉诚不忘对他们进行磨炼。 进入20世纪80年代,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就香港前途问题与中国领导人的会谈达成协议,由于对大陆的隔膜和受传媒片面宣传的影响,香港一度人心浮动,不少人准备移居国外,而地广人稀的北美地区成为香港移民最热衷的地点之一。 这一切,李嘉诚看在眼里想在心里,他意识到,这是他的商业王国大举进军海外的天赐良机。在这个时候,让他的两个儿子到美国读书并加入加拿大国籍,对他名正言顺地到北美投资非常有好处。而事实上,在1986年,李氏家族及和黄集团顺利通过合营公司Union Faith投资32亿港元,成功购人加拿大赫斯基石油公司52%的股份就全靠两个儿子的加国国籍帮忙,因为按照加拿大商务法例,外国人是不能收购“经营健全”的能源企业的。 1979年,李泽楷读中一时,李嘉诚将其送往美国加州MemoPark High School继续学业。接受独立生活的锻炼。 在美国的头一年,可以说是李泽楷一生中最寂寞的岁月。 李泽楷自小家庭环境优越,在温室中长大,在这个陌生的国度里,没有父母体贴入微的照顾,没有佣人随叫随到的服侍,一切都要重新开始。虽然,李泽楷自小学习英文,但因年纪尚轻,又没有语言环境的帮助,所以他的英文并不太好,到了美国后根本难以与人沟通。 记得初抵美国的那个晚上,李泽楷知道可以睡觉了,遂关好房门,躺到床上。他盖好棉被后,再伸出头来,看清楚四周无人,自觉很安全了,才“哇”的一声哭起来。13岁的孩子,就这样被逼的在一夜之间成长起来。 20年后的1999年,李泽楷接受美国互联网潮流杂志访问时,回忆起自己在美国的这段时间的生活,坦言是他“人生的孤独的日子”。 在香港渎小学时,李泽楷不是个活跃分子。虽然从3岁开始,父亲就为他聘请了一位家庭教师补习英文,但因为没有语言环境,进步不是很快。到加州后,因为英文不是很好,就越发难以与人沟通了,因此,除了上课时间,他大部分时间都是独自度过的。 原来父亲希望他到美国上学,能和兄长泽钜有个照应,但因为两兄弟性格不合,在小时候就不是很融洽,到美国之后,加上不同校,就更鲜有往来了。 那段时间,李泽楷只有一个打发无聊的办法,那就是每天晚上打电话回家与母亲谈心,母亲庄月明除了安慰他外,亦不忘提醒他们兄弟俩要多学中文,故此还规定他们兄弟二人每星期要用中文写信回家,看看他们的文字是否通顺,改正后再寄回去给他们做参考,真是用心良苦。 虽然刚开始的日子很苦,但好在李泽楷从小就接受英文教育,而且也有点小聪明,不久以后,他就完全适应了在美国的学习生活。在这片充满自由空气和活泼阳光的土地上,没有人知道他是李嘉诚的儿子,没有人要求他应该这样做而不应该那样做,他开始渐渐喜欢上热情开朗的美利坚民族,更感受到没有了父亲“指手画脚”的可贵。 在香港时,小泽楷过的是富家公子的生活,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一切有母亲打点,有佣人代劳,而现在,一切都要靠自己。 本来一日三餐,他可以上快餐店,或是光顾唐人餐厅,甚至可以叫人送餐上门,但是,从小父亲对他的教导起了作用,他要自食其力。 小泽楷把这个想法告诉了母亲,得到了妈妈的鼓励。按照母亲教的方法,他上街买来米、菜和油盐酱醋,然后亲自下厨,从最简单的蛋炒饭开始,终于为自己制作了第一餐。这可不是普通的第一餐,这是一顿充满“糊味”的难忘的一餐。 话说,李泽楷第一次给自己做饭的情形可算是状况百出。那次,他试着按照妈妈说的去做,先把铁锅洗干净,接着把米倒进锅里洗一洗,最后点火烧饭。李泽楷想:煮饭还真是简单,饭还要煮好一会儿,不如趁现在出去看看报纸。 可过了好一会儿,李泽楷早把煮饭的事忘到了九霄云外去了,等他想起煮饭的事时,饭早已糊了。他看见饭糊了,就连忙补救,拿起瓢舀了一瓢水,在饭的四周撒了一圈。这便是李泽楷第一次做饭的经历。 尽管米饭是焦黄的,可第一次吃到自己煮的饭菜,李泽楷却觉得格外香甜,更主要的是,他对独立生活有了信心。事在人为,煮饭也是一样的道理。 多年后,李泽楷回到香港后,香港特区政务司司长陈方安生和行政事务总署署长刘李丽娟就曾到李泽楷的大宅做客,由他亲自下厨煮法国菜,菜式虽然不很特别,但味道却十分地道。 P16-19 序言 在华人地区里,无人不知晓李嘉诚的大名。这位风云人物的创业史是从卖塑料花开始发迹到在房地产业界倒转乾坤,可谓是街知巷闻。但是长江后浪推前浪,眼下“李超人”的魔力,已日渐被家中二公子李泽楷的锋芒所掩盖。 当李泽楷以一式清爽的鲍鱼刷(小平头)、牛津布恤衫不结领带、再配以斜纹布裤出现在记者招待会上时,再次引起一阵小小的震动。尽管此时,一度被视为神话般的香港电讯盈科股价波动,有人甚至说李泽楷神话已灭,但香港人,特别是这一代年轻人,对李泽楷永远是比对李嘉诚更有兴趣。因为,李泽楷所代表的是新经济时代的成功典范。 人称“小超人”的李泽楷,在1993年卖出卫星电视净赚30多亿港元起家后,组建了盈科集团大搞地产和资金投资;1998年成立了高科技公司,与香港政府合作开发130多亿港元的“数码港”;接着又调动700多亿港元,击退新电信力夺香港电讯的并购权,再到与澳洲电信巨资合作……可以说,近年来李泽楷连番雷厉风行的大动作足以让香港乃至于亚洲的商界和IT业界都发生了几次大地震。 “小超人”威力如斯,除了基因遗传外,几乎没有什么是靠老爹得回来的。在常人眼里,有个家财万贯的父亲,做儿子的通常是继承父业,在家族荫蔽下坐“太子爷”的宝座,即使偶尔有个不甘心要青出于蓝的,也难有超越父辈的作为,而李泽楷却不是。相反,自幼李泽楷就想摆脱两大心魔:一是靠父亲才能发达,二是一辈子为长兄李泽钜压在底下。他的奋斗和拼搏正源自于此,而且,他也很幸运地突破了家族的荣耀。 有人说,李泽楷是得到他父亲给予的数亿元金钱做生意,才有今天的成就,这话当然不假,但环顾全世界的富豪,有数亿元金钱给子女做生意的,相信也是不少!但有谁可以在一天之内,以数亿元赚取数百亿元,甚至不用一年已将之增值为千亿元?这就只有李泽楷一人了。如此能力,可以说是与父亲李嘉诚做后盾的关系不大,反而更显出他个人独有的能力,单凭这一点,就足以立传留世了! 近观李泽楷,如果他不是李嘉诚的儿子,如果他不是这个香港有史以来股坛最大神话的缔造者,这个年轻人走在中环街头,一样会被潮水般的中环白领们所淹没,忙碌的香港人,很难得会驻足回顾。 传奇人生,毕竟还是根植于平平凡凡的日子中,当我们从生活细节中来透视李泽楷,我们会发现,他在个人的成长中一样聚凝着父母亲的希望和心血,他一样要为成功作出一些牺牲。 编著者 2008年1月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