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满足?是钱,是性,还是地位?
不,真正的满足,来自挑战与新奇感!
满足与快乐(或幸福)最大的不同在于它涵盖了行动层面——特别是针对具有“新鲜感”与“挑战性”的种种行动。快乐可能在偶然间获得,满足却只有在有意识地决定做某事之后才可能产生。这本书强调的是:为活动赋予意义是人类特有的需求,而满足感恰巧掌握到了这项需求。当你感到满足,便是找到了意义,这比快乐或甚至幸福都更持久。满足感不是来自目标的达成,而是来自为达目的所必须采取的行动。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好满足 |
分类 |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
作者 | (美)格雷戈里·伯恩斯 |
出版社 | 上海译文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什么是满足?是钱,是性,还是地位? 不,真正的满足,来自挑战与新奇感! 满足与快乐(或幸福)最大的不同在于它涵盖了行动层面——特别是针对具有“新鲜感”与“挑战性”的种种行动。快乐可能在偶然间获得,满足却只有在有意识地决定做某事之后才可能产生。这本书强调的是:为活动赋予意义是人类特有的需求,而满足感恰巧掌握到了这项需求。当你感到满足,便是找到了意义,这比快乐或甚至幸福都更持久。满足感不是来自目标的达成,而是来自为达目的所必须采取的行动。 内容推荐 现代社会人们生活节奏加快,鲜有时间体验满足的感觉,虽然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满足感却日益下降。因此,越来越多的人注重心理健康,渴望提升生活质量。“金钱不能带来幸福”,心理学家一直这么忠告梦想彩票中大奖的人。科学家更证实,未经辛苦付出换得的收获,确实比不上工作得来的金钱让人快乐。到底什么东西可以让人真正满足,性爱、财富还是地位?满足感到底从何而来又该如何获得更多?作者希望找出的是一个基本的东西——一种可以创造出喜悦、痛苦与快乐的驱策力,进而可以提供你我开启满足经验的一把钥匙。答案就在我们的大脑,满足的来源是挑战性与新鲜感。 本书既有大量的科学性实验作为证据,又以生动活泼的故事形式叙述,让人在享受阅读的过程中慢慢懂得有关满足感的科学知识,进而在实际生活中使个人的满足感得到提升。 目录 前言 一 脑内的奴隶 二 为金钱故 三 费解的满足 四 寿司问题 五 电刺激游乐场 六 好痛快 七 满足马拉松 八 冰岛经验 九 性、爱,以及满足感的严厉考验 后记 试读章节 一 脑内的奴隶 里德·蒙塔格很善于针锋相对。由于最后多半是他有理,惹恼对方自然是不难想见的结果。 一九九○年代初,我在加州拉霍亚的索尔克研究院初遇里德。自从一九六○年代乔纳斯·索尔克创立该中心以来,出现在此的向来是最杰出、最具创意的生物学家。其实里德称不上新出炉的博士。成长于佐治亚州梅肯的他,来到索尔克进行为期两年的博士后研究,领域是计算神经科学。 索尔克的下午茶是个古怪有趣的传统,也是产生真正科学的时机。每天下午三点半整,学生与教职员便聚在一起,进行非正式的智力竞赛。常客包括弗朗西斯·克里克之辈,但里德却毫不畏缩。他会将下午茶时间提升到新高度,在黑板上写满密密麻麻的微分方程式,一面向克里克解释胞突接合处如何释放出氧化氮,扮演着指导者的角色。有一回,克里克说他认为里德的计算有误,里德却不慌不忙地转头对这位诺贝尔奖得主说:“那就表示你不懂微分学。” 供应下午茶用的是一张大圆桌,某天下午,有人听到里德吹嘘自己大学时期的田径佳绩,便激他跳过这张直径至少六英尺的桌子。里德凝视桌子,无疑是在计算跳越所需的力与速度等向量,随后接受了挑战。此举引发一阵骚动,众人纷下赌注。桌子被搬到研究院外的大广场上。广场几乎和足球场一样大,是个标志性的现代建筑,中央有一条细水渠直穿而下,水渠末端的平台仿佛高悬在太平洋前方。桌子置于水渠一侧,约位于中线处。边线旁散布着二十来名观众,有些人则趴在研究院的栏杆上。里德退离桌子约二十英尺,但他准备起跑的动作立刻被判定犯规。裁判们短暂讨论后,同意他开跑前可以前后晃动。里德上下跳了几下,原地跑步十秒左右作为暖身后,很快地在距离桌子一英尺处做出屈身的姿势。接着他开始利用右脚与左臂准备起跳。只见他一个连续动作,纵身朝桌子上方跃起,双膝弯向胸口,下坠时膝盖往前旋转,左脚跟差点将另一端的桌角踢缺。踉跄一两步之后,终于还是站定,赢了赌注。 多年来,里德和我始终保持联系。某个晚秋的早上,我们坐在亚特兰大一家IHOP松饼屋里吃早餐——我们最喜欢在这里交换学术意见,忽然想到进行脑部成像的实验。当时,里德正利用电脑模拟多巴胺对神经元的影响,而我正借由脑部成像研究报偿与动机。我们讨论到最近一些关于脑内报偿的生物学基础的实验结果。他毫无预警地丢下松饼,溅得盘子四周全是枫糖浆,一道道糖浆往桌边流去。里德无视这片凌乱,一面啜饮柳橙汁一面思索着最新发现。当时我并不知道我们即将展开一连串实验,而我之前对人类真正需求的了解也即将被完全推翻。 多巴胺与纹状体 先从多巴胺说起。先前,多巴胺一向被认为是脑部某种掌管愉快感觉的化学物质,但其实它的作用大得多。多巴胺合成于一小群神经元中,是一种相当简单的分子。制造多巴胺的细胞数量约为三万至四万,只占所有脑神经细胞的百万分之一不到。但若少了多巴胺,你将得不到任何你认为有价值的东西。 多巴胺神经元分布在脑内两个不同区块。其中一群聚集在脑下垂体上方,这个悬垂在颅底的无花果状构造会分泌各种荷尔蒙,控制甲状腺与肾上腺并调节排卵。与报偿相关的多巴胺神经元则位于脑干——一段四英寸长、连接脑与脊髓的神经组织。脑干是一个流通着大量信息的复杂区域,同时也分布了许多小群的特殊神经元。多巴胺细胞便是其中之一。 然而,多巴胺之类的神经传导物质若无处可去便毫无作用。受作用的受体与神经传导物质之间的特殊关系有如锁和开锁的钥匙,而脑内多巴胺受体分布最密集的区域就在纹状体。以大拇指与食指做出倒“U”形状,大概就是纹状体的形状与大小。这个半圆形组织共有一对,横跨脑干两侧,约位于颅内的中心位置。 纹状体有如脑部的中央车站,也就是说可以让来自脑部各处的神经信息列车进站,却无法同时全部容纳。这些信息多数来自功能繁杂的额叶。 P1-3 序言 人类想要什么?且不论嫌疑最大的性爱、金钱与地位等等,有没有更基本的东西?有没有一种超越快乐或痛苦或幸福的驱力,只要一发现就让人享不尽一生的满足呢? 人类脑部深处有一个结构坐落于行动与报偿的交叉点上。根据我十年来的研究发现,这个可能关系着满足的重要区块因挑战与新奇而蓬勃发展。乍看之下,挑战与新奇似乎最好能免则免,其实却正是有利于满足的元素,而证据就在于人体最重要的部位——脑。直到过去几年间,磁共振成像(MRI)的医学科技提供了具体资料,这些问题才得以获解。 首先,我们必须承认满足是难以成就的经验。不妨比较一下毫不费力地转台看电视一小时和运动一小时后的感觉,或者想想那些或许复杂而艰难却令人深感满足的嗜好。但相较于辛苦的工作与生活,这些都只是微不足道的例子。我亲眼见到许多学生在我的实验室里熬着,并观察他们如何应对诸多艰巨任务以取得博士学位。攻读学位和我们追求的许多目标一榉,过程漫长且无直达终点的明确途径。有些人经得起考验,有些人不然;我从前者的经验中看见某种深沉持久的东西。那不只是圆满达成任务后的满足,而是一种目的感的呈现,以及为了克服更多阻碍而在腹中燃起的一道烈火。然而,这道火并不在腹中,而是在脑部。 这导出了第二个假设:满足的关键在于脑部。倘若知道这种感觉来自脑的哪个部位,也许会更容易获得满足,这项知识能引领我们过一种充满满足经验的生活。并非人人肯承认脑部在满足感中占有首要地位,但我所说的感觉,亦即在完成艰巨计划或任务后的那种成就感,却和快乐、悲伤或愤怒等情绪同样真实。有充分证据证明这些情绪源于脑部。如今既已掌握关于满足的生物学新数据,也该是严肃探讨满足从何而来又如何获得更多的时候了。 满足与某些情绪不同,不会凭空而降,你必须自行创造,而创造满足则需要动机。直到最近,多数研究专家仍认为人类的动机受某种形式的享乐原则所支配。“享乐原则”一词由弗洛伊德发明,但人生乃趋乐避苦之过程的观念却至少可回溯至两千年前。关于人类想要什么,有许多基本观念,享乐原则不过是其中之一。但这是错误的想法。自一九九。年代起,神经科学家愈来愈接近解开满足之谜的门槛,而至今获得的答案却与享乐原则的概念大相径庭。 我们对动机的了解多半与神经传导物质多巴胺有关,一九九○年代中期以前,许多科学家都视之为脑部的快乐化学物质。然而,多巴胺不只是在愉陕的活动期间——如饮食、做爱、吸毒——释放,产生不快的感觉时一如噪音与电击一也会释放。事实上,无论活动愉快与否,事前都会释放多巴胺,与其说它是快乐的化学物质倒不如说是期待的化学物质。关于多巴胺的功能有一个最简约的解释,亦即运动系统一人体一与某特定行动之间的联系。假如这个观念正确,那么满足感恐怕不是来自目标的达成,而是来自为达目的所必须采取的行动。 如何能让脑部产生更多的多巴胺?新奇感。许多脑部成像实验证实,新奇的事件会刺激我们行动,因此能高度有效地释放多巴胺。所谓新奇事件几乎无所不包——诸如首次赏画、学习新字、一次愉快或不快的经历等等一而关键因素则在于出其不意。意外事件会刺激脑,因为我们的世界基本上是无法预料的。无论你乐不乐意,脑天生就会适应这个世界。你或许不一定喜欢新奇,你的脑却喜欢,甚至可以说脑有它自己的意志。 其实脑内有许多“意志”,每个意志都有其专属的期望。例如,你会有工作时的意志、在家时的意志,以及享用美食时的意志。在任何一刻,身体都只受制于一种意志,但脑子里却能同时存在迥异的思绪,这个简单的事实显示其他意志也不断地争夺控制权。当你面临新奇事物,生化物质多巴胺随之释放,在脑中如瀑布般急泻而下。过程有点类似按下电脑的重新启动键:重新启动后,各自为政的其他意志就会努力争取优势。多巴胺便是这一切行动的触媒。 虽然不知道我们能有多少选择的机会,但我发现寻求新奇经验能让多巴胺源源不绝地涌出,而我个人也更喜欢这种感觉。我们每个人的多巴胺神经元都不多,从青少年时期开始,脑内多巴胺的数量便逐渐递减。事证零星,但“用进废退”的理论很可能身体与脑均适用。不过,使用脑的方法与使用目的同样重要。如果不想随着年龄渐长而不知不觉出现类似轻微帕金森病的症状,最好的方法可能就是让多巴胺系统像细心维护的机器一样正常运作,而具有挑战性的新奇经验则是最有效的方式。当你成功处理意想不到的任务,或是追求你不熟悉且劳心费力的活动之后所获得的满足感,就是脑部发出的信号,显示你做了天生该做的事。 我方才提及的新奇原则是根据观察脑干顶端一小块区域的重要神经元如何运作推测所得。我愈是深入探究该原则的内涵,对于它改善人类生活的潜力便愈感兴趣。但这项理论却难以在实验室内测试求证。 于是我开始研究以不同方式令人感到满足的经验。追求性爱、美食与金钱等显著目标所获得的快乐自是不在话下,而当我再往这些过程所提供的短暂快乐的深处挖掘时发现,若能佐以新奇与挑战,便可能产生美好甚至超绝的经验。我的发现还不仅止于此。有些较不寻常的活动不只接受挑战,甚至充满痛苦煎熬,却同样带来满足感,进而揭开关于人类需求的惊人事实。我将带领各位认识脑部刺激、施虐受虐狂与超级马拉松的世界——这每个领域都让我更加认清人类选择生活的方式何等深奥。 对于这类经验的研究,我并未使用正式的方法来决定从哪里开始或到哪里结束。当然,我选了一些自己原本就感兴趣的活动,因为我想我和大多数人并无太大不同,我们都需要友谊以及体力与智力的挑战,我们都期望不只是过着过一天算一天的生活。令人满意的生活所凭借的正是你满足这些需求的方式——尤其是新的方式。 此外我还寻求了新的方式来思考脑,因为从脑的运作方式可以知道某些关于人类的残酷事实。科学已经逐渐发展出自己的一套说法,而且就和一部精彩小说的情节一样引人人胜。尽管我偏爱确切数据,但也终究了解单靠数据无法窥其全貌。今日多数科学家都认为所有简单的问题皆已获得解答,却少有实验能针对某个杰出的科学问题一针见血。于是,我们这一代使用的技术愈来愈繁复。大多数时候,实验总是不够精确,其中也许又以神经科学为最——这也是多数科学家认为在职业生涯中难以避免的限制。好的说法可以弥补实验数据模棱两可的缺憾。此外,认识提出说法的科学家,其价值绝不只是谁有权利夸耀的问题而已——要了解一项实验的意义通常需要深入发掘实验背后的人物。神经科学有一些结果非常有趣,而发现者却远比实验室里的人更多彩多姿,这并非偶然。 另外最重要的一点,我发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不只是一个学术问题。每个人都想要满足。有人找到了方法,有人则不然,但我所遇见最满足的人却不是退休后静静坐在海滩上,一手拿报纸一手端着冰凉啤酒。对他们而言,满足与目的没有两样。 你的行动最终将会画出你的生命弧线。要了解自己想要什么,为什么想要,就必须对于脑如何做好行动准备有些许了解。我进行这项研究的初衷虽是为了写书,但却从未忘记这番探索的赌注极大。在这瞬息万变的世界,不行动——不适应职场或人际关系当中的挑战——可能会导致边缘化与痛苦。若能了解自己真正想要什么,了解脑对新奇的需求,你会发现生命其实充满了你永远意想不到的惊奇与意外。 后记 先体验,后分享。 这是我前往汉普顿造访的阿根廷厨师弗朗西斯·莫尔曼说的话,其中有一个重要的事实:经验——以至于满足感一是属于个人的。即使与他人一起进行的活动,也是各有不同体验,因此一天结束时留下的是我们自己的知觉与自己的记忆。两人一起用餐,即使餐点内容相同,体验却不同。各自解相同字谜的五百人,即使最后答案相同,过程的体验却不同。 满足的经验也一样。一开始,我说过体验满足的精髓在于脑。虽然还有些细节有待厘清,但新奇经验是获得满足感最确定的途径,因为新奇能释放多巴胺与肾上腺皮质醇。但即使有此处方仍不够。有先见之明的弗朗西斯建议分享,这是他的大智慧,也是人类与其他所有动物相异之处;因为我们有语言,经验无须封存于内心。只要我们能表达出来,无论多么粗糙,都能与他人分享。想想黑猩猩将毕生的经验锁在与人类几乎相同的脑中,会是何等孤单! 我们生活中的每个经验都是一个更大的故事的一部分;说故事不仅能将个人经验的点滴传给另一人,将一个个故事串联起来,还能让说故事的人把经验记得更牢。你可以说分享让事物成真。即使我们每个人对满足感的定义不同——例如美好的一餐一满足的经验却最好能与他人彼此共同分享。除此之外,我学到最重要的一点,也希望与各位分享的是:满足是一种人人皆可企及的情绪。 本书中我一再提到快乐的善变本质,也费尽心思区分满足与快乐。的确,快乐的感觉很好,但短暂快乐之后恢复了常态,相较之下常常令人感到空虚——嘶喊着希望有更多更多快乐来填满的空虚。这个过程最后的结果当然就是布里克曼所谓的享乐跑步机。缺乏快乐的生活确实会很悲惨,但为了快乐而追求快乐却多半适得其反,以痛苦收场,而且无法满足我们的脑。 寻求满足感与追求快乐不同。为活动赋予意义是人类特有的需求,而满足感恰巧掌握到了这项需求。当你感到满足,便是找到了意义,这比快乐甚至幸福都更持久,这点我想大家都会同意。 满足与快乐或幸福最大的不同在于它涵盖了行动层面。快乐可能在偶然间获得——例如中彩票、拥有乐观个性的基因,或有幸远离贫穷的生活——满足却只有在有意识地决定做某事之后才可能产生。这其中差别可大了,因为只有你自己的行为才能让你负起责任、获得荣耀。 我在本书中描述获得满足的方法须倚赖新奇。当你做一件从未做过的事,新奇感会释放多巴胺,进而刺激脑的行动系统。也许你不一定会注意到这个过程,但你一定知道继之而来的满足的感觉。希望各位对这个过程背后的生物学,以及一般人利用此过程的各种方式已稍有概念。但无论你如何获得满足,你的脑都会在过程中起变化,你生活的世界与你看待世界的方式也会随之改变。当康贝·塞康多以新式的反复乐句敲出切分节奏的和声,我看到脑起了变化;在解开充满双关语的字谜过程中,我看到脑起了变化;最后,在超级马拉松选手穿越内华达山脉一百英里所需的斗志与决心中,我看到他们的脑(与身体其他部位)起了变化。当我和弗朗西斯一同烹饪,当我寻访隐身者,当我再度找回亲密感时,我觉得自己的脑也起了变化。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